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英语课堂的英汉语码转换研究
2016-05-14魏钰朱德金张玉藕
魏钰 朱德金 张玉藕
【摘要】语码转换作为一个重要的语言学议题,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课堂语码转换是在特定环境下的语言选择。本文结合军队院校英语课堂实际,研究分析了引起教员英汉语码转换的原因,对语码转换的运用提出几点语码转换的应用原则,以期使得该策略在最大使用目标语言的原则上较大程度的发挥母语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军队院校 英语课堂 语码转换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linguistic issue, code-switching has been focused by lots of famous linguists. Code-switching in classroom is language choice made by the teachers in certain language situations. In this article, reasons that cause teachers to switch English to Chinese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Military University English classes. In the end several principles about how to perform Code-switching properly are concluded hoping to give a guidance about how can Chinese play a subsidiary role better in the English classes.
【Key words】Military university; English classes; Code-switching
一、引言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已经成为现代语言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语码转换这一现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专家和学者们对于语码转换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一般来讲,众多学者普遍认可的是国外著名语言学家Gumperz关于语码转换的理论。他认为语码转换是指同一种语言的使用者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或者语体的交替使用,这种交替使用可以以单词短语或者整句的形式出现。
英汉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个对话或者交谈中,说话者同时使用英语和汉语进行交流的现象。从教学的角度来讲,Krashen的 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者能否吸收目的语的输入取决于目的语输入能否被理解。这就为英语课堂中,在特定语境下,英语教师交替使用英语(学习目的语)和汉语(母语)提供了理论基础。Cook(1989) 也认为语码转换是外语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交际策略,其一般模式为L1-L2-L1。即从第一语言开始,再用目的语言也就是英语进行解释,然后再回到母语。基于这些理论本文试图分析军队院校大学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成因及类型,并对以后的英语实践教学提出几点应用原则。
二、军队院校英语课堂英汉语码转换的成因及类型
Venschueren曾经指出“语言的使用是使用者基于语言内部或者外部的原因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一般来讲,英语课堂适量使用英汉语码转换,可以降低语言输入难度并弥补英汉文化差异。除此之外,军队院校的英语课堂还具备一些特殊性。由于军校相当一部分学员都是已经入伍二至三年的战士,长时间不接触文化课,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在英语课堂中若是教员运用纯英文授课,对于他们来讲,接受起来较为费力,课堂效果有限。此外军校这一特殊环境意味着其英语课堂也会较多的涉及军队专业术语,这对于学员来讲也是接受的难点。因此在军校的英语课堂中,教员的英汉语码转换主要出现在以下几种特定环境中:
1.对于专业术语的解释。为适应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大学英语教材逐渐涵盖越来越多的题材,特别是军队院校英语课堂经常会涉及具有军事特色的术语和词汇,受本身词汇量限制,很多学员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词汇感到生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坚持用英语进行解释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学员接受效果一般也不理想。此时教员不妨用汉语进行解释,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而且有助于学员准确的理解。正如Krashen 在其语言输入说中的观点,对输入语言的理解是语言习得的最基本途径,学习者掌握语言是理解了输入的结果,只有在可理解的输入才能被学习者吸收和内化。当课堂中涉及到军事英语时,很多学员其实对这些专业词汇知之甚少,比如当讲到“stock”这个词的时候,词典上给出的对应的解释是“the part of a gun that you hold or put against your shoulder, usually made of wood”如果教员仅仅是按照字典的解释照本宣科,学员很难对这个词具体指的枪支的哪个部位有清楚的理解,甚至可能会影响后续的听课效果,倒不如直接用汉语告诉学员stock 指的就是枪托,简洁明了。此外一些词或者短语与学员常见含义有较大区别往往会使学员感到困惑。英语中经常一些俚语单词的字面意思很难分辨其准确含义,这些俚语通常可以对应汉语中一些非常常见的生动有趣的表达,可以帮助加深学员对这些短语的理解。比如 “teach a pig to play flute” 如果学生自己看的话会发现每个单词都认识,但事实上他们可能会对这个短语感到困惑,不知道它具体想要表达什么。这时候如果教员用英语对学员进行解释,学员可能也可以理解但却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其实 “teach a pig to play flute” 相当于我们汉语中所说的对牛弹琴。如果教员在讲解的过程中直接用汉语解释这一俚语的意思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准确而快速的理解和记忆,能够明显提高课堂效率。
