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双翼,像鸟儿一样飞
2016-05-14谭小红
谭小红
在语文的世界里,我是幸福的。语文教学固然复杂,但在我的过滤之下,也无外乎写作与阅读的交汇与碰撞,一旦打通任督二脉,融入到这个让人自我陶醉的精神世界,那种愉悦感是外人无法体会到的。
我在语文的天地里自由生长。我的语文人生,便是在写作与阅读教学的滋养中成就的。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我是为语文而生的。学语文,教语文,虽是偶然却也必然:因为热爱,所以不离不弃;因为执着,所以经常得到回馈。
小时候,我曾经很多次做过同样的梦:张开双翼,像鸟儿一样飞。这梦境居然在现实世界完美再现:我的双翼,便是写作与阅读教学。
一、初识堂奥
1998年,我从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被湖北省宜昌市秭归一中录用。
秭归是屈原和昭君的故乡。诗人的灵性与美人的妩媚,让秭归成为世间难寻的桃源仙境。丰厚的历史积累与满目的奇山异水,孕育并催生了一代代少年作家。秭归一中的校园,始终氤氲着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
初登讲坛的我,一下子被这里强烈地吸引。曾经,我在大学校园无数次设想过毕业后的教学场景,却很难想到这里的学生竟是如此热情,如此好学。我带的第一届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高,尤其在写作方面有不少我至今难以忘却的奇才。他们的习作有的随意点染,文采飞扬,有的精思求工,严谨细腻,让我每次批改作文和周记时都会全情投入,不能自已。
可也有让我颇受打击的事。我在课堂内外近乎狂热的付出却几无回报,学生最初的语文成绩并不理想。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每次考试下来,我带的两个班级总是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几乎每次考完试我都是在泪水中度过的。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时的自己傻傻的,徒有教学的热情,却找不到带领学生在语文迷宫中自由穿行的路径。在那几年里,我和所有的初学者一样,在教学中跌跌撞撞地前进。但即使这样,我也没有丝毫的退缩,仍义无反顾地喜欢上了语文教学。
那时备课组里老教师居多,其中最被称道的是秭归语文“双子星座”:一个是老成持重的湖北省特级教师崔一夫老师,一个是儒雅俊朗的宜昌名师向清德老师。他们经验丰富,学识渊博,谈话援经据典,旁征博引,这给我提供了极好的学习机会。记得那时的我不通人情世故,常常不打招呼提了凳子就去听课,两位老师却从未拒绝。对初入门径的我尤为有益的,是两位老师截然不同的教学风格:向老师活泼,崔老师严谨。从自身的喜好上来说,我更喜欢听向老师的课。他总是能从课文中找到一个巧妙的切入点,或是在上课之初有一个很漂亮生动的导入,课堂上始终热情洋溢,令人如沐春风。可后来我发现,崔老师的课虽然枯燥了些,但授课精准扎实,根基深厚。从某种意义上讲,崔老师教学上的规范并未限制学生的发挥,他布置的任务往往目标明确,易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因而学生成绩不错。于是我就想,能否将两者的优点集合起来,做到既写意活泼又收放有度呢?这成了我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
除他们两位以外,我的入行师父刘元德老师是中年教师中的佼佼者,他时时以精细而颖慧的治学态度影响着我。他对我的指导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的言传身教,更多的是作为语文特级教师的他对于人生的豁达态度,让我真正认识到了语文之外的天地无限广阔,这也恰是“功夫在诗外”的最好写照。也正是他,为我打开了一扇指导学生写作的天窗,让我初识作文教学的堂奥,开始系统研究中学生写作的通幽路径。刘老师经常提醒我,不要把写作指导与阅读鉴赏截然分离。只有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找到真正的快感,才会有在练笔中实践运用的动力;也只有把学生习作中的成功经验不断分享给他们的同伴,才能最大化地刺激他们的创作欲望,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同时,也能让他们感同身受地理解经典作品之所以脍炙人口的原因,提升学生阅读鉴赏的领悟力。
此时,我第一次真切地认识到,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就如同语文教学的一双翅膀,不仅不能有所偏废,而且要让两者互相促进,这样在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二、别有幽径
在刘元德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了写作教学的寻根探微之旅。
我的第一步,是以广泛深入的阅读来涵养学生的写作之根。写作的本质是什么?是表达。学生如果有了表达的欲望,才会有写作的冲动,才能写出真正打动人心的文章。我在阅读教学花费的大量气力慢慢在作文中有了体现。每周的周记学生都会围绕着某篇课文、某节课来写,有的学生甚至一周写上好几篇。内容上有争论,有困惑,有愤怒,有感悟。我还在班上开展“三个一”活动,即读好一本书,写好一手字,研究透一个人。学生之间因此有了更深入的交流,精神领域也有了更丰硕的成果。
