“中国式”的语文意味
2016-05-14张善存
张善存
追根溯源的话,“中国式”这一说法最初源自王海鸰的小说《中国式离婚》,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在2004年热播时,便已经成了网络热词,由此衍生出“中国式××”等说法。在2012年12月该词又被《咬文嚼字》杂志评为“2012年十大流行语”后迅速升级。其实,真正把该词推向火爆的是网友提出的“中国式过马路”,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成为“中国式”句式爆发的导火线。随后媒体上出现大批以戏谑口吻议论国人或中国社会问题的“中国式××”,如“中国式接送孩子”“中国式相亲”“中国式插队”“中国式思维”等等,于戏谑中表达自嘲与质疑。
而今这一说法似乎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而且总结得越来越精辟。比如最近广为流传的这些说法——
中国式婚姻——凑合
中国式教育——补课
中国式恋爱——房车
中国式交通——堵车
中国式交情——喝酒
中国式微信——点赞
中国式浪漫——K歌、吃饭
中国式父母——给儿女做牛马给孙子当孙子
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拨人就走,从来不瞅车
中国式养生——未病之前不养生,病了之后养医生
中国式治堵——罚款、收费、限制、禁止,以前路堵,现在心堵
中国式旅游——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忙着照,回来一问啥不知道
中国式司机——随意变道停车、加塞闯黄灯、肆无忌惮开远光灯、与行人抢道、开车打电话……一句话,咋快就咋开
中国式接孩子——家长开着二轮、三轮、四轮等交通工具,将孩子送进学校或迎出校园,实现和老师的无缝对接
……
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自从“中国式”流行开以后,被冠以“中国式”的现象已经不计其数,这其中有自嘲,有调侃,有发泄,甚至有恶意中伤,但绝大部分的的确确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这组词汇我们不难看出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症结,看出中国人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等。无论是调侃、玩味、反讽,还是直接的批判,反映的都是社会公众或不解、或焦虑、或无奈、或担忧、或失望的情绪,背后其实是一颗火热的中国心。所以我们最不希望看到这种“中国式”成为“中国病”“中国问题”的代名词,更不能让这种标签给中国的面貌和形象抹黑。
“中国式”的调侃本身就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客观地讲,如此的“中国式”显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所谓“中国式”,都是一部分人或一些群体的不良习惯、不良思想、不良风气,它不能代表中国的全貌,但是其反映出的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
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流行语,可以折射出很多社会现象和问题。中国式,这个带有国家名称的词汇,本应充满自豪与荣耀,但如今各式各样的中国式,几乎成了不文明现象的代名词,成了不讲逻辑、不通情理的情绪表达。
其实,在各种各样的中国式问题面前,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是旁观者,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员,当越来越多的不文明行为被贴上“中国式”的标签时,我们迟早都会恍然大悟,原来我自己就是“中国式”。
所以,解决“中国式”的问题,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国民素质。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参与其中,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破除对“中国式”批评模式的迷信,需要有等待发展观成熟的耐心,也需要包容多元价值的度量。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我们相信很多“中国式”现象是可以迎刃而解的。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中国人拿出行动,拒绝旁观,从我做起,积极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