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指导好学生中国画

2016-05-14张有淦

商情 2016年9期
关键词:用笔国画中国画

张有淦

【摘要】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有着很大的区别,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他所运用的材料是在西方绘画中触及不到的,而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人文画更是将文化综合在一起,一同展示在一幅画面上,将中华艺术展现地淋漓尽致,这是西方绘画所不能展现的。

【关键词】学生,国画

一、中国话的起源及其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中国画更是被引入了中学生的课堂,在他们的这个年龄段学习中国画,在我看来是极好的。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普遍高于小学生,所以对中国化的学习可以说是有利的,对于水墨的掌控,相信他们可以有很好的体会。学校通过中国画教育,让学生对中国画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培养他们对中国画的兴趣以及他们自身的创造能力。我们知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我看来,要让我们的学生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中国画,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让我们课堂变的活泼生动,让学生喜欢上国画,从心底愿意接受国画的学习,不可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单单讲一些理论知识,它会使学生感到困倦,课堂上教师可以与学生有适当的互动,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课堂的体会与实践是很重要的一点。但是,在中学生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作为老师,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一点,在中学时代美术课程的安排中,并非是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专业性人才,而是让他们在学习中国画的同时,发掘自身的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对艺术有自己的认识与看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内心素养。

在我们的课堂上我还发现一点,可能学生对于中国画的学习观念不强,在他们眼中美术课是副科,没有考试的硬性要求,所以他们会在课堂上干一些别的事情,比如说做其他科目的作业,又比如说看小说、睡觉等,这是应该被制止的,作为中学老师,我认为重要的一点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他们养成好习惯,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事,所以美术课上不能干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这也更好的便于教师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让他们更好的投身到中国画学习中。

二、对于中国画学习指导,以下是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在学习一个新事物前我们需要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当然中国画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可以找一些适合教学的图片与文字简介,在课前将其制作成ppt,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一步步接近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凡事都有第一步,所以切记不可着急,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入手,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简易的中国画。在课堂中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对作品的点评,发表一些他们自己的看法与意见,也可建立学习讨论小组,让同学们相互之间多些交流。

然后,学习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一定的理论知识的支撑下,应发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国画的魅力所在。从基础入手,一步步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在课堂上,老师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绘画知识。国画正确的握笔姿势,是用四指着笔,小指不着笔而附于无名指的后面,初学者结合练习国画正确的握笔姿势时,笔不应心,悬腕和悬肘时,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逐步做到心手相一致。

再者,中国画的欣赏需要画与文字相联系,有些作者的想法简单的在画中是看不出来的,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中国画的欣赏也是有一定能难度的,更何况对于中学生呢?很多的中国画都是文人画家画的,他们将自身对社会,时代的体会表现在他们的画作中,这些东西对于中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所以让他们有浅层的体会便可,不必深究,因此我们可以从技法的角度让学生来了解中国画的特点。

最后,在经过对中国画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后,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接下来可以稍稍提高难度,让他们临摹一些简单的作品。中国画应当将临摹作为基础训练的重点,因为他是提高笔墨技巧的根本,也是进行中国画创作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入手,先让学生体验中国画的用笔,以及墨与水的技法与比例,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大胆的尝试,绘画并非像我们的数学学习一样严谨,在绘画的世界里,“1+1”并非只能等于二,只要适当的将其结合,他们所得的可能远远多于2,所以老师不能死板的进行教学,而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要将这一点充分利用,在学生自我创造性的基础上进行指导,进行提高,及时鼓励与表扬,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对水墨画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在自己尝试中也会有许多探索与发现,以及他们对水墨画的认识,这些是他们由实践得来,且并非能从书上书本上学得的知识。对于他们探索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老师应当给予一定的帮助与回答,从而使学生对于中国画有更进一层次的了解。

三、学生在临摹中得注意事项及表现

在临摹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中国画的用笔、画面布局等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老师可界入学生的临摹,给予一定指导,并提出他们的不足,让其予以改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问题,包括用笔以及物体形与位置的关系,老师应及时予以解决,也可让学生自己探索,在挫折中进步。

中国画的用笔与中国的软笔书法有难舍难的联系。所以在进行中国画学习的同时,也可添入适量的书法元素,书法的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毛笔的掌控,以及其技法的表现,许多学生在画画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是毛笔不能很好的拿稳,所以他们的线条都比较柔软,很难做到坚定有力。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毛笔这个材料并不是很熟悉,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让学生熟悉材料。比如,我们可以用一到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用毛笔写汉字,熟悉一下毛笔中锋或者侧峰的不同表现技法,然后熟悉一下纸张,不同的纸张对于水分的吸收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熟宣、生宣等,水墨渗开的感觉。

对于中国画的学习,最重要的还是多加练习,就像书法一样,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其余的还是靠学生自己的用功,多加练习。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水墨画训练之后,可适当教其添加颜色以点缀画面。此时,学生需要掌握的是色彩与画面之间的关系,以及单个物体与整幅画的关系。

在练习过程中,也可将单个物体拿出来练习,多加临摹,观察其用笔与形态,然后运用到自己的画面中。学生在临摹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给予示范,让学生观察老师的用笔,老师也可手把手教学,握着学生的手进行指导,让学生感受老师画画时用笔的力度以及笔的走势,从而自己加以运用。

在临摹之前,也可适当添加些课程引入,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足够的兴趣。虽说临摹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但是许多的临摹会降低学生的创造性。我们要让学生知道,绘画中的美多数是来自大自然的,所以我们要带领学生亲近大自然,让他们对此有更多的体会。可以带领我们的学生去校园写生,画画学校里的一些小花小草。写生也应当作为中国画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写生也可以从简单的单个物体入手,先让学生对其形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落笔的时候有更多的自信,老师也可给予一定的示范,并将范画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在写生过程中,可引导他们将临摹时的技法运用到写生作品中。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西方绘画更讲究的是对形及光影的表现,而中国画更多的是对其意境的表现,所以学生在写生过程中不必要对形有过多的在意,画的重点于其意境,在于绘画手法的展现以及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

创作应当置于写生之后,在经过写生这一环节,学生对于中国画有更多的了解,以及他们对于中国画的所见所闻也必然有适当的增加,此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创作,在之前临摹与写生时的所学所见以创作的形式展示在自己的画面中,流露出自己的情感。

总结:除了对中国画的指导,国画课中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是很有不必要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好习惯的养成。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具,上课时养成正确摆放和使用学习工具的习惯,以及课后对画具的存放。教师在示范技法的同事要教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画具,避免浪费和污染,如倒墨、蘸水、调墨、洗笔、放笔等。这些看起来非常啰嗦,正是有了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孩子们才能养成认真、仔细、耐心的良好学习习惯,让我们的课堂井然有序,顺利的展开学习活动。

以上就是我对中学时段学习中国画的一些看法。

参考文献:

[1]张小燕,关于《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探,艺术与设计,2011-3

[2].陈亚楠,地方美术资源纳入美术理论教学探讨,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2

[3]吴新春,浅谈书法教学的“低效课堂”,中国钢笔书法,2010-5

猜你喜欢

用笔国画中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包饺子
《难忘岁月》(国画)
书画名人汇
智力大闯关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