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家的“文物”

2016-05-14袁源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小锅小狗文物

[配套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叙事要完整”]

一、我家有文物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写的作文与文物有关。知道什么是文物吗?

生:知道,就是南博(南京博物院)里的展览品。

生:电视上鉴宝栏目里的那些东西。

师:对,那些东西一般都是文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生:很贵,买不起,要好几百万。(众笑)

师:价格高一般说明它珍贵,还有其他特点吗?

生:好多是古代的,是考古得来的。

生:我觉得文物中家具、花瓶、玉镯什么的,都很漂亮。

师:是的。请看——

(屏显)

词典上“文物”这个词的解释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

师:从这个定义上我们能够判断,文物多半有历史、有价值、有文化,对吧?那么,哪位同学家里有文物呢?

(众摇头,笑)

生:没有。

师:都没有,是吧?我家有,给你们看!别笑啊,这个大家还记得吗?

(屏显)

(平底锅)

生:袁老师你第一次上课时,让我们写作文,拿这个当红太狼的武器,哪个同学不写就敲哪个的。

师:你的记忆力真棒!但是你知道这个小锅的故事吗?我跟大家说啊。我呢,好多年前生了一种有点小严重的病,老治不好。后来,我女儿的奶奶为我找到一个中药药方,她送药给我的时候顺便送了这个小锅,因为她知道我没有煎煮中药的锅。我吃了这个药啊,很快就好了,小锅于是被我洗干净收了起来。我和女儿的爸爸都很爱惜它,舍不得用它,它就像我家的“文物”一样。现在你知道我说的“文物”有什么特点了吗?

生:寄托了感情。

师:是的,我的妈妈都束手无策的时候,我的婆婆却无微不至地照料了我,我当然很感激。还有吗?

生:大家都爱惜它。

生:应该有一点时间,不是现在的东西。

师:说得不错。那么,你们家里有这样的“文物”吗?(生点头)那么,请回想一下,然后把这个物品写在纸上。(生写)现在,大家愿意分享一下各家的“文物”吗?只要说出物品名称就行。

生:布娃娃。

生:大嘴猴(玩偶)。

生:手绢。

生:陀螺。

生:钢笔。

生:小狗。

……

(32个同学说出了32个物品,没有雷同的,这是教这个班作文课以来的第一次。看来,这个题目是私人化的,应该也能让同学写出真实的生活吧。)

师:原来每个同学家里都有宝贝啊。今天我们的作文题就是——我家的“文物”。汪超刚才说他们家的“文物”是小狗,你跟大家不一样,你能说说为什么你家的“文物”是小狗吗?

汪:我家的小狗是一只小金毛,爷爷送给我的,我很喜欢它。我现在学习忙,很少回老家,见不到爷爷,看见小狗,就想起爷爷。

师:同学们同意汪超选择小狗作“文物”吗?

生:文物应该是具体的物品,小狗不是物品。

生:小狗会死的,死了就不存在了,怎么保存成“文物”呢?

师:那么,汪超,你能换一个“文物”吗?

汪:(低声)我就是喜欢我家的小狗。

师:那好,你就写小狗吧。汪超刚才说起他的小狗,首先交代了小狗的来历。既然是“文物”,一定都有它的来龙去脉,今天我们先来讲讲各家“文物”的来历。

(尽管汪超同学对文物概念的理解不够全面,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从考试来看,很容易“走题”。然而,他看来是真心喜欢他的小狗,既然如此,就让他写吧。至于审题的事情,以后再慢慢跟他说。才初一,急啥呢!)

二、文物有故事

师:要讲好自己家里宝贝的来历,就得把事情说清楚。怎么说清楚呢?我们还像上学期一样先做个小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时间、地点、人物”,请三位同学上台,分别写一个自己想到的时间、地点、人物,其他同学编故事,讲故事。

(众兴奋,三位同学分别在黑板上写下了:宋朝、月球、校长。众大笑)

师:这三个词怎么编故事呢?

生:宋朝,校长在月球上考虑食堂的问题。(众大笑)

师:大家别光顾着笑啊,看看这样讲得像个故事吗?

生:不像。就是一个镜头,没有情节。

生:事情没头没脑的,为什么在月球上想食堂问题啊?是月亮上的食堂还是地球上的食堂?

师:是哦,他们三个人没商量,各自写出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完全不搭,很难编故事。

(随着学生渐渐长大,游戏在写作课的分量逐渐减少,但因为学生的基础弱,所以游戏还不能完全退场。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写作的经验,依然有效。)

师:怎么把故事编好呢?请大家默读语文书第40页《叙事要完整》,画出讲好故事的要领。

(众默读,圈画)

生:记叙的要素要齐全,要有清晰的脉络。

生:情节要连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生:重要情节要详写,对涉及的人物要有一定的刻画。

师:好,同学们都找到了,我们一一来看。

(屏显)

要素齐全、脉络清晰、情节连贯、顺序合理、重点详写、刻画人物

师:要素齐全是同学们小学时候就了解的,记叙的六要素一个不能少吗?

