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赏识教育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14金岩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中职英语教学

金岩

摘要: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赏识教育,欣赏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的优点,并能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一切机会让他们发挥个人在英语方面的天赋,肯定他们的努力,重塑他们的自信,发掘他们的潜能,赏识他们,充分满足他们的“自我实现”欲望,则不管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他们总能在学习英语方面保持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最大效能。

关键词:赏识教育;中职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72-01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七年级的学生对英语有一种好奇感,兴趣较浓,积极性也高,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因此自我感觉良好,这是“自我实现”的典型体现。但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步深入、语法概念的增多,特别是词汇量的增大,部分学生学习开始感到吃力,兴趣也慢慢减退,成绩也下降了。于是他们原有的良好的自我感觉逐渐消失,学习外语的语言屏障日渐清晰,他们的“自我实现”欲望得不到满足。于是在英语学习方面,就开始出现停滞不前现象,此时,如果教师能够欣赏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的优点,并能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认识他们,创造一切机会让他们发挥个人在英语方面的天赋,肯定他们的努力,重塑他们的自信,发掘他们的潜能,赏识他们,充分满足他们的“自我实现”欲望,则不管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他们总能在学习英语方面保持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最大效能。

首先,要求教师树立崭新的学习观,把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发展的人。树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观点,学生处于发展状态中的尚未成熟的生命个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机枪的可塑性,然而这些潜能的外化和显现不是学生在成长历程中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引导和诱发。教师在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过程中,就需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着重激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着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用各种策略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崭新的学生观,就能看到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优势和特长,相信每个学生都可能在某一方面做的出色,可以在某件事上获得成功,能够真正以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英语教学要始终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路,要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活动,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来优化教育教学材料。如对Lesson 70 What s you favourite food?一节课进行教学的时候,笔者从学生喜欢的饮料入手,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同学们的热情高涨,彼此间都在讨论这样的话题:Whats your favourite drink? My favourite drink is……然后在过渡到Whata your favourite food? My davourite food is rice/meat/chicken/noodles/fish……这时笔者又补充了一定的学生所喜欢的食品的英语单词,如:humburgers, fish and chips,KFC,,让学生用英语表演如何到KFC店去买各种各样的食品。这样学生就大胆的运用英语句型,如A:Can I help you? B:Id like a hamburger and a fried chicken and so on. How much are they? A: Mm, let me see. Oh, seventeen yuan. B:Thats much too cheap. Here you are. A: Here s the change. 这样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吃KFC与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学与用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

其次,要承认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的天赋不同、外部条件不同,自身努力程度不同,决定了学生们在学习英语方面存在着差异性。这些个体差异的存在,提醒着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这些差异,赏识学生的标准要根据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只有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才能使教师的赏识得体地运用于每一个学生。

新课标在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中指出“教师是学生英语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根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的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是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过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到,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的天赋不同,外部条件不同,自身努力不同,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存在着的差异。这些个体差异的存在,提醒着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这些差异,赏识学生的标准要根据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只有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才能使教师的赏识得体地运用于每一个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1)合作达标,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测试设置A、B两卷,要求、难度有所不同;或进行一式两卷:A卷为基础达标题,人人需做;B卷为综合测试,能力达标,鼓励学生多做,中等偏下的学生的分数只做参考,不记入总分;中等偏上的学生要求一定要做,以便于挖掘潜能、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2)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巧妙的处理部分学生学习的分数,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信心和成功感。按照学生的学习程度与个体差异,考试定制不同的层次要求。例如:每次独立作业,笔者根据整体的测试情况,分别按ABC定制不同的分数等级为标准。这样,有助于层次教学的正常进行,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两极分化,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一些学有余力,并对英语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笔者还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英语原著,锤炼他们的英语功底;或者指导、鼓励他们写英语日记,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英语才能。

由于采用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中,部分同学的英语写作能力已经明显的高于同年级的其他同学,成为英语学习的佼佼者,在历次独立作业或竞赛中均能名列前茅。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史爱荣等.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中职英语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渗透专业元素,提高职业能力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