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进展分析

2016-05-14黄文彬苟欣

医学信息 2016年9期
关键词:药物治疗进展

黄文彬 苟欣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前列腺增生(BPH)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男性患者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排尿困难等,严重者发生膀胱结石、肾功能损害、下尿路梗阻,降低其生活质量。药物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所应用的药物较多,使用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药物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药物治疗;进展

前列腺增生症(BPH),又称为前列腺肥大[1],是泌尿外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前列腺腺体进行性增生,对尿道造成压迫,导致前列腺周围组织平滑肌张力增加,使膀胱出口发生梗阻(BOO),表现为尿急、尿频、排尿困难等。前列腺增生症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性较高,迄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睾丸、遗传、吸烟、肥胖、酗酒、环境、种族等因素有关,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据相关数据显示[2],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多发生于40岁以上群体,60岁发病率在50%左右,85岁发病率高达95%,以前列腺间质及腺体成分增生、前列腺增大、膀胱出口梗阻为主要表现,患者承受着巨大的身心痛苦。目前来讲,手术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该病患者年龄较大,机体机能较弱,易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近年来我国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市场药物种类繁多,层出不穷,如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α-blocker)、5α-还原酶抑制剂(5α-RI)、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I)、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类药物等,现综述如下。

1 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α-blocker)

人体前列腺基质中包括三种α1受体亚型[3],包括α1A、α1B及α1D等。通常情况下,正常前列腺组织三者之间比为63%:6%:31%,但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三者之比为:85%:1%:14%。因此采用各种亚型α1受体阻断剂,可缓解临床症状。α1A受体阻断剂,坦洛新,可改善排尿期尿流率,α1-ARI常见不良反应为乏力、头晕、射精异常、低血压等;α1D受体阻断剂,如萘呱地尔,对缓解尿频、尿急、尿不尽症状,减轻对膀胱的刺激;α1B受体在血管中广泛分布,临床应尽可能避免采用α1B受体阻断剂。常见的α1-ARI有哌唑嗪、特拉唑嗪、酚苄明等,坦洛新为选择性较高,在2004年其两个新剂型,即口服控制吸收型缓释片、口腔崩解片在荷兰和日本上市。相关研究发现[4],西洛多辛对尿道的选择性是坦洛新的8.5倍,不良反应少,尤其是射精异常、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在彭涛等[5]研究中,将8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组1 18例,给予非那雄胺治疗,组2 36例,在组1基础上给予0.2mg/次坦洛新治疗,每晚1次,组3 28例在组1基础上给予0.2mg/次坦洛新治疗,2次/d,结果显示,组3患者IPSS、QOL、OABSS改善优于组1、组2,提示坦洛新0.2mg/次,2次/d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较为理想,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剂量,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2抗雄激素类

2.1 5α-还原酶抑制剂(5α-RI) 在前列腺组织中,5α-还原酶分布较为广泛,对睾酮(T)转化为二氢睾酮(DHT)过程具有催化作用,DHT可直接刺激前列腺增生[6]。5α-还原酶包括2种,即5α-还原酶Ⅰ型和5α-还原酶抑制剂Ⅱ型,Ⅰ型和Ⅱ型双重5α-RI(度他雄胺)、Ⅱ型5α-RI(非那雄胺)、非竞争性5α-RI(爱普列特),对T转化为DHT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降低前列腺组织中DHT水平,抑制前列腺增生,缓解此病症状。但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阳痿、射精异常、性欲降低等。5α-还原酶抑制剂有利于减少前列腺体积,α1-ARI可缓解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那么将两者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可产生协同效果。葛兰素史克公司研究坦洛新/度他雄胺复方制剂(0.4mg/0.5mg)[7],2010年在瑞士、美国、英国、爱尔兰上市,起效快,疗效持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

2.2雄激素受体阻断剂 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生、发展过程中,雄激素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雄激素受体(AR)是介导雄激素的重要分子,雄激素受体阻断剂是前列腺增生研究的重要课题[8]。雄激素受体阻断剂与T、DHT结合体内AR,组织组织摄入T或DHT,进而降低T和DHT浓度,起到抗雄激素作用,常见的雄激素受体阻断剂包括氟他胺,口服此类药物吸收完全,最大的不良反应为男子乳房女性化、胃肠道不适,另外少见肝功能异常、失眠、乏力、性欲减退。

2.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小丘脑分泌产生的神经激素,对性激素分泌具有较高的调节作用。GnRH类似物包括GnRH阻断剂、GnRH激动剂(曲普瑞林、环丙孕酮)。对GnRH受体下调及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脱敏作用,可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不良反应包括男子乳房女性化,性欲减退或消失等。初次应用GnRH类药物时,可能导致一次性睾酮升高,加重前列腺增生病情,那么在使用GnRH时,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先给予抗雄激素治疗[9],可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

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I)

前列腺平滑肌松弛,由cAMP和cGMP共同介导,磷酸二酯酶(PDE)对细胞内cAMP和cGMP具有水解作用,那么采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I)抑制PDE活性,达到改变前列腺平滑肌张力的目的。常见的PDEI为西地那非,这是一种强效新型PDE-5抑制剂,吸收快,生物利用度在40%左右,在性功能障碍方面疗效显著,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不良、头痛、鼻塞、视觉异常等。Dong-A公司研究了另外一种PDE-5抑制剂[10],每次25mg、50mg、75mg,1次/d,持续给药12w后,显著缓解了BPH患者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

