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风徐来双江镇

2016-05-14胡慧灵

百科知识 2016年9期
关键词:双江戏台小姐

胡慧灵

双江古镇,坐落于重庆潼南县西北10千米处,是重庆市的西北门户。前濒涪江,后倚微星坡;因猴溪、浮溪蜿蜒而下,环抱于周遭,得以取名双江。古镇始建于清初,拥有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清代戏台、清代民居,还保存着20余座大型清代建筑群,被誉为“国内仅见的清代民居群”,同时也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初临古镇,便沉醉在古意盎然的画卷里。古镇的街道均由青石料铺就,长约1500米,宽则7行石板,窄则3行石板。每块青石板都早已被时光精心打磨,变得青翠如玉,光可鉴人。石阶起起落落,顺着地势蜿蜒起伏。街道两旁鳞次栉比地排列着商铺,类同于“前店后坊”,这里往往楼下是店面,楼上是住宅,宅与店的分界明显,却并不违和。走出古街,视线略为开阔,阴翳的古榕树早在溪边静静守候,不经意间地远眺,捕捉到满眼的碧竹交翠。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立体真实,灰瓦青石的古街窄巷正借着淙淙的溪水,呢喃细语般诉说着双江的沉浮。

清民居,水墨丹青画

杨氏民宅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建成共历时十余载。最初的主人名为杨守鲁,是前国家主席杨尚昆的堂伯,也是杨氏家族德高望重的族长。相传,杨守鲁才华横溢且极善经商。早年间考取了贡生,在外地做了官,同时也在经营盐生意。回到双江后,便主持修建了这座宅院。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宅包囊的不仅是历史的厚重,更是建筑的独特。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用“民族的瑰宝”来形容其蕴含的无尽价值。

初临杨宅门前,就有一种穿透岁月的沧桑,历史的痕迹早已攀上外墙,乌漆的巨型拱门也是斑斑驳驳。拱门旁不起眼处,安放着门枕石,与通常采用的“抱鼓石”不同,这里的门枕石是元宝形状的。作为一种门第符号,门枕石在传统民宅门前是较为常见的,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彰显宅子主人“非富即贵”的身份以及显赫的地位。杨宅的整体建筑延续清代风格,绝大部分采用了木结构,但由于家族血脉的影响,民居普遍都较为集中,一旦“城门失火”,便会“殃及池鱼”。因此也就出现了汉族传统民居的一大产物——封火墙,顾名思义,封住烈火去路的围墙。杨宅的封火墙是由薄形的青方砖堆砌,“猫拱背”的墙头显得生动遒劲。所谓猫拱背,其实是封火墙墙头的式样,这种式样类似于驼峰,是一种中部凸起的弧形,曲线流畅优美,像极了猫咪生气时拱背的样子,因而获此俗称。可贵的是,杨宅的封火墙不仅能抵御烈火的入侵,还能抵御外敌的进攻。作为一项防御工程,封火墙的正面大约有10个洞口,每个洞口距离地面2米左右,外面窄、里面宽。洞口的作用其实等同于武器的架台,但不同于露天的武器架台,有了封火墙的保护,既能进攻也能防御。青苔早已爬上封火墙,墙内安静沉默,可越是安静,思绪就飘得越远。夜已深,杨宅却未眠。灯火通明,耳边回荡着家丁的喊叫声、土匪的挑衅声,墙内快速堆起高垛子,家丁们站在垛子上,透过洞口架上火器,勇敢地正面出击。可能是由于封火墙上的每一寸都过于真实可触,这样的画面就如电影般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走入这深深庭院,无论是布满青苔的石砖还是木构的建筑,处处都透露着宁静与平和。杨氏民宅是一座由多种行列组成的四合院,其融合了井厅式与合院式的特点,平面布局有明显的中轴线,但并不拘泥于此,根据地块的条件进行灵活巧妙地划分,因此右方支出来的家丁用房并不显得突兀。前列是两侧对称的小天井,右侧小天井的前方便是那诉衷肠的古井和出高墙的奇槐。相传,杨家嫡出的大小姐眉目如画,不施粉黛不爱脂香,偏偏沉迷于马。也正因如此,不同于其他家宅,杨宅的马厩设在离小姐绣楼不远处。小姐爱在窗前看飞鸟落花,经常看到一个面如冠玉的马夫将马牵到井边饮水,日子久了便生情愫,小姐与马夫跨越身份与地位相爱了。两个年轻人的情意绵绵最终被发现了,由于等级观念的束缚,这一段美好的爱情并不受祝福。在棒打鸳鸯后,小姐投井自尽。不久后,一棵槐树从古井下穿石而过,盘旋而上,攀墙破屋。槐树在院墙与砖地的缝隙间倔强生长,墙体下方还能看得见拼命探出来的树根以及翘起的砖石,槐树像是要从墙里挤出来似的,可惜,出了这院的墙还有那院。岁月静默流逝,槐树早已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待到槐花绽放时,绿影的婆娑和满庭的芬芳无不在向众人诉说:“梓楠松柏木生香,历尽沧桑仍姓杨。井底杨槐心不死,玉魂锁怨泪东墙。”

