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然畔援,无然歆羡”的符号学讨论
2016-05-14季宏
季宏
摘 要: 《诗经·大雅·皇矣》中有一句诗,“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意思是告诫文王,不要对财富土地和名誉地位产生妄念,超越个人欲望,登上觉悟的高岸。在《诗经》注疏中,对“畔援”、“歆羡”、“岸”等词语的不恰当解释,使文王精神晦暗不明。为了正本清源,本文尝试借用符号学理论,重新解释“无然畔援,无然歆羡”等意义。
关键词: 诗经 大雅 皇矣 符号学 解释
在汉代,《诗经》的解释和传播,至少有四家:鲁诗、齐诗、韩诗和毛诗。《毛诗》后来居上,风行于世,成为后世的主要读本。自唐朝孔颖达编纂《毛诗正义》以后,经历宋朝,一直到清朝,《毛诗》的尊崇地位,始终牢固不变。
一、对“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注疏的梳理
《毛传》的解释是:“无是畔道,无是援取,无是贪羡。”《郑笺》的解释是:“畔援,犹跋扈也。天语文王曰,女无如是跋扈者,妄出兵也;无如是贪羡者,侵人土地也;欲广大美德者,当先平狱讼,正曲直也。”韩诗的解释是:“畔援,武强也。”[1](《毛诗注疏》1476页)汉朝的毛亨、郑玄和韩婴对“畔”的解释,都没有提到“地畔”的意思,而用意会的方式,说明“畔”是“离叛”、“跋扈”、“武力”等。这些解释有牵强附会之嫌,没有直接说出“畔”的真实含义。《诗经·皇矣》为什么用“无然畔援”告诫文王。如果我们把土地看成财富的附着体,就知道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畔”是土地的界限,对“畔”的侵占,就是对财富的侵占。在《史记·周本纪》和《诗经·绵》,都提到“虞芮争畔”的故事,说明“畔”在周朝是一个重要的字符。毛传、郑笺、韩诗等三家对“畔”的意会,直接导致朱熹对“畔”的解释。宋朝朱熹的解释是:“畔,离畔也。援,攀援也。言舍此而去彼也。歆,欲之动也。羡,爱慕也。言肆情以徇物也。岸,道之极至处也。”他又说:“人心有所畔援,有所歆羡,则溺于人欲之流,而不能以自济。文王无是二者,故独能先知先觉,以造道之极至。盖天实命之,而非人力之所及也。是以密人不恭,敢违其命,而擅兴师旅以侵阮,而往至于共,则赫怒整兵,而往遏其众,以厚周家之福,而答天下之心。盖亦因其可怒而怒之,初未尝有所畔援歆羡也。此文王征伐之始也。”[2](《诗集传》246页)同样是把“畔”解释成“离畔”,而不是“地畔”。不过朱熹在此处谈到一个重要的问题。文王作为西方诸侯之长,对于密国侵入阮国的不义行径,有征伐的权力。但从文王的个人修养来说,不能随意侵占别人的土地。也就是说,文王的最初的心态,没有侵略霸占密国的意思,只是出于责任和公义,对密国实施征伐。唐朝的孔颖达在注疏上,谈到个人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说道:“凡征伐者,当度己之德,虑彼之罪,观彼之曲直。”(《毛诗注疏》1478页)。意思是,文王在征伐以前,要问一问自己有没有这个资格和德行,否则,将被人误会为借机侵略霸占别人的土地和财物。文王的德行,天下人有目共睹。他讨伐密须,是行正义之师,是维护天下的正义,文王“一怒而天下安”。
二、“无然畔援、无然歆羡”提出了个人修养的重要原则
“帝谓文王”的“帝”,指的是文王以前的文明传承,包括其父王季、其祖父太王,先祖后稷、公刘等,甚至追溯到黄帝、尧帝、舜帝等先圣那里。“无然畔援,无然歆羡”是上古精神的传承。
(一)“无然畔援”提出了尊重主权的界限意识
所有的物质财富,包括金钱、土地、人员等,都是从土地中诞生的。如果拥有了土地,就拥有了附着在土地上的所有物质和人员等财富。但是任何土地都有主权,有主权的土地就有边界。国家有国界,农户有地畔,甚至高级的哺乳动物也有其领地。寸土不让,寸土必争。有的国家为了达到占有他国土地的目的,不惜发动战争,付诸武力,用牺牲人民生命财产的代价,满足自己的欲望。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的做法却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从豳地迁往岐山,为的是免于与戎狄争夺土地,牺牲人民的生命。“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3](《史记·周本纪》24页)古公亶父是豳的主人,对这里的土地拥有主权,当然对附着于土地的财富也拥有主权,可是他不忍心看着人民流血牺牲,主动放弃土地的主权,延着漆水、沮水,顺流而下,到达岐山的周原。在土地财富与人民生命的选择上,古公亶父选择了后者。他克制了自己的欲望,却赢得了人民的拥护。他走到哪里,人民就跟到哪里。文王很好地继承了祖父的这种精神,克制自己的欲望,提高自身修养,才有了后来的“虞芮争畔”的故事。《史记》记载到,因边界问题,虞国和芮国争执不清,产生纠纷,请文王主持公道。可是到了文王治理的地界上,看到“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大为惭愧,说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最后他们受到感动,相互谦让,主动放弃争夺地畔。诸侯国听到这个故事后,都说“西伯盖受命之君”(《史记·周本纪》25页),一个国家相互礼让已经蔚为成风,进而影响到国外,文王高尚的品德,深入人心,在整个国民中形成了良好的风气。