4 M受体阻断剂

在膀胱上皮细胞和间质中,M受体存在,应用M受体阻断剂,可有效缓解前列腺增生症状。SMP-986为常见M受体阻断剂,也是钠离子通道阻断剂,可增加患者排尿量,减少排尿频率。对20mg、40mg、80mg、120mg SMP-986和安慰剂进行比较,发现SMP-986对膀胱过度活动症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和有效性,SMP-986可抑制膀胱过度活动症异常CNS信号,增加排尿量,减少排尿频率[11]。THeravance公司研发了PSD-506,是M2、M3受体阻断剂,在前列腺增生、尿失禁治疗方面广泛应用,其所导致的口干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相对较高。索菲那新是M3受体阻断剂,与坦洛新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效果引起了医学界关注,Astellas公司研发的坦洛新/索菲那新复方制剂,可有效缓解膀胱出口梗阻、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

5植物药及花粉制剂

在欧美国家,采用植物药剂治疗疾病占同类药物市场的80%,植物药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多胺、多糖、锌、环氧肟酸等功能因子,对前列腺增生症状改善效果较好。目前临床用于前列腺增生的花粉制剂包括舍尼通、前列康,植物提取物制剂包括伯泌松、臀果木[12]。舍尼通是稞麦花粉破壳提取物,对DHT与雄激素受体结合过程进行阻碍,抑制前列腺增生和内源性炎症介质合成,同时舒张尿道平滑肌,改善BPH尿失禁、排尿困难等症状。前列康是油菜蜂花粉,对雄激素具有抑制作用,可减小前列腺体积,抑制5α还原酶活性,降低DHT浓度,有效缓解尿频、尿急症状;同时前列康含有锰离子,具有抗炎效果。伯泌松为美洲棕榈类固醇提取物,与内源性雄激素竞争前列腺雄激素受体,具有抗雄激素作用,对5α还原酶Ⅰ型和Ⅱ型活性进行抑制,达到抗炎、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臀果木提取物为通尿灵,可对抗前列腺纤维组织增生,阻碍膀胱壁纤维化,改善膀胱壁弹性,保护膀胱,缓解排尿障碍。

6联合用药

6.1 α-blocker与5-ARI α-blocker与5-ARI是治疗前列腺增生最典型的组合,对治疗前列腺增生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黄卫文等[13]研究中,采用非那雄胺和多沙唑嗪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炎,分为三组,分别采用非那雄胺、多沙唑嗪、非那雄胺+多沙唑嗪治疗,持续治疗12w,结果显示,非那雄胺治疗有效率为53.7%,多沙唑嗪治疗有效率为53.5%,联合用药组治疗有效率为61.5%,说明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独用药,非那雄胺和多沙唑嗪可产生协同作用,应用价值较高。

6.2 α-blocker与M受体阻断剂 α-blocker可有效改善排尿期症状,M受体阻断剂可改善储尿期症状,将两者联合使用,可更好地改善尿频、尿急、尿不尽症状。王道协[14]对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将14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采用坦索罗辛治疗,治疗组采用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症状评分、残余尿量、最大尿流量、夜尿次数等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效果优于单药,索利那新为第一代M受体拮抗剂,坦索罗辛为高选择性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两者产生协同作用,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7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药物治疗前景及展望

药物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常见手段,因药物药效有限,且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不能取代重度患者手术治疗,需要研发出更好的药物。近年来,医学界对α-AR亚型研究不断深入,发现西洛多辛对尿道选择性较高,且安全性更高。阿呋唑嗪缓释剂型对原有药物进行改进,大大增加了药物药效,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风险,进一步确保疗效安全显著。不少专家学者致力于研究改进前列腺增生患者静力性、动力性梗阻方案,如氧化亚氮介质、内皮素受体等,为未来药物研究指明新的方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8结论

综上所述,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一线方法。当然临床应综合考虑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方案,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目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的药物还包括维生素D2受体阻滞剂、番茄红素、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拮抗剂、嘌呤受体阻滞剂等[15],为未来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用药提供更多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吴文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7):1847-1850.

[2]王梦芝.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进展[J].当代医学,2010,16(14):24-26.

[3]Li Heyang.Progress in drug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J].medical review,2014,20(3):488-490.

[4]Liao Qian(review),Huang Weihua(proofreading).Progress in drug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J].medical review,2015,21(14):2599-2601.

[5]彭涛,庄洪宇,许学敏,等.不同剂量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疗,2012,19(17)2611-2612.

[6]宋健.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2):78-81.

[7]项芬芳.中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1,23(3):90-92.

[8]Shiyan.Drug treatment application value [J].China pharmacoeconomics in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2015,11(4):70-71.

[9]梁宇红.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现状[J].医学信息,2014,09(12):616-616.

[10]钱冲.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6):2465-2466.

[11]王永,白彦满都拉,吉日嘎拉,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4(3):353-355.

[12]杨艳玲,闵旸,夏玉叶,等.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1,32(5):295-298.

[13]黄伟文,陈大可,博文硕,等.非那雄胺与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J]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多沙唑嗪联合治疗[J].浙江创伤手术,2010,16(3):367-368.

[14]King Co.Tamsulosin combined with solifenacin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clinical analysis of[J].in modern medicine,2013,22(28):139.

[15]Wang Xiaoming,Pu Chunxiao,Han equality.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drugs treatment[J].New progress in Modern Journal of Urology,2015,14(6):439-443,444.编辑/孙杰

猜你喜欢

药物治疗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仿生学应用进展与展望
不同治疗方案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进展
耳鸣的诊断和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