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探究
2016-05-14丁晶超
丁晶超
摘要:工程建设领域在大发展环境下,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建设规模逐年增大、科技含量日趋提高、施工难度日益加剧,技术风险日益突出。新变化给建筑企业的施工形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文章就安全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安全施工;建筑工程;安全培训;机构;规章;作用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89-01
近年来,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步的发展,逐渐提升、改善国民生活的水平与质量,国家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上了重要议程,并为这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这对建筑企业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工程建设领域在这种大的发展环境下,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建设规模逐年增大、科技含量日趋提高、施工难度日益加剧,技术风险日益突出。这些新变化均给建筑企业的施工形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建筑企业安全施工的意义
安全施工是建筑企业“创誉增效”、谋求发展的必备条件。建筑企业要想在同质化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得效益就必须在不断提升其软实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其自身的发展步伐与节奏,在“快”字上下工夫。因为一个“快”字能增大一个建筑企业任务承揽的“吞吐量”,同时也能提升一个建筑企业的资本运作效率,缩短人力、机械、设备的投入周期,使建筑企业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下,使自身资源、资本都能得到快速的回收与累积,为企业的做大、做强,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快”字在带来效益的同时,也给建筑企业带来了潜在的巨大风险。只有在安全、优质的前提下,使安全施工与进度进行有机整合并整体推进,这个“快”字才能具有现实意义,否则“快”字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还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惨痛的教训或毁灭性的打击。
二、健全企业安全机构与施工规章制度
(一)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是安全施工有序推进的根本保证。
安全组织机构在建筑企业安全施工的管理中是一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组织机构的设置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也就是说企业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安全施工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工作重大问题的组织研究和决策。施工企业的性质决定必须设立安全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安全施工工作管理监督和落实。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体现高效精干,其组成人员既有较强的责任心又有一定的吃苦精神;既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法律意识又有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既有一定的组织分析能力又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二)建立健全“安全施工规章制度”是安全施工有效运行的有力支撑。
安全施工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实现制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课题,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制度的内容齐全、针对性强,企业的安全施工制度应该体现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大职工安全培训力度和施工技能
(一)上岗前教育。
对于新的职工或岗位调换的职工应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企业对新职工进行初步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劳动保护意识和任务的教育;安全施工方针、政
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的教育。
(二)特种及特定的安全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除按一般性安全教育外,还要按照《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划》的有关规定,按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规定进行特种专业培训、资格考核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再就对季节性变化、工作对象改变、工种变换、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以及发现事故隐患或事故后,应进行特定的、适时地安全教育。
(三)经常性安全教育。
建筑企业在做好新职工入厂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管理干部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同时,还必须把安全教育贯穿于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并根据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同的特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方法进行安全施工教育。
(四)安全培训。
培训是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培训分为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规定、新法规也不断地在施工活动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就要组织职工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通过培训让其了解掌握新知识的内涵,更好的运用到工作中去,通过培训让职工熟悉掌握新工艺、新设备的基本施工程序和基本操作要点。
四、加强安全施工“规定动作”,做好“日常监督”
(一)做好安全施工规定动作。
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运营中一定要做好“规定动作”,这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的管理者要竭力推动公司各种管理办法、制度的落实,只有按照程序、标准、计划去实施,才能牢牢的抓住一个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的主动权,这样才能将建样板工程、建精品工程、创誉增效的口号落到实处,避免生产经营局势的恶化与失控。
(二)做好安全施工日常监督。
安全施工监督工作是否到位,关键在领导。在干部政绩考核中可以将安全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并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责任制落实执行情况。安全监督切忌走马观花、敷衍了事和形式主义。必须严肃认真,把检查与整改、检查与责任追究结合起来。在监督检查中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安全施工工作中的新特点、新问题,抓薄弱环节、抓要害岗位、抓危险场所、抓事故多发地点,提高检查质量及效果;提高隐患整改的质量和效率,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不迁就、不护短,认真整改,及时处理,使各项检查和整改工作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促进建筑企业安全施工向健康方向发展。
五、借助科技手段为安全施工保驾护航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建筑施工企业要善于借助科技的力量为安全施工保驾护航。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在表象上造成了一次性投入资金巨大,且短期内取得不了明显效益的现象。为此许多管理者宁愿抱着陈旧的“三把斧”墨守成规,也不愿进行一次试探性的技术革新。有甚者因安全监控设备不到位或设备陈旧无法起到探测、预报的效果而发生惨痛的教训,并为之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建筑企业也遭受不可挽回的经济、信誉双重巨大损失。
总之,安全施工是建筑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系统科学,安全施工管理的对象是施工中的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因此是一种动态的安全施工管理。安全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与成败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关系到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职工生命的安全。建筑施工企业应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加强安全施工管理不断创新,最终实现构建平安和谐企业,助推建筑施工企业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