2.对于语法点的讲解。军队院校的学员一部分是战士本科生基础较为薄弱,还有一部分是参加地方高考的学员基础相对较好一点,教员经常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学员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学员在之前的学习当中大部分以应试教育为主,对英语的掌握不够,当教员解释某些特定的语法点或者较难的语言点的时候,学员会感觉到比较生僻晦涩难懂,这种情况下,教员应当适当借用汉语以帮助学员更好的把握语法点和知识点,并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员在讲到虚拟语气(subjunctive mood)的时候,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需要用到虚拟语气的各种情况以及虚拟语气各种时态的构成,由于虚拟语气本身就是一个重点加难点,再加上学员平时很少接触到有关英语语法的词汇,假如教员此时完全用英语进行讲解,学员理解记忆起来就会有相当的难度,不妨用中英文一起进行讲解,对一些专业的语法术语如情态动词(modal verb)等进行中文翻译,方便学员消化吸收,提高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教员在某些情景下为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员注意力也会进行语码转换,例如当学员因为紧张不能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员可以用汉语安慰他“别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一句汉语会让学员觉得熟悉亲切,可以缓解他紧张的心理,同时也能较好的拉近教员和学员之间的心理距离。
三、军队英语课堂英汉语码转换的适用性原则
虽然笔者力图陈述军队英语课堂中英汉语码转换的必要性,但并非说明在英语课堂中汉语使用的越多越好,因为毕竟对于大学生来讲,英语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阅读与写作,还包括口语和听力的训练,而这两项都是应该在英语环境中才能够的到更好的锻炼。课堂中英语与汉语所占的比例应根据学员的掌握水平决定,过多从英语向汉语的转换会使学员丧失许多学习英语的机会,在课堂上完全限制汉语则会限制语言教学,而利用第二语言虚拟创造的课堂交际环境不管有多真实,都无法避免使用母语进行交际。因此在英语课堂中可以使用语码转换但是一定要科学合理,根据以上的分析总结以及实践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可以概括出军校英语课堂教员使用英汉语码转换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1.英语优先原则。英语课的首要目的还是为了使学生学会英语,教员还是应该优先使用英语进行授课,以期在一个英语环境中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最理想的状态是学员能通过努力绝大部分听懂教员的授课内容,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有最大量的英语输入,正如Wong Fillmore 所说的努力听懂教员的语言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1985)。因此我们虽然提倡在英语课堂中适当进行英汉语码转换,但是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应该优先使用目的语也就是英语,否则课堂中过量使用汉语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就像Levine 说的过多的使用母语会造成学生对目的语的焦躁情绪,妨碍目的语的输入和吸收。
2.合理使用汉语原则。对于正在英语学习基础阶段的学员来讲,教员用全英文进行授课的可行性不高,因为学员还不能够熟练的运用英语思维习惯来思考问题,教员在课堂上适当的进行英、汉语码转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量和度的问题。Tumbull指出在外语课堂中,母语应当占据一定的比例,这一比例不能超过75%,否则就是在浪费时间,是学生失去了有效学习目的语的机会(2001)。因此,教员在课堂上在保证最大限度使用外语的前提下应当有意识的合理的使用汉语来对授课内容的难度进行调节,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3.顺应原则。根据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征且语言使用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1999)这就为教员会根据英语课堂中的种种需要动态的使用语言提供了理论基础。于国栋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语码转换应该顺应语言现实,社会制约和心理动机。(2004)比如某些情况下英语和汉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语。如 “cousin”一词在汉语中表示“表兄弟,表姐妹”当不能用英语准确无误的表达某个汉语概念的时候,此时教员应该顺应特定的语言现实,灵活的选择符合自己教学目的语言。此外教员还应该顺应社会对于教师角色的社会制约,适时的选择通过语码转换的方式顺应自己在英语课堂上充当的讲授者,参与者,组织者等各种角色并顺应教员和学员的心理动机,提高学员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四、结语
军队英语课堂上适量的进行语码转换是教员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选择的一种交际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此外也有利于帮助教员顺应特殊的语言现实,教员角色的社会制约及教学双方的心理动机。造成教员英汉语码转换的原因可能还有很多,比如学科的特殊性等,由于篇幅有限没有一一罗列,希望以后有机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Cook V.1989.Reciprocal Language Teaching Another Alemative.Modern English Teacher.J.16:48-53.
[2]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ications[M].London Longman,1985.
[3]Levine,G.S.Students and instructor 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 target language use,first language use,and anxiety:Report of a questionaire study[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87.3(2003):343-364.
[4]Tumbull,M.There is a role for the L1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574(2001):531-540.
[5]Verschueren,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 Amold.1999.
[6]Wong-Fillmore,L.When does teacher talk work as input[A].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Eds.S.M.Gass&C.G.Madden.Rowley,MA:Newbury,1985:17-50.
[7]唐丽萍.语言课堂语码转换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3(1):5-10.
[8]王海杰,王晓玲.英汉语码转换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分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84-188.
[9]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J].当代语言学,2004(1): 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