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2016-05-14江澜

智富时代 2016年9期
关键词:信用风险问题分析商业银行

江澜

【摘 要】商业銀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力量,但其在经营过程中也面临着巨大的信用风险。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小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市场压力,因此有必要做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经营研究工作。本文中主要探讨商业银行经营现状、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以及如何完善这些问题,希望可以推进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运营中面临的风险众多,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就是信用风险,如果不能做到有效的风险规避与管理,将会对商业银行的正常营业造成极大的困扰。虽说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都有一套管理方法,但很多时候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本文中对此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此找出新的完善的解决方法,促进商业银行发展壮大,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特征分析

信息不对称造成信用风险增大,信息不对称情况通常出现在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过程中,表现为对于债务人的资产状况及偿还能力没有全面了解。但很多贷款企业贷款之前就了解自身的不足,明白本身不具备偿还债务的能力。或是企业参与到高负债、低效益的项目中造成风险变大。银行本身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加上债务人的道德风险倾向,造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变大;商业银行贷款过程中都存在信用风险。贷款前期商业银行做好贷款人状况的审核工作,将信息不确定性危害降到最低。审批通过后,还需要反馈贷款人经营等情况,便于商业银行及时调整方案。这是因为某些贷款人在审核期间有着较好的信用状况,但后期受到社会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贷款人信用出现不好改变,无疑中加大银行信用风险。实际中我国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一直不是很到位,虽然前期工作正在不断完善,但依然无法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

在我国社会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工作具有现实意义。也只有了解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才能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完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本身经验分析,发现造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可以从自身角度分为两方面: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

(一)外部因素造成的信用风险

造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因素:贷款者、经济政策及经济体制等因素。

1.贷款者因素

实际中个人贷款者为获得贷款,经常会出现信息不对称及道德风险。贷款者为通过信用审核获得贷款资金,审核过程中会将对自己不利的条件隐藏起来,商业银行很难得知这些隐藏的信息。这点在抵押贷款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很多抵押物很难变现,造成银行很难收回贷款款项,造成信用风险变大。个人贷款造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债务人贷款期间因为突发事故丧失偿还能力;债务人本身具有偿还能力,当贷款到期后发现抵押物价值低于贷款,就会选择违约以抵押物偿还贷款;最后就是有偿还能力但恶意违约。这三种情况中第二种出现的频率较高,这时影响银行信用风险的因素除了个人外还有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实际中在一些地方,汽车或房产贷款违约率达到惊人的三分之一,这是因为当地车价或房价出现大幅度的波动,经过贬值后汽车及房产本身价值低于贷款,贷款者都会选择理智违约,让银行收回所购财产。而企业贷款特别是国有企业贷款时,大多数会选择逃废债务,这类企业在贷款初期就打着空手套白狼的注意,根本没有想着偿还贷款,与此同时政府有时会将国企补贴通过银行贷款的形式提供给企业,无形中加大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2.经济政策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与国家货币政策有着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出现波动就会造成商业银行经营的波动,有的时候会增大信用风险产生的几率。货币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并不是一定的,不同类型及性质的银行需要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都是不一样的。当货币政策宽松的时候,资产价格及企业抵押品的净值会得到提高,市场持续繁荣会让市场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这样的环境下商业银行可以预期未来经济发展,信贷规模在投资及消费增加的刺激下得到扩大,会造成风险偏好水平上升。当货币政策出现波动时,商业银行更加重视信贷质量,但同时也将风险偏好表现的更为明显。这个角度来看城市商业银行本身具备更高的信贷质量,但也有更为激进的风险效应表现。

3.经济体制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没有进行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模式下整个市场的主导是政府,市场自我调整能力被淡化。但改革开放以后,市场逐渐开始发挥作用,商业银行等结构也应运而生。随着时间推移,市场竞争中大量企业破产造成商业银行累计大量不良贷款;再加上我国市场经济模式正处于不断调整改变的阶段,资源配置低效率造成大量资金被浪费,除此之外,银行本身管理不是很完善,高成本低效率模式造成银行不良资产进一步累计。

