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旧时光的回眸里发掘生命的内蕴
2016-05-14王慧骐
王慧骐
2015年,37岁的王峰凭借他的一本情感故事(《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百花洲文艺版)就已经在文坛狠狠火了一把--书评界称此书是继张嘉佳之后,呈现南京爱情的又一畅销读本。几乎是前面的旋风还在刮着,后面的风火轮又撵了上来。2016新年伊始,江苏文艺出版社不失时机地推出了王峰集多年力作的散文随笔集《旧时光里的小团圆》。出品方对这样一部17万字的作品推向市场也是很动了一番脑筋:特邀屡获世界最美图书奖的装帧艺术家朱赢椿设计封面,名家叶兆言作序,更有苏童、池莉、鲁敏等一批实力派作家联袂推荐。
在没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对王峰这样年轻的作家竟然也有了“旧时光”颇有些大惑不解。等到把全书逐篇读完,我不仅明白了他的意思,还觉得他把“旧时光”这个词翻出了新意--所有过去的不再复归的东西,都已经成了历史。每个年龄段其实都是一座翻过了就无法回头的山峰。
王峰独特的家庭背景、性格特质和人生经历构成了他较同龄人更为丰富也更为曲折和深刻的对于生命的领悟。从这本书的若干篇札里,我拼接出了作者一路走来的成长轨迹:16岁那年,一向沉默寡言、憧憬着外面世界的王峰,离开了他出生的故土,考上了一所千里之外的中等专科学校,在那里读了四年的书。这让他比一般的孩子更早地体会了孤独和乡愁,而另一方面则使他得天独厚地提前获取了涉世的种种经验,有了对生活世界实质性的探入及其思考。毕业后也才20岁的瘦弱少年,倒是专业对口地被分到一家大型国有石化企业,做了一名操纵仪表的技术工人。在这处每天有小火车轰隆隆进出的叫作大厂的地方,他和一批差不多年纪的少男少女,过了不到四年的或许单调却也其乐无穷的单身汉生活。后来他通过学习,上了一所名牌大学。于是又一轮四年寒窗。读书之余他开始了写作,所有之前的积累这一刻似乎找到了喷发的突破口,25岁他就写出了足以彰显其才情的小说和散文,当时的《莽原》《萌芽》《青春》等文学期刊都给了他充足的版面。毕业后他考入省会所在地的一家晚报,成了一名文化记者。
之所以花些笔墨来还原一下年轻作家匆匆而行的青春时光,是为了更贴近地切入他的写作现场,反过来也能对他笔下的那些“旧时光”,和在这样的背景里所发生的种种“小团圆”有或许更深一层的体悟和感同身受。一个珍爱生命的人总是在走走停停里若有所思,他一次次回去,回到过往的场景与人事里,展示那时的风土人情,叹息和忧伤,他在这种充满深情的怀旧里其实表现出一种更为自觉的警策与自省,还有就是对生活底蕴更接近初始形态的最真实的发掘。
有评论家把当下的散文写作粗分为三种类型,一曰回忆型,写童年往事、个人成长或家族兴衰;二曰摹写型,由亲历或目睹引发思考,见出一定的思想、意趣和精神品位;三曰先知型,写纯粹的心灵反应、精神波动,以及对生命的神性延伸和对世界的反观。而王峰的作品似乎跨越了通常意义上的简单分类,他娓娓道来的忆旧里时有细腻且具动态的描摹,而在虚实相间的叙事中又不时见有富于灵性的精神飞鸿突然而至。如《寄到小镇来的一本书》,作者当年在小镇中学读初二,“春天的时候”,“空气里全是软软的花香”,“每到周日下午,我都会乖乖地趴到书桌前”,摊开的课本是为了对付在屋外劳作的母亲,而一颗向往未知的少年心却正游走在收音机里的那个频率,“一个字一个字地消化和想像着”声音里铺展的世界。这档叫作“12种颜色的彩虹”的节目主持人是上海作家陈丹燕,后来便与这个少年有了命中的交集。他给她写了信,她则寄了一本自己的书给他。多年以后,长大了的少年按照那只牛皮纸信封上的地址,找到了这位知名女作家。王峰写这段亲历,并无多少情绪的渲染,不到两千字的篇幅里一直都是波澜不惊的调子,但作品的可供玩味在于他将时空不断地予以置换,叙述的平静里分明裹挟着厚重而透着感伤的历史烟尘。“多年后,我漫步上海外滩,寻到门牌上的指示,那老洋楼正在做翻修,在一片飞扬的沙尘中,我愣愣地站了有一会儿。时光再次回到1993年的那个黄昏,”文章不仅交待了寄书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而且写了与该书作者的几次因缘际会;甚至还看似很随意地穿插了他与当时一个小自己两岁的女笔友以及后来求学中结识的“也曾在每个周日下午守着那个节目”的浙江女同学的交往与交流。与生命中一些偶遇之人的心灵互通而又擦肩而过,这里面有怅然若失也有思之若甘,更有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探寻与领悟。
王峰在丰富散文文体的建设上,有着具有探索意义的贡献。书中有一篇《全家福》,那是在他25岁读大学时发表的作品,生动记述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祖辈。文中的爷爷奶奶皆写得动感十足,人物在俯仰之间凸现丰满的血肉;故事的架构大开大合,风云雷电里辉映着时代的折光。我曾私下向作者聊过此作,他坦陈这里面有他祖辈鲜活的影子,但不乏注入了一些虚构的成分。有读者将其视为小说似乎也未尝不可。这其实扯到了散文定义上的一个话题,即作为一种自由度最为宽泛的文体,散文可不可以引入一些其他体裁优秀的元素和手段?当我们强调散文的非虚构性时,或许我们真正看中的是那种更具肌理质感和精神光照度的佳构,它是从生活的大浪淘沙里炼出的真金,有体温,有呼吸的起伏感,甚至有叩击灵魂的金属音响,它应当离人心最近。我以为王峰正在向这样的境界努力,他不抱残守缺,不循规蹈矩,他记事后所处的时代正是我们国家变革最为剧烈的时代,市场经济的全面放开和互联网技术的高歌猛进,所带来的国人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的大幅度变异,是作为一个青年作家必须应对且当共融共生、有所作为的历史的要求。放在本书最后作为压卷之作的《@王遇她爹》,那种颇具意识流特征的生活场景的捕捉与定格,更看得出作者都在试图赋予作品以散文表现的无限可能,这情景好似猛虎嗅蔷薇,不动声色里正进行着一场关于文体的革命。成功与否似乎都不重要,对于年仅38岁的王峰来说,前面还有“大把大把的将来”(引自其《小镇理发店》)。
王峰是属于现在和未来的。时代的大趋势大氛围,资讯传播分享的新方式,日常经验和个人体验的新媒体化,所有这些都会参与塑造着一个写作者的审美趣味、思考力,以及表述习惯、话语方式等等。王峰的诸多作品光从篇名上就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给予他的潜移默化。《涮羊肉的单挑跟群殴》《鸭血粉丝汤也是可以续杯的》《包子的正室范儿》,都是写美食的,而且还是“旧时光里的老味道”,却用这样的句子做标题,如我这样的老辈是万万想不出的。时代现实和历史境遇,塑造着王峰和比他更年轻的写作者,自然也渗透在他(他们)看待和表达世界的目光与语调里。
所有的历史记录,永远会被那些准备好了的年轻人所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