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016-05-14张力
张力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这是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灵活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普遍囿于传统教学的束缚。而地理是一门综合型学科,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理解能力,这是高中生地理成绩欠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就高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展开探讨。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303-02
高中地理教材中拥有大量的地理图形图像,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地理图形图像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其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因此高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对于地理教学活动成效的取得至关重要,所以高中教师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
1.正确认识读图的重要性
读图能帮助我们形成地域轮廓地理图像在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地理知识方面有重要作用。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图是主要工具之一。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能够提高学生从图像中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并最终运用所得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知识是抽象的,而我们的学生并没有很强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运用地理图像开展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出空间感,在获取新的地理知识的同时巩固和理解已经学会的知识。如果抛开图像开展地理教学,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方式主要是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下;一些学生虽然会读图,但是缺少发散性思维,不知道根据已经学会的图去推断新图中所包含的信息,或者对所得信息进行有效归纳。传统教学并不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一些复杂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即使教师详细讲解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在遇到生疏的地理图像时学生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极大的影响了做题的正确率。因此,在当前新课改环境下,高中地理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
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方法
2.1 塑造良好的读图环境。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好的习惯的形成,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更是需要良好的环境。鉴于此,我们需要运用不同的方式去塑造好的地理学习环境。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在教室、走廊以及学生活动比较频繁的区域张贴一些地图、图像,让学生随时可以看到地图,感受地理学习氛围,并通过观看地图获取地理信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对地图的认识,消除一些地图知识的盲点,学生的地理空间感觉就会然进步了。
2.2 培养学生的看图、用图习惯有不少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对文字部分的接受力会强于对图片的接受,甚至有的学生并没有看图和用图的习惯,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看图和用图的习惯,继而才能讓学生的读图能力得到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具体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与地图结合起来,将知识点落实在地图上,比如说地区、山川、河流等都可以让学生在地图中自己寻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关注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空间上的联系和组合,在观察和分析中记忆地图,从而得到地理信息。将看图和用图的习惯培养起来,学生用起地图来就会得心应手。例如在一幅等高线图中,左下角和中央分别有山顶和湖泊,让学生根据图像判定下面几个选项:a.湖泊为咸水湖b.地势四周低中间高 c.湖泊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断裂下陷 d.水系为放射状分布。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左下角的山顶,等高线数值会随着向山顶迁移而增加,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
2.3 传输读图技巧,实现读图"套路"应用。分析地理中的图表,大致可以分为各种地图、地理原理图、统计图、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图、模式图以及地理小漫画,各种图包含的信息不一样,如原理图在于原理或是规律性信息的传递,地球自转图、大气环流图等;自然景观图标示自然地理事物,并传达其内部原因信息,风蚀地貌、动植物等,而在图表分析中,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将知识传给学生,而且要将做题技能教给学生,如在统计图教学中,由于统计图一般有表格图、直角坐标系、矩形图、波浪图等形式,且每种格式具有一定的观察规律,如"矩形在比较""直角两边分""波浪看走势"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这些小技能教给学生,以便于学生在拿到题目时,可以找准下手点。
2.4 强化实际训练,提升学生图表记忆力。在地理图中,往往是综合性信息的凝结,如一个地图中包含山脉、河流、矿产、人口等,而这也往往是考查学生综合知识掌握度的最基本形式,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实现系统性观念的传输,以提升学生的问题综合力和分解力,进而实现学生读图和用图能力的提升。如,在区域图判断中,图中有山脉、河流、矿产、铁路等,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看整体图的河流走向,地区海拔,并根据地图颜色判断该地域分布在哪一阶梯上,分析出地势高低特征;而再通过分析矿产属性、分布特征以及铁路形态等,判定该地域,如东北平原上的鸡西、鹤岗矿产、大兴安岭以及松花江等,进而判定该地域。
2.5 倡导积极动手,实现学、画、用结合。看、学最终要落实到用上,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考试或是平常训练让学生填注信息,画出地图,并学会制作简易的图表。如,让学生在暗示地图上标注上山脉、城市、铁路;在平面地球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点出国家、标出120度经线等。在课堂中,将学生的大脑和双手解放,将死板的教学变得生动化,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进行学画图或是自制图。如,在教学完气压带、风带知识后,让学生参照教材画出图,并记住图。让学生画出具有个性的中国省份等。如,在人口变化学习后,教师出示多次人口普查数据,让学生根据以往的图表经验以及数学知识,自己制作人口分布图、数量变化图等,这不仅实现了学生对图表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升。
3.结束语
通过学习地图来掌握地理知识是学习地理的必要手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重视地图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地图的分析和了解,让学生在学习地图的过程中掌握地理的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1] 徐飞.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22:21-22
[2] 梁少泉.高中地理课加强学生读图能力训练的探讨[J].珠江教育论坛,2012,0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