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爱教育”

2016-05-14马生奇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挖掘做人渗透

马生奇

摘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做人"教育的"渗透点"和"切入点",满腔热情地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把每一个孩子引上人生正路,让每一个孩子享有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 挖掘;做人;渗透;满腔热情;人生正路;享有;美好未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067-02

近年来,中小学生犯罪事件不断发生。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对青少年"做人"的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为此,数年来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做人教育,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强化"做人"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科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任务。我国素有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历史上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典范,是我们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而数千年的灿烂文化瑰宝,更是丰富的教育资源。语文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积极主动地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持之以恒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做法:

1.1 挖掘词句。教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用风格独特的语言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要将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做好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如讲授文天祥《过零丁洋》时,抓住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并联系"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进行重点分析。使学生充分读懂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爱国情怀。

1.2 分析人物形象。用人物形象的品格美化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净化学生的心灵的作用和意义。古今中外有许多名篇都闪耀着爱国主义永恒的光辉,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形象最生动的教材。如《藤野先生》中鲁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反感,往仙台中对日暮里和水户两地记忆犹新,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最后弃医从文。再联想到"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言壮语,一个忧国忧民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学生被先生的人格美所感动,甘愿把自己的一腔热血为祖国、为人民服务。如,《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折射出永恒的爱国主义光芒。

2.孝心教育

孝,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心是子女报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深沉的责任感。而今子女虐待双亲的事屡见不鲜。当代中学生中不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动不动与父母顶撞等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语文课的德育功能.及时有效地渗透孝心教育,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一片爱心、苦心,让学生学会爱父母,让学生学会尽孝心。如讲授《背影》时,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1)"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经过认真揣摩、分析,学生明确了"太聪明"是说反话,实际上是不聪明,是作者自责不能真正理解父亲的爱,内心充满愧疚之情。面对父母无微不至的爱,你的感受又怎样呢?(2)文章四次描写父亲的背影,最感人的是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儿子被父亲的爱深深的感动了。我要求学生想像父亲感人的背影,并画出来。同时联系自己,父母又有哪些感人的身影、背影呢?自己的感受又是如何呢?我们对父母的爱心、苦心是否作者有了更深的理解呢?总之,我们要挖掘好孝心教育题材,渗透好孝心教育,使孩子们懂得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弘扬古代文化,渗透德育教育

我们的伟大祖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极其丰富。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历代的诗人、文学家灿若群星,尤其是唐诗宋词元曲,给我们留下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在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篇,在这些名篇中,他们大都崇尚文采,说理透辟,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语言幽默庄重,鲜明地刻画了历史人物的形象,感情充沛,简洁明快,颇有气势,手法灵活多样,教读这些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对于启迪学生智慧,增加学生知识,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弘扬古代文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契机。

我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有很多的历史文物和历史建筑,这些都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像这样的课文比比皆是,比如万里长城、颐和园、圆明三圆、赵州桥和马踏飞燕等等,毫无疑问,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鲜活的物质财富。

4.待人教育

古人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不涉及大是大非的情况下,宽容是最为人所称道的品质。然而,不少家庭教育中的"溺爱"行为,培养不少自以为是、自私、偏狭、惟我独尊、为所欲为的"小太阳",他们缺乏同情心,没有关心他人的意识和行为。这些都是因为家庭待人教育的失误,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待人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包括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爱心奉献等。如:当全班同学合唱(同一首歌)后,我立即布置学生以"爱的奉献"为话题展开讲座,并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给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写出一篇以"爱的奉献",为话题的作文,记叙自己耳闻目睹的爱的故事。还积极鼓励青少年参加有益的爱心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奉献,懂得了做人的真谛。

5.渗透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人生的目的、意义、理想、价值和态度以及人性的看法。最根本的是人活著为什么?人应当怎样活着?在教学中注重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将会受到深刻的人生观教育,更会制约着他们如何选择各自不同的人生方向和道路。世界观则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对人的思想与行为起着最高层次的调节作用,给人生观以观点、方法上的指导。目前,西方思潮渗入中国,使得一些青少年迷失方向,缺乏正确的人生观,贪图享乐,追求个人幸福,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是很重要的。

而今的学生,受经济社会的影响太深,他们的意识里没有了古人的高尚情操,更多的是功名利禄,倘若人人如此,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点责任怎能落到他们的头上?因此,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从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古代圣贤或者是近代、现代、当代英雄人物为典范,学习他们的精神,逐步形成他们的高尚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尽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抓住一些优秀、典型的课文,有机地进行渗透。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做人"教育的"渗透点"和"切入点",满腔热情地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把每一个孩子引上人生正路,让每一个孩子享有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挖掘做人渗透
做人要经得起“推敲”——担当不能靠“喊”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从零开始做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