别过这古井奇槐,暂时放下伤感的情绪,继续探访杨宅。重回杨宅的中轴线,纵观杨宅,共有六重大门,层层延伸,每道门均设在正中,俗称“龙门”。跨过最后一道龙门,便是中堂。整个中堂营造规范,房顶屋脊上设有宝瓶雕塑,采用的是“瓷片贴”这一传统川渝特色工艺,在灰塑的胚胎上贴上碎裂的瓷片,拼接出丰富多彩的图案与花纹,甚至是人物故事。杨宅建筑不仅采用了“瓷片贴”工艺,对木雕木刻的运用更是炉火纯青。屋檐下的三角斜撑上,除了刻有流动感十足的云纹、含苞欲放的玫瑰花纹,有的斜撑上还刻上了福寿故事。中堂的两侧分别是大太太与二太太的暗间,两位太太暗间旁则是小姐的绣楼,通常称作“小姐楼”,杨宅的小姐楼目前是西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楼。走进小姐楼,一眼就看到楼梯旁娇小玲珑的屋子,之所以用娇小玲珑来形容,是因为这是个两三步就能走完的地方,里面放了一个半米高的木桶,剩下的空间就只够一个人侧身而过了。其实,这块方寸之地是小姐的浴室,浴室与楼梯是巧妙融合的。浴室旁便是上到小姐绣楼的楼梯,楼梯极窄,只能容得下小姐的三寸金莲。走上七八梯,便是一个小平台,这个小平台恰恰就是浴室的顶部,走过平台再上五六梯,才是小姐平日做女红的地方。出了绣楼,旁边便是典雅精致的后花园,这里供小姐进行户外的嬉戏玩乐。后花园里有一扇门,每月只开两次,这两日便是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是去寺庙上香进贡的日子;这扇门也只供小姐使用,按照旧时礼制,养在深闺里的小姐,平日里大门不可出、二门不许迈,只有趁着去寺庙上香的机会出去透透气,而要前往寺庙,就只能从这扇门上轿。

探访完杨宅,院落里的清朝建筑在历经风侵日蚀后,仍然古朴雅丽,甚至增添了几分韵味,就这样静静地停在时光里。

清戏台,笙歌满庭芳

双江,一个被称为“戏窝子”的地方,自古以来,就非常有“戏”。位于古镇北街的禹王宫,虽说是供奉禹王的地方,但远不及里面清代的戏台子出名。禹王宫,又称“湖广会馆”,既然作为会馆,自然少不了聚商会友、消遣娱乐的功能,戏台子也因此成就禹王宫的灵魂。同古镇上的民居一样,禹王宫的布局也是采用的四合院形式。走进禹王宫,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巍峨的青砖牌坊,牌坊的门楣上用方砖雕刻着近20余种受到追捧的戏目,活灵活现。牌坊的后面便是古戏台,这是个两层的楼台,楼下是通道,供人行走;楼上是戏台,供生、旦、净、末、丑演绎角色。两旁的桃李争妍与老房子的粉墙黛瓦,再加上这历史感厚重的戏台子,一切早已融进了画里。

戏台是悬山式建筑,屋檐上翘,琉璃筒瓦。整体建筑高耸却玲珑,三面开敞。戏台前是一片较为空旷的场地,供百姓看戏所用。戏台的两侧是“耳房”,专供杨氏族人或者达官贵人看戏所用。所谓耳房,其实是指正房两侧进深以及高度都偏小的房间,像耳朵似的挂在正房的两侧。这里的耳房并不是封闭的房间,为了看戏方便,以栏杆代替房门。看客通常倚靠在雕花精致的栏杆上欣赏,看看戏子的水袖轻舞,听听那些哀婉缠绵的故事。禹王宫戏台十分注重细节,原戏台的台沿边上镌刻着近20余种戏目、百余种戏曲人物,每一个戏曲人物的衣饰、姿态,甚至神情都是妙不可言。台上两根立柱上刻着一副行书木联:优孟衣冠真是假,梨园子弟旧翻新。对联工整妙哉,意境深远。在戏台的正中悬有一块横匾,书写着四个大字——响遏行云。横匾是戏台的眼睛,虽说大多作装饰用,但也反映了戏台的规格与品位。这四个草书大字,在水袖挥舞间显得更加奔放与脱俗。

外号“戏窝子”的双江,并非只是因为它的戏台子,更多的是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戏曲文化传人。

