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京津冀一体化的四大功能区研究

2016-05-14栗惠英苏晓光

商情 2016年9期
关键词:功能区商贸渔业

栗惠英 苏晓光

【摘要】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全球经济产业分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对减少恶性竞争所致的资源浪费和提升区域整体经济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地区之间的产业功能分区是推进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关键所在。据此,本文结合京津冀一体化的相关知识,浅析京津冀一体化的四大功能区。

【关键字】京津冀,一体化,四大功能区

引言

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是产业一体化,即通过区域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结、互为补充和相互渗透,建立一种有机整体的过程和状态。据此定义可知,京津冀一体化具有以下特征:政策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和生产要素与商品一体化,其中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因此产业一体化理论理应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功能区设计的首要原则。此外,在选择产业区位时,应对地区性投入、地区性需求、输入性投入和外部需求等内容进行综合考虑,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功能区的设计。综上,研究人员将京津冀一体化划分为以下四大功能区:以北京、天津、廊坊、保定、石家庄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以秦皇岛、唐山、天津、沧州为主的海洋经济产业功能区;以张家界、承德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功能区;以河北南部为主的商贸流通产业功能区。

一、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

现代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种基于传统农、工产业的新兴产业。目前,京津冀地区已建立起众多依托高新技术产业的现代化经济开发区,具体以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为主。数据显示,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值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且2014年的增值超过1.54千亿元。以新材料产业为例。数据显示,新材料的市场需求增幅超过30%,且其在国内市场的潜在市值达到千亿元,可见新材料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包括国家政府、生产企业和学术机构在内的研究主体均十分关注对新材料的研究,比如2014年5月,北大、清华等12所高校联合建立起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尽管京津冀新材料产业已研发出众多产品(见表2),但京津冀新材料产业仍面临以下发展困境:过渡依赖科研机构;知识共享机制不健全;产品研发的专利数量偏少;就业人口素质偏低但数量庞大。因此,若要实现新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则需对资源进行优化重组,淘汰低效益、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产业和产能过剩企业,重点扶持高附加值、高性能的战略性新型材料产业。此外,重视自身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核心技术和管理经验。

二、海洋经济产业功能区

总的来讲,京津冀海洋经济产业功能区尚需进行产业升级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化的海洋经济产业功能区是对传统海洋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具体发展新型渔业、国际物流、风电和核能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以渔业为例。渔业又称水产业,是供应工业原材料和生产渔业产品的产业部门。关于渔业的划分,按生产方式分为捕捞渔业、养殖渔业;按水域分为淡水渔业和海洋渔业。21世纪以来,渔业中开始广泛应用新兴技术,从而实现渔业在生产技术上的飞跃。尽管渔业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范畴,但毫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同样也会引起严重的问题,因此在发展渔业时,应明确以下影响因素:人口的过度增长使渔业承受巨大的负担;过度捕捞加速渔业资源的枯竭;海上项目导致水资源污染形势严峻;非法开发渔业旅游项目致使渔业生态环境破坏。总之,在京津冀海洋经济产业功能区中,渔业属于支柱型产业,主要为余下功能区供应工业原料和水产品。因此,海洋经济产业功能区应充分利用临海的地理优势,以商贸物流配送的方式将渔业产品提供给其他产业功能区,同时依托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开发远洋渔业。此外,其他功能区亦能为渔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比如将渔业与生态旅游业结合起来,科学开发渔业旅游资源。

三、生态旅游产业功能区

生态旅游的研究主体是人和自然环境,而现代生态旅游具体由农业生态、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组成。目前,京津冀生态产业功能区将功能定位在当地的旅游产业上,同时依托当地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经济及依托生态环境保护发函旅游业。众所周知,京津冀地区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名胜古迹众多。统计数据显示,京津冀共计14个5A级景区,约占全国5A级景区总数的7.6%,五星级饭店共计103家,百强旅行社共计17所。此外,京津冀区域之间的合作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并已达成区域旅游一体化开发的共识,比如2015年3月,京津冀联合举办“农业嘉年华活动”。以农业生态旅游为例。河北是农业生产大省,其主要为北京、天津供应农副食品(详见表2)。虽然与京津地区相比,河北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如此经济格局却为河北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创造了条件和契机。此外,京津冀生态功能区等统筹工作主要依赖河北。总而言之,关于京津冀生态旅游产业功能区的建设,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加以规范,进而提高京津冀地区的城市环境水平。

四、商贸流通产业功能区

河北中南沿路是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商贸流通功能区,主要实现京津冀与环渤海地区的商贸流通。从京津冀商贸流通的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一体化为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且当地政府也从长远角度出发,积极筹备晋冀鲁豫商贸中心、冀中南商贸服务中心的规划。众所周知,冀中南地区不仅是河北的食品、服饰、箱包和小商品的集散地,同时也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尽管商贸流动产业功能区的建设现已取得较大成效,但仍在有些方面存在不足,比如产品的定位、设计等环节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应从生产工艺和当地人文特色出发,提高其整体质量和综合价值。

综上所述,京津冀一体化的四大功能区的发展现状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政府应以政策支持的方式推进功能区建设,同时还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而相应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的发展战略。

课题编号:154576300 课题名称:京津冀旅游资源整合平台研究

猜你喜欢

功能区商贸渔业
SIAL国际食品周(5月16至20日):打造集“峰会、展示、商贸对接”的食品贸易新生态等
农业农村部等两部门:全面开启渔业互助保险系统体制改革
成都市产业功能区优化调整布局出炉
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备年货 迎新春
2019年:产业功能区建设聚焦六大工作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中国渔业经济投入产出绩效分析——基于1999—201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
大学商贸英语翻译的语境因素运用之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