边界问题是国与国,家与家,和谐相处的关键。在克制欲望,提高修养的同时,对于侵占土地的情形要坚决打击,控固教化的成果。密国侵略阮国,“王赫斯怒”,文王很生气,密国想打破国土界限的现状,文王作为西伯候,不能坐视不管,商纣王赐予文王“弓矢斧钺”,赋予他征伐的权力。征讨密国,安定天下。此举得到诸侯国的认可,“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诗经·皇矣》)。文王和他的祖父的两次重大行动,都是围绕土地的边界而展开的。前者是退让出土地,后者是对侵略行径进行征伐。可见,土地问题是天下太平的关键。文王用自己的实践,印证了“无然畔援”的极端重要性。
清清楚楚的界限意识是天下太平的前提。对于国家来说,睦邻友好,不侵略不称霸,尊重主权,不干涉内政,天下可能太平;对于家庭来说,不越过土地界限,不越过家庭和个人管理的财产地物的界限,地方就可能太平。对于个人来说,除了有形的主权界限不容侵犯以外,还有无形的空间界限也不容侵犯,同样应该得到尊重。比如声音界限、视觉界限、嗅觉界限等。声音过大,色情暴力,或者在地铁等较为封闭的空间,吃带有刺激味道食品都是对别人空间界限侵扰。在人的内心,有一道不能逾越的心理防线,它是保证主体独立和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当这道防线被攻破或者侵犯后,这个主体的存在就将受到致命的影响。不管是显性的界限,还是隐形的界限,都应该得到尊重,不能有任何侵犯。对于侵犯者,必须予以反击,或者用武力制裁,或者用法律惩罚,或者用道德舆论谴责,等等。前者所说的国家界限、土地界限、身体界限等都是心理的外在界限,如果这些界限被侵犯,就有可能被阻止或者被收回,但是,心理界限一旦被侵犯,将使主体丧失主体性,落入无法恢复的境地,如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等。所以,“无然畔援”所传达的精神,是多么重大,它关系到天下太平安宁,国家长治久安,人民生活幸福的重大原则问题。
(二)“无然歆羡”提出了节制欲望的修养要求
“无然歆羡”的“歆”的本意,是祭品散发的香气。在祭祀神灵或祖先时,主祭及距离祭品最近的人,都是最能享受香气的人,只有居于地位和权力的顶端的人,才有这个殊荣。“无然歆羡”,意思是不要对权力地位,名誉财富羡慕,要节制欲望,提高个人修养。孔子说过,如果懂得祭祀宗庙之道理,治国就像看自己手掌一样容易。“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4](《中庸·19章》)郊社之礼,是天子祭祀天地的大礼。冬至祭天称郊,夏至祭地称社。周礼中,对先祖有四季祭祀的规制,春节祭祀称为礿,夏季祭祀称为禘,秋季祭祀叫尝,冬季祭祀叫烝。文明是需要传承。今天文明的繁荣,不可能无中生有,也不可能一下子诞生出来的,而是经过千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地积累、选择、淘汰和继承。中华文明,一脉相承。《诗经》是其中一个活水源头,但绝不是最开始的源头。《诗经·皇矣》说道:“帝谓文王,不然畔援,不然歆羡,诞先登于岸。”其中“帝”,既是周氏族姓的始祖后稷,又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对先祖的祭祀,就是认祖归宗。无根之木,无水之源,是不会长久的。只有源远,才能流长,才能厚积薄发。“帝谓文王”的“帝”,实际上就是传承下来的文明精华。孔子说:“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辩贵贱也。”(《中庸·19章》)昭穆贵贱在宗庙祭祀中,是有一定顺序的。如果地位低下,就不能站在比自己高的爵、公、卿、大夫的前面,这叫“无然歆羡”。个人修养只有达到“无然畔援,无然歆羡”的地步,才能“诞先登于岸”。“诞”是重生的意思,不是指生命的重生,而是精神重生。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精神却是无限的。在精神上,超越熙熙攘攘的物质洪流,登上觉悟得道之岸。文王的状态,就是“诞先登于岸”的状态。所以,他能从顶层设计,考虑国家和人民的福祉,对密人的侵略行径进行坚决讨伐。
三、从符号学的角度解释“畔”
文字符号是中华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分析文字的源流,追根溯源,寻找文明的起点和原有的意义。暂时把历史上对《诗经》的注、疏、传等各家的解释悬置起来,回到《诗经》文本中,看看周文王是怎样学习和修养的。
“畔”字,可以分成“田”和“半”两个字符。田是形旁,半是声旁,合在一起是形声字。单独的“田”是指事字,本意是耕种的土地。“田”和“半”合起来的“畔”,意思是土地的界限。“畔”作为符号来说,有能指和所指之分。所指是土地的界限,能指是“畔”符号。这个符号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经过漫长的文明筛选而成的。许慎认为汉字符号起源于人们的交流和选择,从伏羲氏作《易》八卦,到神农氏结绳记事,再到仓颉造字,都是人们在创造符号、象物记事的过程中,在相互交流、不断选择和淘汰中,由典型人物把符号记录下来,诞生文字符号。
