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
2016-05-14杜丽娟
杜丽娟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342-01
“学困生”就是未能充分发挥自己学习方面的潜能或是不适应常规学习,而导致学业的"暂时性"落伍从而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往往知识匮乏,厌学,调皮捣蛋又屡教不改。行为习惯差,上课不认真听讲,爱左顾右盼,几乎每节课都要和同学讲话,做小动作,影响他人学习。学习成绩差,不在乎学习成绩的高低。心理承受能力差,表现出一种自卑的心理。
学困生给班级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何帮助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使他们茁壮成长,是所有为人师者都要苦苦思索的问题。教育培养人的方式应该是 "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教师看待教育对象的方式应该是看优点,看亮点,以鼓励为主,赏识孩子,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1.初步措施
1.1 消除学困生的疑惧心理。有过错的学生由于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人们的严厉指责与嘲笑,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他们常常主观地认为老师也会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会"迫害"自己。为了消除上述心理障碍,教师应当怀着深厚的感情主动去亲近他们,多方面去关心他们,使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亲身体会到老师的真心善意,从而把老师当作他们的知心人,这样就可能消除学生的疑虑,引起态度的转变。
1.2 寻找学困生的“闪光点”。对待学困生,最可怕的是"把人看扁"。教师应从学困生的一些极端的表现中看到学困生期待的信任和尊重、期待的关怀和温暖。不要戴有色眼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缺点,而要戴放大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要倍加珍惜。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博得学生的信任,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1.3 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定要幫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一旦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去了,就不会想入非非。而且随着知识的增长,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就会增强,有利于他们的道德面貌和精神世界发生好的变化。
2.学困生的转化方式
2.1 尊重、赏识学困生。尊重他的尊严和价值,赞赏他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微小的进步,是转化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寻找和发现并肯定他的每一个优点,及时表扬他在学习中的每一个微小进步,与他谈心,成为知心朋友,让他从自己的优点、兴趣、爱好中获得自信,从而鼓起学习的信心与勇气。同时,教师应善于把学困生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及时传送给家长,让家长分享子女进步的喜悦,使学困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家庭的温暖和爱护,使他深信自己能够学好。
2.2 培养兴趣,确立目标,提高学困生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在有些知识点的新课的引入中,应尽量有亲身感受的实践作引导,引起学生对学习的重视和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习对他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他越学越想学,越爱学。用目标来激励他的学习,在实现这些学习目标时,让他自己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与他一起共同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小目标,用这些目标来激励他的学习,在实现这些学习目标时,让他自己去体验成功的喜悦。
2.3 分析原因,指导学习的方法。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原因加以引导,帮助他检视和反思自我,明白自己想要学什么和获取什么,确立能达到的目标,帮助他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形成学习活力和高效的学习方式,帮助他发现自己的潜力,挖掘自己的潜能,帮助他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有意识的结合教学内容,通过点拨、启迪、暗示、归纳等途径将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还获得能力和方法。
2.4 精心组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转化学困生必须致力改变课堂模式,构造新的教学过程,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营造民主的、开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发表看法,提出见解,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质疑。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彼此对问题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给学困生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师生之间进行平等对话,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铺设阶梯,降低难度,分解难点,照顾学困生。
总之,教师多和学困生谈心,注意观察他们的言行;理解,尊重他们的人格;多鼓励,创造条件让他们多表现;引导和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学习生存技能,告诉他们生命的可贵,珍惜时间。转化学困生,使他由厌学变为乐学,是每一位老师时刻面临的艰巨任务,真正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具有渊博的知识、无私的爱心、奉献的精神,更要求我们掌握精湛的教学艺术,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不辱没教师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