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租房小学学生文明就餐礼仪的养成
2016-05-14邹文娟
邹文娟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为了解决这部分人的住房问题,“公租房”这一新生的住房形式产生了,伴随着人口的大规模聚集,“公租房小学”也就应运而生了。和普通的小学不同的是:“公租房小学”学生就是一个地域大杂烩,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习俗、不同的方言、不同的交流方式,这样一种文化的大杂烩,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新、更严格的要求。但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很多孩子行为习惯差,不讲文明礼仪,尤其在就餐的问题上,我们亟需对孩子们进行培养与教育,并以此为训练点,全面开展礼仪教育,传承中华美德,提升礼仪素养,为他们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公租房现状;文明;就餐礼仪;养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08-01
公租房作为保障性住房的重要形式,正随着城市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对应的公租房小学也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我们学校是北碚区第一所公租房小学,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所,我们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汉族,有少数民族,有来自城市的,有来自农村的,其中大部分都来自边远农村。由于方言、习俗等方面巨大的差异,他们不能很快的融合到一起。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的父母往往都在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导致孩子们在文明礼仪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不爱护公物、不文明用语、不注意卫生,不文明用餐等等。作为教育者,教书育人使我们的本份,从生活中、从细微处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民以食为天”,对于孩子们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可以从吃饭抓起,从就餐礼仪抓起。
一、公租房小学学生就餐现状
以我们学校为例,现共有学生1520名,其中区内182名,区外979名,市外359名。由于公租房小学的特殊性,孩子从小到大跟随父母工作的变迁多次更换学校,长期缺乏就餐习惯的教育与引导,每天中午的集体就餐,是让每一个班主任老师最为头痛的事情,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就活泼好动,纪律的意识正在逐渐的培养过程中,自律性差,自制力较弱,但这些在公租房小学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为此,我特意抽出空闲时间走访了几个区里的其他小学,观察他们中午就餐时学生的就餐情况,通过和其他学校老师交流的情况看,我们公租房小学在学生就餐问题上在这几方面表现尤为严重:
第一,排队时大声喧哗,同学间极易发生争吵。
第二,打饭时拥挤,不谦让,易出现安全隐患。窗口打饭时你推我挤,很多学生打完饭以后,端起餐盘就跑,非常容易发生碰撞等不安全隐患。
第三,就餐时喧哗、走动、随意性强,不爱护公物。
第四,不爱惜粮食,挑食。遇到自己想吃的菜就吃,不喜欢的有的学生直接将饭菜夹到别人碗里,以自我为中心。或者直接把饭菜倒掉,浪费了很多粮食。
除此之外,排队时不按顺序排队、插队、奔跑;吃饭时狼吞虎咽、掉落很多饭菜、还有直接用手抓着饭菜吃的坏习惯;饭后随意扔垃圾,甚至直接将不喜欢的饭菜往渣盘倒等等。
二、就餐礼仪缺失原因分析
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短时间突然形成的,而是长时间教育、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归结起来,孩子就餐礼仪的缺失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特殊环境的影响。公租房小区和其他普通小区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公租房虽从租赁开始,但几年以后允许购买,租房者和购房者对于小区的关注点就会存在差异,这必将造成对孩子教育的差异,这种杂居的特点,不同地域文化的交错,城乡的差别等等都在无形中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无所适从,缺乏系统的科学的引导。
2、家长文化水平和教育观念。公租房小区居民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大部分居民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在对待子女的教育观念上存在误区,这直接影响到对孩子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3、留守儿童。
三、从细微入手,加强学生就餐礼仪的训练与养成。
一个人良好就餐习惯的养成在小学阶段是关键,他们身心迅速发展,可塑性强,是实施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期,结合学校生活实际,将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深挖学生就餐礼仪为训练点,帮助和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就餐礼仪。
1、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积极开展家校联系,帮助家长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他们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就餐习惯,养成良好就餐礼仪,做好孩子的榜样。通过电话、短信、QQ群、微信等方式将一些用餐礼仪与家长们分享,告诉他们在家用餐时一定要渗透礼仪教育,做好孩子的榜样。
2、切实加强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学校是教育的主战场,对于学生就餐礼仪的培养,我们着眼于细微处,从课堂到餐桌,我们不放过任何一次教育的契机。
(1)开展以“珍惜粮食,文明用餐”为内容的主题班会活动。通过课堂正确的引领,加强学生文明用餐意识,将就餐礼仪扎根于学生心田。
(2)健全学生就餐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就餐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从纪律的维度要求学生严格遵守。
(3)完善食堂就餐环境。
(4)从教师自身做起,起好模范带头作用。老师们就餐时的表现也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所以我们全校教职员工率先进行就餐礼仪训练,做好标杆,做好榜样。
3、积极开展社区文明礼仪宣传。在公租房小区“社区活动宣传栏”进行文明礼仪宣传,让大家一起行动起来,知礼仪、学礼仪、守礼仪。
四、评价与反馈
一个人的就餐礼仪能展现出他的文化修养,能凸显他的道德情怀。仔细观察我们的学生,我们不难发现,拥有良好用餐习惯的学生在其他方面表现也都相当优秀。一段时间来对孩子们系统的训练与养成,在孩子们身上已经初见成效,杂乱无章的就餐秩序有了明显的改进,相互打闹的情况明显减少。对于孩子们所取得的进步,我们毫不吝啬,大力表扬,宣传正能量。我们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在这些正在迅速成长的孩子们的身上,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对孩子进行就餐礼仪教育,进而开展全面的文明礼仪教育,必须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在“公租房”小区这种具有多元文化的特殊的环境下,作为家长,作为教育者,这就要求我们时刻做好孩子们的榜样,持之以恒,引导和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就餐礼仪,养成良好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习惯,提升礼仪素养,为将来成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