生:不一定,有时候时间、地点不交代并不要紧,但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不能少。

师:你读课文很仔细。是的,没有人物和事情,就没有可叙述的了。脉络清晰是什么意思呢?

生:有一条主线。

师:哦,要有线索,其实层次分明也能让脉络清晰。这一条我们以后再说。情节连贯怎么讲?

生:前后的情节是有联系的,不能随便乱编。

师:说得对!顺序合理我们待会再说,重点详写和刻画人物上学期讲过一些,这里先不重复了。我们现在就来按照这些要领,讲讲我家“文物”的来历吧。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就写故事梗概,行吗?我先带个头。同学们知道梗概怎么写了吗?

(屏显)

有一年我患了怪病,总治不好,家里一筹莫展。女儿的奶奶千方百计为我寻到了一个中药药方,把药和一个精致的煎药小锅一起送给了我。我吃了这药后病就好了。我非常感激“奶奶”,也很喜欢这个小锅,就把它珍藏起来了。

生:概括情节。

师:是的,其中我生病如何难受、家里人如何着急、“奶奶”如何找药、如何配小锅、中药如何苦、病好了我们有多开心、如何珍藏小锅等等就不展开了,只把故事的主干写出来就行。现在大家开始写。(生写)有写好的吗?谁给我们展示一下?好,崔坤来说。

崔:我家的鱼缸里有一块鹅卵石,那是我第一次春游到雨花台时,老师送给我的。我一直收藏着,那是我的“国宝”。

师:怎么样?我们一起用黑板上的几条来衡量一下。要素齐全了?

生:时间、地点、人物都有,但事情的起因不明,老师为什么送我一块鹅卵石?经过也不详细。

师:嗯,我也好奇,崔坤同学,春游时老师为什么送你鹅卵石?尽管我们写的是故事梗概,但要素不能省,重点,特别是经过,也要稍微具体一点。还有哪位同学愿意分享?好,刘淑文来说说。

(生展示并朗读)

我半大不小的时候,很羡慕别人有玩具,特别是有娃娃。我眼巴巴地渴求,却屡遭拒绝。后来还是姐姐心疼我,从礼品店给我买了两个巴掌大的布娃娃,我喜欢极了,一直放在床头最显眼的地方。

师:你自评一下,行吗?

刘:我没有交代时间和地点,我想不起来了,也觉得不要紧。我写了人物——我和姐姐。我交代了起因,是我想得到娃娃,大人总拒绝。我写了经过,姐姐心疼我,从礼品店给我买了娃娃。也写了结果,我一直把它放在显眼的地方。

师:不错,要素交代得明确而清楚。因为有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所以,你的故事脉络也清楚,前后的情节连接得很自然,展开写,就是一篇不错的作文了。

(用教师的例子引导学生写,再用学生自己的文字启发他们体会,学生的学习慢慢深入了。)

三、故事有曲折

师:但是,如果文章只是交代我家“文物”的来历,好像没多大意思吧?我觉得“文物”的意义在于珍贵啊,写不出珍贵,那叫什么“国宝”,什么“文物”呢?我先说说关于我家“文物”的另一段故事,想听吗?

生:想。

师:那看看这则材料。

(屏显)

去年夏末,我决定给咱(6)班同学代写作课。第一节课我要让同学们明白写作是件快乐的事,想用一个红太狼的平底锅道具,于是想起了自己珍藏的小锅。用完后我没来得及收,上大学的女儿国庆放假回来看见了,觉得很好玩,就拿它煎鸡翅。爸爸看见了,狠狠地批评了女儿。

师:大家看看,这样一来故事有了发展,是不是更有意思。你们家的“文物”有珍贵的经历吗?好,我们再写写。

(生开始写)

师:写好了吗?我们还请崔坤和刘淑文来说说,好吗?就说说珍贵的经历。

崔:有一回好朋友来我家,从鱼缸里拿起鹅卵石玩,我赶紧叫停了他,把鹅卵石放回到鱼缸里。

刘:时光荏苒,洋娃娃的品种更新换代,但两个娃娃却还是坐在最显眼的位置,身上泛着黄渍,纽扣也蹦出了衣袖。我咬咬牙,拿起针线粗笨地缝着,看着那不忍直视的成果,我笑了。

师:大家说说,他们“文物”的经历写得如何?

生:刘淑文的好,写出了她的珍惜。崔坤写的跟老师的有点像。

师:嗯,崔坤在跟老师学呢。刘淑文已经可以写出自己的感受了。但是这样,我觉得还是不好,平铺直叙的,没多大意思。我们一起看看书上第41页的内容,想想怎么能把我家“文物”的故事讲得更有意思。

(生读书,一会儿有人举手)