(二)内部因素

银行内部本身存在的问题也能造成信用风险发生。比如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不良贷款问题,分析不良贷款集中的行业,可以发现其主要集中在一些消费型行业上,比如房产、汽车及娱乐休闲等,这些行业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极易受到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进而造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发生概率增加。所以在实际经营中,商业银行应该采取措施进行完善,但大部分银行依然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对信贷资金消费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加上相关设备的缺少以及银行系统自身的问题,造成银行信用风险增加,影响正常经营。

三、商业银行受到信用风险影响分析

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就是债务人违约或没有及时偿还贷款,而在这种情况下风险的直接承受者就是商业银行本身。所以说商业银行经营及管理受到信用风险产生及存在的影响。

(一)经营效率受到影响

银行经营效率受到信用风险的影响,影响信用风险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存贷比、贷款质量及资本充足率等,银行经营效率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查阅相关资料及研究发现,银行效率的高低直接受到贷款质量优劣程度的影响,贷款质量越好该银行的经营效率也越高;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金额越多,这说明这家银行的经营成本极高,因此会对成本效率产生影响;不良贷款率降低,说明银行信用风险在降低,银行的经营效率提高。

(二)影响银行经营规模

当信用风险变大,银行无法收回贷款资金的时候,严重影响银行的资金链,进而影响到贷款规模。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企业或个人投资者的贷款意愿不变,他们会选择将自己的不利条件通过信息不对称或道德风险的方式隐藏起来,最终达到获得银行贷款的目的。这会加大银行的信用风险,让银行贷款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中。

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处境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信用风险管理,在实际中商业银行也采取了一定的管理措施及手段,但总体而言并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可以说整体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管理理念与方法过于陈旧,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将问题分成四个方面。

(一)风险过于集中

因为不良贷款引发的信用风险,这种风险通常情况下主要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加上这种贷款的用途过于单一,行业也往往集中在一起,如果出现不利情况,比如该行业出现信用危机,那将会给商业银行集体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严重影响到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风险规模庞大

就目前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比较严重,不良贷款在国有商业银行中占据的比例过大,这个说法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从一些调查数据中就可以发现:2012年年底商业银行业不良贷款有1.2万亿元,而国有商业银行就占了8.1%,达到惊人的1.115万亿元,可见其比重惊人。

(三)存贷款期限差异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但是因为存贷款期限存在差异造成错配,进而影响到银行资金来源,造成资金来源不稳定,加上贷款的不确定性最终出现信用风险。

(四)新信用风险出现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发展,这也造成金融产品数量的急速增加,前面积累的不良贷款问题还没有解决掉,新的信用风险又产生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商业银行内部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

五、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问题

按照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部署来分析,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追求短期规模与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的问题。这种战略模式存在很多问题,虽然业务种类在不完善的管理机制下增加了数量,短时间扩大银行资产规模,但与此同时信用风险也被放大了许多,这意味着不良资产会增加许多,进而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产生影响。目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风险管理体制不完善

银行系统在计划经济年代的特征是管理与行政方式高度集中,在改革开发以后,市场经济体制下,银行系统经过了数次改革,这也造成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出现极大的改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管理体系就是完善的,就目前而言,整个管理体系中还存着诸多问题,甚至风险管理体制上还存在一些基本问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无疑会增加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给银行造成一些不必要损失,进而限制银行的发展。

(二)组织管理体系不全面

为了降低及规避信用风险的出现,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采取的是职责分离的组织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指杜绝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直接接触顾客,顾客只是有专门的客户管理部门负责。这种管理体制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信贷与贷款审查部门没有分开,和其他部门职责划分也不明确,实际中存在相互干涉的情况。

(三)风险管理技术不先进

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的信用及信用风险分析技术还不够先进,目前仍处于分析比率的阶段。而现状是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出现在市场上,而提高银行竞争力的最好办法就是金融创新,如此下来难免会出现信用风险增加的可能。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仅仅考虑单一的贷款风险,落实下去后就会觉得力量不够,这说明商业银行现有的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求。