第二步,循序渐进地尝试文体系列化教学。第一个尝试是以微型小小说引领记叙文写作的突破。在高中,如何引领学生在熟知的记叙文领域里开出更绚丽的花朵,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标。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记叙文写作的技巧与方法时重复初中内容,学生很难有什么新鲜的收获,对复杂叙事的把握显得尤为稚嫩,找不到一个好的突破口。而微型小小说恰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窗口。我在学校领导的鼓励下,在高一年级开设了写作校本课程——“微型小小说的鉴赏与创作”,从鉴赏入手,进而模仿范例,最终自由创作。课程设计花了我很多心思,内容涉及到结构安排、情节设置、人物选择、手法运用等诸多内容,年末之际,我把这些内容汇集成册,油印成了《微型小说创作六讲》——这算是我最初的教研成果。学生们在微型小小说中找到了一些写人叙事的独特方法,发现了创造性写作的巨大魅力,大量佳作层出不穷,作文竞赛获奖不断。第二个尝试是以时事评论引领学生议论文写作的突破。如果说记叙文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的“才情”,议论文则偏重于考查学生的“才识”。这里的“识”是认识,更是思辨。面对学生写作议论文缺乏内在逻辑力量,只有浮于表面的观点加论据的现象,我开始在时事评论中导引一条通途。就像小小说以其简洁的叙事、跌宕的情节吸引读者一样,时事评论也以其新鲜的事例、深入的思考吸引着我的学生。学时事评论,首先是学习一种思维的方法,其次才是事例的分析和结构的模仿。我坚持每天给学生读一篇时事评论,每周给学生提供一条时事供他们评论。此外,我还每周给学生播放一次电视节目,如《文化访谈录》等,以期教会学生看待世界、认识社会的正确的方式。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辩证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培养都极为有效,更重要的是,对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他们而言,这样的训练也是事半功倍的生涯导航。
如此,学生恰似登上了我为他们搭建的天梯。他们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进入自己的写作天地,再从自身的创作中实际体会阅读中学到的奥妙,逐步形成一种语文学习的良性循环:由“习得”走向“学得”再跨向“悟得”。我特别欣慰的是,一大批学生不仅在国家级作文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宜昌市首届汉语言文化知识电视大赛上也跻身前列,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在高考中也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连续几年高考语文均分居于省市前列。
三、蝶变课堂
写作教学的实践让我的教学能力产生了飞质变,我开始回过头来更多地去思考阅读教学的新路。在我对写作指导的理解一步步精进之时,我在阅读教学上也在收获着属于自己的喜悦。
有人常常说,教书是一个容易产生倦怠的行业。因为你总是面对相同的教材,再有意思的内容也已经被嚼得没有味儿了。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我不愿自己的生命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消耗掉。我常常在想,怎样才能让这一次的课和上一次有所不同。于是,向向清德老师学习,寻找课文巧妙的切入点,善于创设课堂情境成了我的追求。各类语文专业杂志我基本上一打开就看教案设计,看谁的设计最新颖、最巧妙,这成了我痴迷的爱好。“人生若只如初见”成了我面对教材的方式。无论是多么熟悉的课文,我在备课之初都会静静地捧着它,认认真真地从头读到尾,几乎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在《我与地坛》中,我第一次发现了那句话的价值——“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我在想,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作家写出了“跑”这个字;在《小狗包弟》中,我看到了那一段作家近乎自我申辩的表述,我在想,又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作家在几十年后的文字中仍然留下了时代的印记;在《再别康桥》中,我第一次看到的是诗人,第二次看到的是内容,第三次看到的是诗歌。我总觉得,拿着以前的教案上课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犯罪,是对自己的浪费,是对学生的犯罪。
