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分析

2016-05-14贾永猛陈树文

智富时代 2016年9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制约因素

贾永猛 陈树文

【摘 要】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传统农民工来说,有着更强烈的融入城市的愿望。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遇到各种限制,以至于无法真正实现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主要存在制度层面和社会认同层面,因此应该从这两个环节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一、前言

《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中国城市化率突破了50%。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在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了与传统农民工不同的社会特征。他们对务工城市的心态,从过客心理向期盼在务工地长期稳定生活转变,他们对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的愿望更加迫切。

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顺利、平稳地实现市民化,更好地融入城市,必须对现行的制度进行重构,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保障新生代农民工享受到应有的权利。同时在社会认同层面上,城市要包容他们,使他们成为城市的一员,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

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

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既有制度的束缚,尤其是户籍制度导致的新生代农民工在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不能享受到均等的权益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处在一种“半市民化”的尴尬境地。同时城市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传统观念也阻碍了其融入城市的步伐。

(一)市民化的户籍制度障碍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严格的户籍制度,将人口划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各项福利待遇实行城乡居民区别对待,如今已经严重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户籍制度带来的身份差异以及由其衍生出的相关利益分配的制度,在当前已成为加剧社会分化和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原因。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市民化必须克服户籍的限制,户籍的改变是市民化的核心。

(二)市民化的住房制度障碍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一个基本衡量标准就是能否在所在城市有稳定的住所。同时,这也是新生代农民工向城市迁移首先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城市在针对低收入人群而建的廉租房、公租房、安居房的申请条件方面,大多对非本城镇户籍居民做出了限制,以导致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情况不尽人意。

(三)市民化的社会保障制度障碍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供给同样具有“二元结构”的特点。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种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保障项目齐全、保障水平较高的保障体系。但是农村的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同时农村参保积极性也不高。

在城市中,雇佣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户、企业对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持不积极态度,因为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将会增加个体户和企业的成本。同时城市政府首先考虑的是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而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则基本上不在它们的考虑之内。

(四)市民化的社会认同障碍

长期以来城市居民形成的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偏见,认为他们是素质比较低的一个群体,认为他们扰乱了城市的公共秩序、破坏了城市的环境卫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使他们把新生代农民工排斥在主流生活、交往圈以外,甚至刻意的贬低、诋毁他们。

三、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所遭受的制度性排斥,对于他们融入城市是根本性的阻碍。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目标,必须对现行的户籍制度进行改进,剥离黏附在户籍上面的各种隐形利益。同时也要在社会认同上包容新生代农民工。

(一)改革户籍制度,赋予新生代农民工平等的社会权利

户籍政策构筑了“农业户口”与“城市户口”在实际利益上的不平等,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一个门槛。因此要求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应采取“分类指导,因城而异”的原则,按城市类型、经济规模和人口特征采取不同程度的户籍迁移管制:对于大城市,既不能关死城门,堵住新生代农民工进城,也不能一步放开户籍,让城门大开。對于中等城市,允许有固定职业、在城市工作一定年限者取得城市户口。对于小城市,要向新生代农民工打开城门。对于县城和县城中心镇,则要敞开城门,让新生代工农民工自由进城。

(二)建立健全城市住房保障体系

住房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里重要的生存资料和发展资料。必须进行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消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政策性歧视,把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需求,纳入城市住宅建设发展规划和住房保障体系。

当前政府要扩大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其次政府应制定硬性标准,对新生代农民工住所的面积、质量、配套设施、居住环境等进行规定。最后建设一个动态的数据管理系统,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住房的信息情况管理。

(三)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安全网”。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能帮助他们化解在城市生活面临的各种风险,消除其对于失业、养老等问题的后顾之忧。因此,建立一套符合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很有必要。

基于财力及新生代农民工的具体情况考虑,我们目前不可能建立起一元化的社会保险制度。当前应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情况,按照分层分类原则,有重点、有差别地建立起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模式,逐渐向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险体系过渡。其次,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福利水平,使其共享城市社会福利。

(四)营造包容的社会氛围,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归属感

在我国迅速城市化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更应当注重培养市民平等宽容、相互尊重的精神涵养,使城市社会形成有机整体。

城市政府有必要加强对城市居民的思想引导,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弘扬新市民对城市建设的作用,逐步形成理解新生代农民工、尊重新生代农民工和欢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氛围,不断培育城市居民与新市民之间亲和度和认同感,逐步实现二者的同质化。

【参考文献】

[1]汪利川,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2]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6.

[3]王竹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4]林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5]王春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10,(3).

[6]柯仲甲、桂晓书,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文献综述[J].学理论,2012,(2).

[7]谢俊贵,新型工业化条件下的中国城市化发展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2,(7).

[8]童雪敏,有关农民工城市融入方面的文献综述[J].陕西农业科学,2012,(2).

[9]赵立新,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6,(4).

[10]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

[11]夏丽霞、高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J].三农问题,2009,(7).

[12]郭星华、姜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J].探索与争鸣,2009,(1).

[13]周明宝,城市滞留型青年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身份认同[J].社会,2004,(5).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制约因素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促进农民市民化的成功探索及启示——以湖北省为例
“回流式”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机制及其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