六、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的。想要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以及提高管理水平,就需要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有的放矢方能取得想要的效果。

(一)行业环境的改善

商业银行外部环境的完善需要在银监会的监督下进行,首先需要完善自己内部评估机制,确保自身保有充足的资本数量,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应对,将经营风险系数维持在最低水平,通常情况下满足资本最低需求就可以;防范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除了这种传统模式外,还可以对金融信用衍生品进行创新,协调自身与证券及保险业协调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将银行系统风险分散出去,确定资本市场的稳定。除此之外,商业银行需要创新信贷业务经营转型和服务模式,实现商业银行业务及盈利多元化的發展,最终实现银行向全能型服务中介转变的目的。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领导层要做好资源倾斜,对银行营销机制进行完善,不断拓宽银行服务空间。但在创新业务的过程中,既要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又需要做好应对信风险的准备工作,特别是预防过度创新出现资金空转情况,影响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

(二)做好不良资产防范工作

提高资本充足率是方法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有效措施,而做好资本充足率的首先条件就是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对银行内部控制及风险风范体制进行完善,与此同时,需要专门机构对重点部分进行监督管理,做好接待流程的完善实现降低不良资产,提高银行信用风险地域及融资能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就是实体经济,但实体经济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面。因此商业银行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金融引导作用,同时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实体经济结构优化及发展方式的转变,信贷投放规划进行科学制定,做好对新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

要服于我国产能输出战略,紧跟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对合理向境外转移产能的企业,通过内保外贷、外汇及人民币贷款、债权融资等方式,增强企业的跨境投资经营能力。

(三)做好信用风险转移机制的建立

商业信用风险转移机制通常情况下有两种:担保及贷款证券化、风险担保。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可以将信用风险转移给交易对手,但其本身受到流动性的限制,在股票市场及债券市场不能自由操作,目前金融市场条件下风险转移机制系统及技术没有得到进一步完善,因此实现风险转移机制有一定的障碍,但是这个方向是可行并且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

(四)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抵押贷款是指那些贷款申请者提前与商业银行约定,贷款申请人承诺如果贷款人没有按期归还本金与利息,那么到期借款人将抵押物作为偿还贷款的一种贷款方式。抵押贷款可在贷款发生违约时,贷款人通过出售抵押物以弥补损失。还有一种特殊的抵押焦总补偿余额,即取得贷款的企业必须在该银行支票存款账户上至少保留规定的最低余额的资金,一旦企业发生违约,银行可用这补偿余额弥补贷款损失。补偿余额不仅有抵押功能,还将提高贷款偿还的可能性,因为它有助于银行观察企业的支付活动,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加强对企业的监控。因此抵押和偿还余额是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如果一家企业与银行建立长期的合作,例如借款者在这家银行长期有存款账户或支票账户,那么该银行就会通过这些信息了解该家企业的资产及资金流动状况等,或者该企业与银行经常借款,银行就会根据其以往的偿还情况了解其企业的偿债能力及其企业信用等情况,对于这样长期合作的企业,银行在决定贷款与否时就会比较容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有效地降低其不良贷款率。

七、结束语

商业银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无法磨灭的,正因为商业银行在社会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相关人员更应该减少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问题,减少商业银行的不必要损失。同时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和商业银行相互联合,解决人们存取款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亚男.商业银行风险预警客户特征与成因分析[J].现代商业.2015(15):112.

[2]田祥宇;董小娇.农户小额信贷融资困境与风险缓释机制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4(07):56-58.

[3]蘇昕;于仁竹;张晓雨.我国农产品诚信交易机制设计研究——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视角[J].宏观经济研究.2014(04):27.

[4]韩阳.基于贷款前后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的博弈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12):101.

[5]何亭.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探析[J].中国市场.2015(21):37.

猜你喜欢

信用风险问题分析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的指标选择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信用风险的诱发成因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