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6-05-14廖朝斌
廖朝斌
摘要: 在初中教学中,语文教师通过朗读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能力和语文素养。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教学时,应当通过科学合理的朗读教学,有效安排课堂时间,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整体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语文教学;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080-01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学生的朗读水平决定着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也对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起到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和工作经验,整理并总结出关于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重点的探究和讨论。
1.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如今的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需要解决。总体而言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不重视朗读教学重要程度。在如今的初中阶段,因为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和教师对于语文的教学只是单纯地关注考试的成绩。这直接导致师生把关注点集中在教学和学习结果上,对于其中的过程却漠不关心。由于目前平时的考试和中考的内容都不包括朗读,这使得大部分的师生也不再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是在课堂上传授考试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仅仅局限在考试知识点和应试技巧之上,缺失了对于朗读的锻炼。
1.2 不关注朗读教学方法引导。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哪怕学生有充足的课堂时间进行朗读,但是朗读的内容也只是局限在一篇文章中,教师很少甚至不会根据文章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方法指导。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只是为了朗读而朗读,不仅读不出来感情色彩,对于感悟文章的主旨更是无从谈起。正是这种方法和引导的缺失,导致了朗读教学的质量迟迟得不到提高。
1.3 不明确朗读教学设计目的。如今,尽管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很多教师没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的时候也仅仅是设置朗读的环节而已。虽然这种做法为朗读教学带来了比较好的开端,却无法带来朗读教学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这样做所往往导致朗读之后毫无效果,甚至浪费了课堂的正常教学时间。
2.初中语文朗读教学问题的解决
2.1 提高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提高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教学效果,解决在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求教师提高对于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作为教师,应当通过重视朗读教学,保障朗读教学的时间,并通过在朗读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精力,鼓励学生进行朗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朗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目的,即掌握文章主旨,体会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且教师还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朗读。所以只有教师主动提高自己的主观因素,才能为朗读教学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关注朗读教学的范读地位。范读在朗读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一次有效的范读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获得属于自己的感受,并且对于深入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旨和内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通过范读,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朗读方式作比较,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朗读的优势和不足。对于优势就要充分发扬,对于不足就要及时发现并进行纠正,为将来的朗读能力提高树立标准。
举例而言,在教学《行路难》的内容之前,教师就可以通过范读让学生体会诗人内心世界从悲愤到乐观,从压抑到豪迈的态度转变,读出作者积极阔达且浪漫的气概,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作品的语言魅力,并为学生的朗读树立典范,激发学生的朗读和学习的兴趣。
2.3 加强朗读教学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就要对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进行科学、有效指导,让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有效朗读。
比如说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当要求学生能够读准字音和声调,不能在朗读的过程中添字或漏字,并且停顿、破句的方法也要进行熟练掌握,能够吐字清晰,并且朗读的音量和语速也要符合文章的主旨和内容。在达到了这些要求后,教师便应当要求学生进行有感情的课文朗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诸如在进行《白杨礼赞》的朗读教学时,教师就需要和学生共同讨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内容,并且应当通过怎样的朗读方式,比如语速、停顿读出白杨那种坚忍不拔、勤劳勇敢的精神,同时也能表达出作者对于白杨的赞美和钦佩。之后,教师则要引导学生投入到朗读的具体过程中,通过反复的朗读和体会,发现并掌握能够表现主旨和思想的朗读方法,从而提高对《白杨礼赞》的朗读能力,为提高朗读的综合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
2.4 增加朗读教学的设计层次。在初次进行朗读教学时,由于学生并不掌握朗读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而技巧就是天方夜谭。因此这时教师需要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同时在不断地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增加教学的难度和朗读的标准,让学生更好地实现能力循序渐进的提高。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对课文进行朗读和练习,在经过反复的朗读、思考和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之后,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朗读方法,实现能力的初步提升。之后,教师再对学生自行阅读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解决,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通过这样按部就班的朗读教学,实现最终的教学效果。
2.5 开展提高朗读能力的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竞争和比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开展朗读比赛,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朗读的活动中。对于朗读比赛,教师既可以在平时的课堂中开展,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实现。
比如在进行诗歌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开展诗歌朗读比赛,学生可以通过个人赛或小组赛的方式参与,比赛得分最高的参赛者或参赛队在获胜后还可以获得证书或奖品。这种比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通过发现并解决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可以有效提高朗读的教学效果。这不仅有利于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对于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提升,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義,是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教学方式。值得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关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唐少群.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学周刊·下旬刊.2015.4
[2] 胡郑蓉.朗读,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敲门砖.学周刊.2012.33
[3] 张秀梅.初中语文朗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新课程研究.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