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蚊虫咬伤诱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溃疡伤口的研究
2016-05-14刘乾文
刘乾文
摘要:目的 探讨蚊虫咬伤诱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溃疡伤口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0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蚊虫咬伤诱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共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蜂蜜敷料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伤口愈合程度评分为(12.36±4.21)分,伤口愈合时间为(20.10±2.14)d,疼痛评分为(2.01±1.35)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采用蜂蜜敷料联合药物治疗蚊虫诱发的坏疽性脓皮病患者,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坏疽性脓皮病;溃疡伤口;治疗方法;治疗效果
坏疽性脓皮病属于一种皮肤性疾病,该疾病可能与患者的免疫介导存在一定的关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单发或者多发性溃疡。目前,临床上在坏疽性脓皮病的诊断与治疗上均存在一定的难度。药物治疗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加快患者伤口部位的愈合,但效果有限。本研究旨在探究坏疽性脓皮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0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蚊虫咬伤诱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共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所有患者均经皮肤科医师联合诊断后,确诊为坏疽性脓皮病。其中,观察组男8例,女7例,年龄15~48岁,平均年龄(36.54±3.29)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1.78±0.21)年;对照组男9例,女6例,年龄17~51岁,平均年龄(38.65±2.85)岁,病程2个月~2.5年,平均病程(1.65±0.39)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伤口处理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伤口部位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先采用0.5%碘伏清洗患者的伤口部位,然后再采用等渗盐水对患者的伤口部位进行清洗。接下来,采用红外线对患者伤口部位进行照射,照射时间以10 min为宜。
1.2.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控制感染及炎性反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抗感染活性的蜂蜜敷料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程度、伤口愈合时间、疼痛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其中,伤口愈合情况主要依据患者伤口的面积、渗血量以及组织类型对其进行评分;疼痛评分主要采用数字化计分方式进行评分。
1.4评价指标 治愈:患者的伤口部位完全愈合,且患者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好转:患者的伤口部位部分愈合,正常生活有所影响;无效:患者的伤口部位没有愈合,且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1.5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数据处理,计数采取率(%),计量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组间率对比采取χ2和T检验,对比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伤口情况比较 观察组伤口愈合程度评分为(12.36±4.21)分,伤口愈合时间为(20.10±2.14)d,疼痛评分为(2.01±1.35)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坏疽性脓皮病属于临床一种慢性溃疡性皮肤疾病。由于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且实验室检查也无特征性的相关指标,这就导致该疾病的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容易产生误诊[1-2]。此外,由于坏疽性脓皮病的病程相对较长,且治疗后易反复发作,再加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这就导致该疾病的临床治疗较为困难[3-4]。
临床上针对坏疽性脓皮病溃疡伤口的治疗,TME原则提出应先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有效处理,主要采用碘伏与盐水清洗,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清除患者伤口部位的细菌,同时还能够防止碘伏等药物对患者伤口部位的细胞产生一定的损伤[5-6]。在清洗的过程中,如果患者的伤口出现了变形,必须立即停止清创工作,改用红外线照射对患者的伤口部位进行处理,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患者伤口部位的皮肤温度,不仅可以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还可以有效抑制患者伤口部位细菌的生长,降低患者存在的水肿等现象[7-8]。
蜂蜜敷料主要是运用新鲜的未经过加工处理的生蜂蜜,该药物能够营造一种高渗的环境,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其中,高糖成分的渗透性能够促使局部皮肤细菌因脱水而死亡,再加上该药物能够营造一种酸性的环境,从而能够有效抑制患者伤口部位细菌的增殖。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伤口愈合程度评分为(12.36±4.21)分,伤口愈合时间为(20.10±2.14)d,疼痛评分为(2.01±1.35)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提示蜂蜜敷料联合药物治疗坏疽性脓皮病患者的溃疡伤口,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伤口部位的愈合时间,加快患者伤口部位的愈合,降低患者伤口部位的疼痛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与此同时,该药物中还含有黄铜类的物质,能够对患者体内的淋巴细胞及其吞噬细胞产生一定的刺激性,进而可以增强其活性,最终能够达到抗感染的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蜂蜜敷料联合药物治疗蚊虫诱发的坏疽性脓皮病患者的溃疡伤口,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伤口愈合的进程,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赖秀琴.红外线照射联合蜂蜜治疗坏疽性脓皮病患者溃疡伤口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2):1622-1623.
[2]陈玉辉,于会艳,龚涛,等.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坏疽性脓皮病、脑静脉窦血栓1例报告[J].中国卒中杂志,2015,(3):248-251.
[3]王庄斐.超声雾化药物透入治疗联合湿性敷料在坏疽性脓皮病患者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10):107.
[4]侯麦花,朱文元,张美华,等.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坏疽性脓皮病[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42(8):495-496.
[5]魏瑾,金江,徐前喜,等.激素联合湿性疗法成功治疗坏疽性脓皮病一例[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4):2834-2835.
[6]陈传杰,陆春.坏疽性脓皮病治疗现状与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2):175-177.
[7]杨汝斌,万屏,刘玲,等.坏疽性脓皮病19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1):29-30.
[8]曹冬.创伤骨科对1例坏疽性脓皮病的误诊误治[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3):81-83. 编辑/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