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途径

2016-05-14杨欢

商情 2016年9期
关键词:运用途径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黑龙江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的和感人至深的内涵,成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加以运用。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应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通过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和学生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等途径,充分合理的运用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势必提升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运用途径

民办高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良莠不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难度。针对这样的学生群体,教师应采取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形式,在课外通过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对思政课感兴趣,确保学生的思想政治方向和实效。将黑龙江的红色文化资源有效的运用到思政课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途径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应多学习、了解黑龙江的红色文化资源,平时要收集、整理大量的红色资源作为知识储备。在教学应用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恰当、准确的运用红色史实、事件、人物、图片及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教学设计要精心。

以“纲要”课为例。首先,运用精彩、新鲜和亲近的本地红色资源进行导课,将是成功的一半。如讲述抗日战争内容时,可以播放《松花江上》的MV,让学生集体合唱,由教师讲述歌曲的创作背景,学生在看、唱、听的过程中深深的感受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遭受日本铁蹄践踏,流离失所的悲惨境遇,从而燃起抗争、爱国的激情,进而想要了解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战过程。

其次,将本地红色资源有的放矢地穿插进课中,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认同感。如在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内容时,可以介绍一下黑龙江的第一个党支部——地包党支部;讲述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时,可以讲述“江桥抗战”和东北抗联的英雄们的故事等。在黑龙江有很多城市、街道、公园等都是用烈士们的名字命名,如尚志市、靖宇街、一曼街、兆麟公园等。让同学们切身的体会英雄的伟岸和不朽,以及这片黑土地的红色历史,爱乡进而爱国。

最后,开设黑龙江红色文化专题教学。教师把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整合成不同专题讲授,也可请当地的专家、学者、老红军或其亲属到学校开讲座。这些“权威”人士,对本地红色历史有相对深入的认识或研究,学生会更加信服。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本地的红色资源启发学生回答问题、就某一人或事发起小组讨论、学生与老师角色互换,就其熟悉的家乡英雄人物和事件制作PPT演讲展示。如哈尔滨的同学可以介绍“七三一遗址”和细菌战的恶果,齐齐哈尔的同学可讲江桥抗战,牡丹江的同学讲述八女投江的故事等。学生还可以分组排练有关家乡英雄人物或事件的微小品,在课堂上表演,并与同学互动讲解具体史实。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学生在课堂上对本地红色资源的运用还应与其专业结合,体现专业特点。以我校为例,我校有英、法、德、西班牙、俄、日和朝鲜语等外语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可以用所学语种来介绍家乡的红色资源。中文系的学生可以突出运用红色文学、旅游系的学生应突出红色旅游、艺术系学生应侧重于红色资源与美感创作的结合。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知识,还使得专业知识得到了应用,可谓一举两得。

(三)利用现代媒体技术

教师应抓住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热衷于现代媒体和通讯工具的使用,这一特点来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鲜活地展现黑龙江的红色影视片段、经典歌谣、历史照片等,利用视听上的冲击,引发学生心灵的触动,从而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课下可设置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或创建思政课的手机APP,校园网的红色文化版块等方式,供师生学习、讨论、交流。红色文化资源以学生喜欢的现代媒体和通讯工具为载体,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吸收。

二、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在学生实践活动中运用途径

1.安排学生到红色遗址参观与实践。学生可参观本地的红色遗址,走访革命英雄,收集红色文献、图片、视频资料等,并写出调查报告,读书心得。也可将这些红色资料创作成PPT演讲、图片展、实景拍摄的红色短剧等作品,带到课堂上或校园活动中与教师、同学们互动分享。学校可将本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等红色遗址建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鼓励学生参观,义务做各语种的讲解员或向导等实践活动。学校应将这些实践活动给予一定的学时学分。

2.举办节日、纪念日主题活动,营造红色校园。可在每年的清明节、“五一”、建军节、中秋节、“十一”等节日,以及“五四”、“九三”、“九一八”、“一二九”等纪念日,开展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各专业结合的主题活动。如突出专业特色的思政课汇报演出或作品展。各专业可开展各语种红歌比赛、红色戏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突出专业特色与思政课相结合的纪念日手抄报展览等。

总之,在民办高校中,充分利用黑龙江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保证了思想政教育的方向和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样的优秀资源,应该得到各高校的高度利用、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桂红.乡土红色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天中学刊,2011(2):108-110.

[2]兰虹.借助黑龙江红色资源创新高效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方式[J].学理论,2013(2):276-277.

[3]张勇.略论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运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中):55-56.

基金项目:本文是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科研项目“红色文化资源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研究”(项目编号:YN-2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欢(1982-),女,哈尔滨人,讲师,史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运用途径思想政治教育
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途径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康复景观在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的运用分析
质朴语言,精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