锣鼓喧天,丝竹绕耳,人们在戏台上唱诵别人的故事,在戏台下品味自己的生活。

清菜肴,宫廷重口味

一提及双江的特色美食,头刀菜可谓既是重头戏,也是重口味。头刀菜起源于清初的宫廷御膳,是供皇室专享的珍馐美馔,民间鲜有人知。所谓头刀,其实是指出生不足一个月的乳猪所承受的世间第一刀,俗称“去势”(劁去生殖器)。虽说是御膳,其烹调方法却并不繁复,只需将大拇指肚儿般大小的“头刀”与泡姜泡椒倒入热油,一顿爆炒,出锅前撒上几节白胖的葱段,便可装盘。烹调方法简单易学,但这道佳肴的精髓是对火候的掌握,只有将火候把握得恰如其分,如此做出来的头刀菜,才能呈现鲜美嫩滑的口感。刚出锅的头刀菜宛如一幅田园水彩,粉白色的“头刀”在黄酥酥的泡姜和红彤彤的泡椒的衬托下显得诱人,足以令人垂涎它的美色。在分子的热运动下,扑面而来的是泡姜泡椒的辛辣酸爽夹杂着“头刀”的鲜香,光是嗅其气味,都能感觉到全身的毛孔在舒展。在享受完视觉、嗅觉的双重盛宴片刻,嘴巴早已等不及了。夹一筷子热气腾腾的头刀菜,放入口中,还未咀嚼,泡姜与泡椒的酸辣就迫不及待地在口腔里绽放,像极了性格泼辣、快人快语的重庆妹子。经过烫油的历练,这样的酸辣并不单调,菜籽油的清香早已将家常泡菜味升级,此刻层次丰富的酸辣会从口腔窜到鼻腔,稍不注意就会产生幸福的泪水。在舌与齿的协作后,首先感受到的是泡菜的脆爽以及“头刀”的质嫩爽滑,接着“头刀”的鲜就在口腔中烟花般地迸发,强势地盖过刚刚厚重的酸辣,任由鲜味在口中蔓延。鲜味入喉后,味道还在继续,留下的是出人意料的甜味,不同于砂糖华丽的甜味,头刀菜以一段淳朴的回甘,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收尾,完成了身为御膳与众不凡的使命。

如此的珍馐,现今能端上百姓的餐桌,还得归功于杨氏家族。同其余“落难”于民间的御膳一样,头刀菜也是几经辗转,最终落入了双江镇的“肚”中。据传,江南富商杨氏家族的掌厨,有一日无意间得知了头刀菜的做法,经过他反复烹调研究,终将其火候的控制完美消化。与杨氏往来的达官贵人、商贾之家在拜谒杨府后,都对如此百不得一的美味赞不绝口。清初年间,杨氏奉皇命迁蜀,也借此机缘,将头刀菜带到了双江。正是因其凤髓龙肝般难得,杨氏后人杨淮青打算将头刀菜发扬光大,于是在古镇的老猪巷开设了君子居。为了让南来北往的天下人都能品尝到帝王世族的专享佳肴,掌厨烹制的头刀菜不再限于“头刀”,加入了猪肾猪肠,使之更加亲民。

关于这头刀菜还有一说,那就是历任县太爷走马上轿时,都少不了到君子居点上一盘头刀菜,为自己新官上任助势壮威。其实,这样的做法并非迷信,而是有据可依。在坊间,歌谣里是这般形容头刀菜:“头刀菜来满口香,一品周身气血旺。春夏秋冬添食欲,回味无穷壮阳刚。”从“气血旺”“添食欲”“壮阳刚”来看,头刀菜不止满足口腹之欲,还有保健强身的功效。自古以来,中医就有“以形补形”的理论,其来源于中国文化的“取象比类”的观念。在马王堆汉墓帛书《胎产书》一书中曾记载:“取蜂房中子、狗阴,干而冶之,以饮怀之,怀子产男。”书中认为怀孕的妇女如果饮用雄犬阳器煲的汤就会有弄璋之喜。《本草纲目》的“兽部”中对“以形补形”则具有明确的方剂:猪肾能“理肾气,通膀胱”,猪肠能“润肠治燥”。因此,头刀菜里的重头戏并非只是重口味,还承担着壮阳、理肾、润肠的药膳功效。

食物倘若只为果腹、保健,便失去了“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语中无穷的意味。饮食,往往是一个地方文化的写照,将厚重的历史、漫长的变迁一概浓缩到地方菜肴里,用色香味来彰显这一山一水的性格以及定居于此的百姓心中的向往及诉求。双江人对头刀菜的念念不忘,恰恰也反映了百姓对繁衍后代的渴求、对人丁兴旺的渴望、对壮兴家园的渴盼。

清风拂过的双江,留下了还在打圈的涟漪;而“清”风徐来的双江,荡漾了古意苍茫的记忆。这一砖一石、一瓦一屋,通通都承载着系古拴今的纽带,叙述着清初至今的情怀,铸就着双江古镇绵延的血脉。

【责任编辑】王 凯

猜你喜欢

双江戏台小姐
雍和宫戏台及其献戏活动考略
戏台送到家门口
狸猫戏台
缺牙小姐
“等一下”小姐
山西古戏台掠影
聂双江思想的政治之维
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Thermostability of Sulfur Oxygenase Reduct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