正是在这样的追求中,我有幸连续荣获了秭归县、宜昌市优质课竞赛的一等奖。那时,我刚刚度过教书的第五个年头。我也因此机遇调入宜昌市城区著名的省示范高中——葛洲坝中学,并被选拔推荐参加了2004年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我清楚地记得,那次抽到的课题是余秋雨的《道士塔》,对文中王道士的道德批判引起了学生激烈的争论,正是由于自己对此有过深入的思考,才在课堂进程中表现得游刃有余,既不简单压制又不至于旁逸斜出,师生互动交流不仅紧扣主题,生动有效,而且时有精彩生成,引发现场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最后一段让学生写作一篇百字短评《我眼中的王道士》,亮点频现,学生的即兴演讲更是博得喝彩声一片。这节课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得了一等奖。
于是问题来了。有人说,你已经拿到了省里的第一名,你还追求什么呢?是啊,我也问自己。继续这样上下去,我的语文教学之路该朝哪里走,何处是更高的台阶?我很迷茫。就在这时,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深圳市语文教研员程少堂老师上的一节《荷花淀》,我才开始明白,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教,还可以涵盖这么多内容。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于是,我不再把教学设计的新颖作为唯一的追求,开始努力地探索每篇课文可以挖掘到什么地步。问题又一次来了。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自己的瓶颈——那就是学识远远不够。怎么办?学!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向别人学!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要求,每篇课文在自己研读过后,一定要在网络上查阅20个页码,寻找其中一切有用的信息。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20个页码,每个页码上大概有12条相关内容,我一一点进去看,常常是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可让我泄气的是,有时看很长时间却没有一点收获,但只要有那么一个句子、一个词,对我教学有用的,我都会觉得欢欣鼓舞。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了自己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次探索——“深度语文”。我以小说单元为例篇,努力启发学生解读课文应具有多样性和深刻性。于是,在《促织》里,我讲到了人的异化;在《杜十娘》里,我讲到了感情的异化;在《陈奂生上城》里,我讲人的劣根性……我陶醉在自以为是的高深里,殊不知新的问题正向我一步步走来。
由于理论知识缺乏,我所讲述的大多来源于互联网。可是,这种学习是不连续的,也是不系统的。简而言之,我其实成为了别人看法的贩卖者。而且,一味地追求深度,却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需求。没有自己思想的课堂是苍白的,没有学生呼应的课堂是无效的。我必须改变!怎么改变?语文教学领域名家众多,流派众多,我该取哪一瓢饮?那就选择跟自己的想法最接近的。于是我将目光投向了上海师范大学的王荣生教授。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一切专业杂志中他的文章,并购买了他的专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仔细阅读,反复思考,慢慢消化。于是,我渐渐地找到了自己的备课思路——先独自阅读教材,寻找自己最有感悟的地方——上网浏览20个页码,寻找一切有利于开拓思路的资料——再读课文,思考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2008年,我代表宜昌市参加湖北省总工会组织的首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赛前,我校语文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陆美娟老师不仅和全组一起帮我磨课,还请来宜昌市教科院高中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李伟杰老师和夷陵中学语文教研组长、特级教师万永翔老师到校指导,教我如何现场应变,如何扬长避短。这段磨课的经历如同炼狱一般,三位特级教师的批评有时甚至让我感到委屈和难受,但正是在反复的交流切磋中使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蜕变。这次竞赛采取的抽签确定课题后现场备课方式是前所未有的,不允许携带和查阅任何资料,教案和课件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后还要写出重构性的反思。这让我感到压力很大,但平时的积累帮了我的大忙,现场学生的能量激发更帮了我的大忙,我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高中语文组唯一的一等奖,并经严格考察后获颁“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四、泛舟诗海
