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落实新课标
2016-05-14张代奇
张代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256-01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之一,也是一门在我们生活中实用的课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做好数学教学工作。但是,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一直以来数学课堂都比较枯燥,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在新课改下,数学课堂面临着改革。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改下应该怎样进行教学才能够有效的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呢?
1.转变教学理念、形成良好的教学方法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得到"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变:即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变"教师主宰"为"教师主导";变"学生模仿"为"学生探究";变"注重教条结论"为"注重知识发现过程"。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概念"时,先出示两道与学生生活非常密切的应用题,让学生先把式子列出来,在比较两个式子的异同点,最后再归纳小结出"一次函数的定义"。让学生从一般问题过渡到特殊问题中来,然后又将特殊问题回归到一般问题中去。这一过程加深了学生对"一次函数定义"的掌握,充分地体现了上述的教学理念。
2.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近年来,由于数学考题中增加了对数学综合能力的考查,特别是数形结合思想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把代数中的数量和几何的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2.2 渗透符号口诀表述思想。初中数学符号是比较多的,而且各种符号都有其特定的涵义和意义。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教会学生运用简洁的口诀来表达深奥复杂的数学道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根据取值情况,可以总结为"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小小大大取无解"。(即:如果未知数的解集都是大于,则不等式组的解集取较大的那一个;如果未知数的解集都是小于,则不等式组的解集取较小的那一个;如果未知数大于小的数而小于大的数,则不等式组的解集取中间的那一部份;如果未知数小于小的数而大于大的数,则不等式组没有解。)
2.3 渗透开放性的教学思想。一提起数学,许多学生就会想到"听课"、"做题"、"考试"等,把数学看作是单一的、被动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当渗透开放性的内容,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表现在学习的材料上不应局限在教材这一点上,学生的生活事件、实践活动、成长经历等都可以作为他们的学习材料。例如:学校要在教学楼前的一块空地上建花坛,现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的方案成轴对称(选用的图形可以是圆、矩形、菱形、三角形等),应如何设计?再如:如何测量学校的旗杆高度?请设计测量方案。这些问题都有助于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4 渗透"化归类比"的思想。运用化归类比思想,往往可以让学生在沉重枯燥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的激情和灵感,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对旧知识的遗忘,使知识能顺利的迁移。
3.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的指导
对学生进行数学学法指导的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指导无疑会促进学生数学能力逐步提高。
对学生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指导需要教师把数学教学当成数学活动的教学,力戒"填鸭式"、"注入式"的讲授、指导,为此教师要自觉地建立对数学的整体观念。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才能使它对学生有意义。对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的指导不应把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概念当成孤立的信息片来讲授,而应把学法指导融入数学活动的具体过程,即对学生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只能采取渗透的方式。如果为思维方法而教思维方法,思维方法就可能成为刻板的教案,学生尽管知道类比、联想、分析、综合、特殊化、归纳、抽象等数学思维方法的名词,但是面对具体的数学情境,学生却不能运用这些数学思维方法,原因是这些名词在学生头脑中一直处于怠惰状态,指导方法本身不具有活性。此外,由于数学思维活动并不能简单地被纳入一种既定的模式,因此在学法指导中就不能以教师的主观分析或解释去代替学生真实的数学思维活动。
4.努力分层推进,科学评价学生
4.1 数学知识分层。在教学过程中,把分析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识发展相结合,把分析考试命题方向与学生实际水平相结合,以此来确定教学起点,使好中差的学生都能接受,从而把全班的学生都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且还应掌握好教学进度。
4.2 作业练习分层。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不要一概而论否则会造成"好的吃不饱,差的消化不了"的现象。笔者通常把作业分成较难、一般、简单三个层次来布置,让学生都有机会独立完成作业,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克服了抄袭作业的现象,从而间接地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3 学习目标分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学生的能力也不另外。给学生定目标时应因人而异,一般成绩好的学生,把目标定高一些;成绩差的学生目标要尽量地低一些,尽量让他们接近目标,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自信心。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數学活动当中。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和探究,一定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把新课标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