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
2016-05-14李志英
李志英
摘要: 在教学时,教师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在上课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才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教师对新授内容的巧妙导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253-01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节完整的新授课,应包括导入新课、新授课和巩固练习这三个基本部分。其中新授课是主体,导入新课是为了引出新课,导入新课虽不是主体,但它却是整节课堂教学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入新课的成败往往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成败。因此设计好上好导入新课这一部分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导入新课呢?
1.开门见山法
所谓"开门见山法"是指单刀直入,直切主题,在上新课前,不加以其他环节,由教师直接引出新授课内容。这种导入新课方法的优点是A、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直接明了,简单高效,节约大量课堂时间。B、可以适时地破题质疑,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开门见山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在许多新知识的传授中经常用到。例如,我们在讲《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想到什么?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师:大胆地设想,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与什么共同之处?
师:所以老师想进行一种尝试,直接让你们完成《课堂作业》第29页,有这个信心吗?
开门见山法主要适用于与以前所学知识无联系的新知识的传授中,因为对于此类新知识的传授,由于无旧知识可以迁移,因此采用直接切入主题的开门见山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就最为适宜,开门见山的方法优点显而易见,但缺点也较多,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适用范围窄,由于省去了导入新课这一阶段的很多时间,因此课堂结构就会显得疏散。
2.复习引入法
所谓"复习引入法"就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方法。由于数学教材的编排是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编排,因此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新知识的学习就必须以旧知识为基础。复习引入式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就适应了这一特点,它在许多的数学知识的传授中,应用非常广泛。
复习引入法的基本模式是:先复习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再由旧知识引出与之有联系的新知识。例如我们在四年级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时,就可采用复习引入法。由于在三年级,就已教学过万以内数的读法,很显然,亿以内数的读法,就是建立在万内数的读法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组万以内的数,让学生读完后,说出万以内数的读法法则,这时教师可以问:"刚才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那么五位、六位、七位、八位等这些较大的数怎么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复习引入这一导入新课的方法,应该说包含两个步骤,即先复习再引入,"复习"这一步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教师出示复习题的方式。教师在出示复习题时可以让学生口答(例如口算等较简单的题目),或者学生独立作业的方式(例如计算等较复杂的题目)。而"引入"是在"复习"完成后向新课过渡的阶段,是"复习引入"中一个重要环节,缺少这一环节,就显得结构不严密,失去了导入新课所要达到了的目的。"引入"中,教师可以直接陳述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内容,也可以采用提出疑问,设置悬念的方式。
"复习引入"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的应用,前提是必须有旧知识作为迁移,因此在数学这一知识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中,应用得非常广泛。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加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会使整节课教学结构紧密。
3.联系旧知识,引出新内容
所谓课堂导入是指在学习新课时,教师引导运用多种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的过程。良好的课堂导入是一节课取得成功的开端. 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复习旧知识,同时,可以有效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顺利进入对对新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便认识到新旧知识是一个整体,其内部是紧密相连的。于是,良好的课堂导入便成为帮助学生战胜对新知识恐惧的有利武器,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索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自发地参与到对新知识的探索中。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更能够将新旧知识间存在的联系与矛盾提出来,让学生在猜想中产生期待,渴望从中找出有效的途径,解答疑惑.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除法"时,前面已经学习过了乘法,学生也对乘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之前学习的乘法都是整数运算,面对新学习的小数,应该如何进行乘法运算呢?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小数乘除法有了很强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学好小数乘法运算的期待,纷纷期望掌握如何运用乘除法去计算小数问题,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4.联系实际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大量的实践也证明:当学生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备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
例如:"多位数的认识"。首先设计一组万以内的读写练习。由于是已学的旧知识,学生很快准确地读写。接着出示:我国已有1300000000人口,领土面积9600000平方千米……学生由于只接触到万以内的数,因而读不出来。教师指出: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需要的数的范围往往是非常大的,只的万以内的数是不够的,这节课我们学习"多位数的认识"。当然,导入的方法还远不止这些。设计导入时,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4.1 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
4.2 导入要有趣味性。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学习效率自然会高。
4.3 导入对学生接受内容要有启发性,以便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4.4 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要使新课的开始能扣动学生的心弦,需要教师讲究语言的艺术。
4.5 导入新课的时间不宜过长。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的作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不能喧宾夺主。
精彩的导入环节可以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活跃的课堂气氛和充满探究欲望的思维狂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情和教材的特点去设计导入环节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工作更加充满实效性和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