符号学的创始人皮尔斯从解释者的角度对符号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他的符号三元论:代表项、对象和解释项,为我们解释汉字的源流,提供了帮助。“畔”的代表项是“田”与“半”的合体字,对象是土地的边界,解释项是附着在土地的界限。“无然畔援”的解释就是告诫文王要节制对财富的欲望;“无然歆羡”要节制对名誉地位的欲望。只有节制欲望,才能在思想上超脱,才能获得更高的精神追求,登上物欲洪流的堤岸。朱熹由于没有意识到“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在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对“畔援”的理解产生偏差,反而推荐《大学》的修养过程,认为修身要从“格物致知”开始。这种修养过程,仔细想一想是很有问题的。我们姑且做一个合乎逻辑的推理。一个人在没有接触金钱和权力时,是清白无知的。在接触到金钱权力后,尤其是通过权力寻租获得利益时,他就有了“有权就有钱”的知识。这个知识的获得,是接触到权力这个实物后的收获。在监督缺乏时,形成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的知识。“小官大贪”的现象屡屡发生,这可能是“格物致知”的另类解释。外在的制约,比不上内在的修养。如果不从内在修养,节制欲望,那么贪腐者终究会找到法律漏洞,继续贪污腐化,违法乱纪。从毛传开始,一直到朱熹,都把“畔”假借为叛离的“叛”。这种解释,把界限意识弱化了,很少能违背了《诗经·皇矣》的原始文化意图。
对比文王的修养,再看看《大学》中提到的修养,高下优劣一目了然。文王认为,个人修养首先要从节制欲望、控制欲望做起,在内心中建立起强大的道德约束机制,“不想贪腐”要高于“不敢贪腐”。前者是内心的自我约束,后者是外在的严厉制裁。内在修养,是一切言行的基础,是人生最顶端的设计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金钱、美女面前,抵制诱惑,保持定力。而曾子认为,修身要从格物致知开始。即面对金钱和美女的诱惑,先“格物”再说,先接触,先笑纳,看看有没有人监督,如果没有监督,就大胆地贪污腐化。等到惩罚降临时,已经悔之晚矣。曾子虽然是孔子的学生,但是曾子是曾子,孔子是孔子。孔子并没有说,修身要从“格物致知”开始,他认为要从“仁”开始。《大学》一文,被朱熹编辑到《四书》之中,并且排在《论语》和《孟子》前面。尤其是《大学》提出的“修、齐、平、治”思想深入人心,人们就自然地认为《大学》所说的观点是真理。从宋朝到现在的一千多年的淫浸下,“格物致知”已经成为老百姓修养的信条,但这对于个人修养却是致命的。今天我们把文王的节制欲望的思想,阐发出来,就是为了从源头上拨乱反正,回归到个人修养的本质上。克制欲望,无欲则刚,才是每个人学习修养的大道正途。
无独有偶,祭祀文王的宗庙叫“清庙”。《诗经·周颂》的第一篇就是《清庙》,“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清,朗也,澄水之貌”(《说文·水部》)。清,一方面指文王修身的面貌,另一方面指祭祀的人安抚汹涌的欲望,节制对物质和财富的追求,修身养德,向文王学习,向文王看齐。对照“无然畔援,无然歆羡”,检查自己有没有贪污受贿、跑官要官的行为,语言上是否和颜悦色,行为上是否对他人造成干扰。甚至,大声说话、乱丢垃圾、插队加塞等都是对他人的空间和心理的干扰。通过在文王面前自我反思,自我忏悔,使自己的心灵澄明干净,这可能是文王带给每个人的精神财富。生活在当下社会的人们,土地纠纷可能减少了,但语言和心理纠纷日见增大。有的人忽略界限意识,认为大声说话、乱丢垃圾、穿着暴露是自己的事,岂不知这些言行,已经对他人造成干扰,是对他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心理空间的侵扰。《周颂·维天之命》写到“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中华文明上溯到文王这里,他给我们留下了彪炳千古的精神财富,关于修养的真言:内心清纯、无欲则刚。
参考文献:
[1][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注疏[M].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2.
[2][宋]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1.
[3][西汉]司马迁.史记[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9.
[4][宋]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3.
陕西省安康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规划课题(GHKT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