当所有的人都认为我的专业生涯已经达到另一个高峰的时候,只有我自己心里明白,我所取得的荣誉只不过是“天时、地利、人和”而已。换言之,我在教学竞赛上获得的成绩并不能说明我在语文教学上有多深入的思考。因为,所有公开课的背后都是一个集体的智慧结晶,就像厨房里无数的人做好了一道菜,而我,只不过是那个把菜端上桌子的人。如果要把对语文教学的感悟真正融入自己的血脉,还得下一番苦功。这个阶段的成长,得益于两节课的打磨。
2012年,宜昌市教科院交给我一个任务,要在湖北省教师网络研修平台“淘师湾”上展示一节课,并与网络观课教师现场互动。我选择了《杜甫诗三首》,并在教研组内进行了多次打磨。第一次上课下来,市教科院李伟杰老师就指出:诗歌的教学,应该把握其核心要素,即“师生共赏,文本共振,情感共鸣”,从而才能打造出一个“自觉、自主、自在”的课堂氛围。而我的这节课,预设有余,生成不足。就像是匆匆忙忙带着游客“一日游”的导游,只赶了些路,留下了些浮光掠影的印象,没有生命的契合和阅读的享受。根据李院长的指导,我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放开手让学生自主鉴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节课后,我开始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着放手,尝试着将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漫步的花园;而我,只是一个陪着学生们欣赏一路美景的人。
也是在这节课后,我突然产生了一种顿悟:诗歌是最精练的写作。如果引导学生养成经常读诗、写诗的习惯,将对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那以后,我要求每位学生在写周记时必须同时创作一首短诗,如果确有困难,也必须推介一首你欣赏的诗歌(古今中外均可),每至月末,我会召开一次诗歌赏读会,将学生创作的好诗集中发布。一年下来,结果连我自己都想不到,不仅很多学生迷上了诗歌,而且我带的班级语文平均分一跃成为全年级第一。
2013年,湖北省“新课程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结题大会在荆州召开。我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之一,接受省教研室领导安排的任务,现场上一节现代诗歌赏析课。我选择了台湾著名诗人痖弦的《秋歌——给暖暖》。我以前最为看重的网上学习在这节课上几乎用不上,关于这首诗的解读资料实在太少。于是,我想了一个“偷懒”的办法:提出后人评价——让学生找出评价的对应地方——完成诗歌鉴赏。我自以为找到了一个轻松有效的突破口。殊不知,省中语会副理事长、著名特级教师秦训刚老师听完课后指出我这是“印证式教学”的流弊,不关注学生真实的阅读体验,只看重一个结果的获得。秦老师说,你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试着解读文本呢?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阅读感受?难道丢开了教师用书和网络,我们就没有办法去独立阅读了吗?蒙秦老师厚爱,还专门为这节课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和我的课堂实录一起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
至此,我仿佛一下子开了天眼。我终于明白李伟杰老师经常要求我们备课前“裸读”文本的用意了:只有不带任何有色眼镜或先入之见,才能“遇见”最真实的原初阅读体验,才能激活“再创造”的灵感源泉。现在的我,会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在课堂上最爱问的问题就是“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和困惑”,在课下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抱着课本读一遍,再读一遍。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觉得网络是自己的依靠,而是更多地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阅读感受,也自己开始真正地思考语文,力求从文本的源头出发,找到与阅读体悟相契合的焦点,引导学生突破阅读与写作的围城。
入行至今,一晃已是17年的光阴。17年弹指一挥间,与其说在讲台前授课,不如说在讲台边受教。我从一个什么也不懂的语文“小学生”,成长为小有名气的“宜昌名师”,其中甘甜与辛酸,欲说还休,唯有自知。
回首过往的教学经历,我庆幸的是,在每一个阶段我都遇到了正确的引路人,也庆幸自己从未放弃过自己。我常常钦佩那些把一辈子的生命活出了几辈子质量的人。而对我来说,不指望自己能活出几辈子,但至少要对得起这辈子。
在语文教学的春天里,我愿生命不息,受教不止。我愿意永远张开双翼,像鸟儿一样自在地生活,惬意地飞翔。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4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