生:可以运用倒叙或插叙。

师:是的,叙事完整对于我们同学来说已不大难了,但叙事曲折还可以练练。所以我们专门讲讲“顺序合理”。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羚羊木雕》吗?那只木雕也该算是作者家的“文物”了吧?作者先写木雕引起的家庭纷争,再插入小伙伴交换礼物,最后写自己索回礼物,曲折生动,对不对?如果只是顺着事情写,就显得平淡了。《羚羊木雕》表现的是家庭矛盾对孩子的影响,不是具体物品展现的亲情,所以它把矛盾最激烈的一幕放在开头,给人强烈的冲击。后面交代作者和万芳的友情,我送万芳木雕,作者的委屈就强化了,大家发现了吗?(生点头)所以啊,我们“文物”的故事也不一定要顺着事情写,可以先写“文物”之所以珍贵的经历,再写它的来历,效果可能不一样。我们试试?我先来?女儿放假回来发现了可爱的小锅,就拿它煎鸡翅。爸爸看见了,狠狠地批评了女儿,女儿很不解。爸爸于是讲了小锅的来历和妈妈对它的珍爱,女儿终于明白了。大家看看,这样与原先的叙述有什么不同?

生:好像这个小锅变得更珍贵了。

生:这样写,“文物”身上寄托的感情好像也更浓了。

师:是的。来,大家也试试,把你们原先写的梗概顺叙调换一下。不用重写,做个符号就行。来,余克强,展示一下你的宝贝。

(生展示并朗读)

我家的“文物”

一天放学回家,我发现桌上放了一块很旧很旧的布,以为是一块破抹布,就随手扔进了垃圾桶。妈妈回来了,一进屋就找来找去的。我问她找什么,她说:“旧手绢。”“哦。”我立刻反应过来,“是不是上面绣着一只鸟?” “没错,哎?你怎么知道?”我尴尬地说:“我帮你找找。”妈妈说:“那是我上小学的时候,你外婆送的礼物,对我很重要。因为之前搬家,一直没找到,昨天打扫房间才找到。”我愣了一下,趁妈妈不注意,偷偷从垃圾桶里拿出手绢,对妈妈说“原来在这呢!”

师:大家评评。

生:他先写了妈妈的寻找,显出了手绢的珍贵,再用妈妈的语言插入了手绢的来历,大家恍然大悟。

生:我觉得不好。这么珍贵的东西妈妈为什么不收好?为什么弄得像块抹布?

余:搬家的时候东西都弄乱了。

师:呵呵,可以理解。搬家的时候我们都容易弄乱东西的。手绢这样的物品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了,妈妈小学时的手绢,现在很旧很旧,也很自然。但你提的意见很好,她告诉我们,写“文物”的经历也好,来历也好,一定要是我们的“亲历”,可以最顺序的调整,情节的补充,但不能乱编。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从七年级(下)开始,教材中的写作课主要为几种表达方式的教学,但要求并不太高。我根据学情设计并实施教学,把重点放在记叙的顺序上,总体感觉教学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最令人满意的是当堂练习。写作课不能只是说,一定要动笔。只有当堂动笔,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长处与问题,也才能有效激励与纠正。这节课最遗憾的是我用以做引导的例子不够典型,对学生的触动不大,所以学生在选择文物与讲述故事时,都还显得有点幼稚,如有机会改进就好了。

(袁 源 江苏省南京市教研室;210000)

读完袁源老师的课例,有很鲜明的感受,整节课环环相扣,充满温情,引导自如,“我家有文物”“文物有故事”“故事有曲折”,学生走一步,再走一步,初步习得了如何写完整而又精彩的故事的能力。

尤值称道的是袁老师在课中所践行的“行中求知”的理念,这也正是叶圣陶老先生一贯坚持的写作主张。如果教师直接将经验传授给学生,并不一定能使学生获得真知。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只有自己去体验、去研究、去实践,才能得到真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这种理念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回看课例,无论是最初的“文物”回想体验,中间的写作要领研究,还是一以贯之的口头、书面写作实践,有效的“行”与“导”处处可见。这离不开袁老师在这一堂“家常作文课”中,服务学生,紧扣教材,强调现场写作,现场指导的意识。这种意识同样值得我们去学习,也是我想重点说一说的地方。因为缺少了好的落实,再好的理念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其一,贴近学生而行。仅以本课的切入而言,选择“文物”是非常巧妙的,谁没有一个值得纪念,寄托情感的物品呢?于是我们看到32个同学说出了32个物品,而且没有雷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越来越会说故事,自然能够写出越来越精彩的作品。

其二,贴近教材而行。袁老师指导的方法不是天外飞仙,而是来自于学生手中的课本,既体现了对教材的尊重,也表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教材凝聚着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学生从教材中习得本领,自会喜欢教材,乐于去学,时间一长,也就会善于去学。

其三,贴近现场而行。教学不止需要课前预设,更需要课堂及时生成;学情不止需要课前了解,更需要课堂及时关注。袁老师的这一堂课十分具有现场感,学生现答现写现改,教师理答评点指导,由于教师引导得法,针对性强,学生写作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这是一堂家常课,我们可以感受到袁老师课堂中传递出的朴质与真诚,但恰是这样的家常课最动人也最养人。

(赵富良 江苏省南京市第三中学;210000)

猜你喜欢

小锅小狗文物
甜粥
文物的栖息之地
你说气话,我不信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小狗的憧憬
小狗
小狗走丢了
借 锅
快来,小黑屋中有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