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欣赏时空表现的探究

2016-05-14张晓燕

艺术评鉴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时空

张晓燕

摘要:音乐是一种时空严谨的架构,时间犹如一个横向的轴线,空间犹如一个纵向的轴线。是由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和声等组合而成。高中音乐欣赏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感悟、分析来充分挖掘音乐心理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时间意向探究、音乐空间意向探究、音乐时空交融意向探究。

关键词:时空 音乐要素 高中音乐 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

音乐通过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和声的搭配,所表现的时间、空间、情绪等就会千变万化。作曲者把时空、场景、情感通过音乐元素表现,这种时空中传递出来的情感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本文探究音乐时空的表现不是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的,而是从心理学角度;不是从作曲家创作音乐的角度来分析的,而是从欣赏者的审美经验的角度来探讨音乐的表现功能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感悟、分析来充分挖掘音乐心理活动元素,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时间意向探究、音乐空间意向探究、音乐时空交融意向探究。

一、音乐时间意向探究

花城版高中音乐欣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时代》提到没有哪一种艺术比音乐更能代表时代。在15、16世纪,音乐是宫廷中多情与诗意的艺术;在宗教革命时代,它是信仰与奋斗的艺术;在18世纪则是沙龙的艺术;艰难岁月中,它是心中燃烧的一盏灯;革命时期,它成为革命人格的伟大见证;如今,它如同一个五彩斑斓的万花筒……

本单元的第二节《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这节课以时代音乐为主题,以音乐如何表现时空为突破口;如何把握本节课的时代音乐特点,突破音乐如何表现时空感是重点。备课时精心选取有鲜明时代特点的三个作品片段,歌曲《送别》片段代表学堂乐歌时期;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展开部片段代表以进行曲为主旋律;交响曲《东方红日》第三乐章《新时代》片段代表新时代音乐。先让学生通过听赏体验-讨论-小结得出时代的音乐特点。片段一的音乐特点:中速、抒情的;片段二的旋律特点:铿锵有力的进行曲;片段三的旋律特点:充满朝气,富于弹性的进行式旋律与抒情性旋律。再引导分析音乐的时代特征,明确20世纪学堂乐歌时期主要是旧曲填新词;新中国成立后30年气势磅礴、激情澎湃的音乐特征;中国新时代音乐以抒情性、个性化为主要特征,把世界现代音乐观念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体验三个音乐片段分别表现中华民族斗争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通过体验、类比、归纳,探索音乐通过音调高低,速度快慢,旋律急缓,乐器的组合来表达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意向。

二、音乐空间意向探究

音乐也具有空间性,素有“流动的建筑”之称。它可以通过音响的变化让人感知到远近、上下、前后等空间关系的存在。由主旋律与伴奏旋律就可以表征空间中的前景与后景的关系;由强音与弱音的交错出现可以造成一种上下或远近的空间感。

学生通过探究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同一作品中不同的音乐片段,运用对峙方法让学生聆听和表演不同旋律、速度、节奏的同一片段作品,感悟音乐旋律、速度、节奏对情绪表达的影响。例如在引导学生分段欣赏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中,运用对峙、赏析、体验、素质舞蹈创编等策略,师生一起进行音乐空间意向探究。

引子音乐材料来源于《黄河大合唱》中《怒吼吧!黄河》的第一句“怒吼吧,黄河!”当乐队的铜管组奏出,强而有力的旋律,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发自内心的呼喊!

之后,钢琴奏出一段八度的华彩乐段。音乐一下子把欣赏者的思绪拉倒抗战时期,人民群众纷纷响应,抗击敌人、保卫祖国的情境。

第一次陈述主题之后,钢琴以单音的跳音织体再次表现主题,仿佛远处的一队行进的部队;接着乐队弦乐组重复主题,仿佛另一队伍的出现;然后,出现音乐主题的第一次重要发展,钢琴与弦乐采用卡农的方式,学生感受到一支又一支的部队相继而来,形成前仆后继的场面,随后掀起第一次的音乐高潮。

第二次主题发展,在持续的附点节奏型和木管组乐器吹奏的半音上下型起伏的音阶所营造的风雨兼程的背景下,由圆号陈述出主题音乐的音调,原主题的节奏被拉宽,降B大调。音乐通过三个层次的变化随着八度织体的密集进行,三连音节奏型的持续,音区的不断上升,音乐情绪激昂澎湃,掀起最为辉煌的情绪高点。

音乐通过旋律的走向、节奏的密集与舒展、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大小变化、曲调的急缓来表达情景画面,表现音乐情绪(紧张、激烈、抒情、愉悦……)。每一位作曲家在谱成一首音乐作品时,不单单想让听众理解自己当时的情境与心境,更希望通过一种时空传递的手法让听众在欣赏之后获得内心的震颤与感悟。

三、音乐时空交融意向探究

电影音乐形象是在影视展开过程中完整展现的,兼备时间、空间两种特性。空间性使形象具有可视觉特点,时间性则保证了形象的完整。花城版高中音乐欣赏第四单元《音乐与社会》,第二节《大众音乐》第三课时《影视音乐》中,引导学生探究音乐时空交融意向。例如:在聆听感受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时,学生聆听、演唱主题旋律,通过画旋律线来感受旋律下行大跳。大部分的音调是下行走向,以环绕型和级进的旋法为主,伴以向下的跳进,学生感受到音乐旋律深情、忧伤。其中还运用了大量的重复音调,对情感的强调。

影片中,主题音乐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剧中犹太人第一次大规模被驱逐离开家园的场景中,由圆号的独奏开场,直白而简单,给人以凄楚、苍凉的感觉,像是慢慢的揭开历史的一幕,引领欣赏者进入犹太人苦难的情感时空。区别前面辛德勒等人的舞曲风格形象,这段音乐成为了犹太人群体的音乐形象。

主题音乐第二次出现是在辛德勒帮助一名犹太女子将其父母从德军集中营内买入他的工厂的一段场景。影片中运用音乐蒙太奇的手法,在吉他弹奏的音乐主题中交叉展开了犹太夫妇被救和辛德勒的心理活动。对于主人公辛德勒的音乐形象不再是之前的舞曲风格音乐,这一明显的变化暗示了主人公对犹太人的态度变化,吉他轻柔的拨弦,音量微弱(mp)、速度缓慢,一个一个的单音艰难的完成了第一乐句,在两个分解和弦中停下了,形象地表达主人公内心的犹豫、挣扎。直到最后,当画面中被救的犹太夫妇携手走进辛德勒的工厂时,音乐恢复了原速,并加入了弦乐,变得丰满而完整。

音乐是抽象的,它为我们提供了想象的广阔空间,它不受任何时空的限制,任凭情感和思想自由的飞翔,在欣赏音乐时,所接受到的音乐形象会产生各种联想和启示,在时间上由现在联想到过去所经历的情景,以至悠远的人类历史,联想到将来,产生对未来的向往。在空间,从眼前扩展到遥远的地方,从故乡到地球上各个角落,以至茫茫宇宙。

参考文献:

[1][苏]N.B.布劳别尔格.新编简明哲学辞典[M].高光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2][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相对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3]音乐教材编写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必修:音乐鉴赏教学参考书[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时空
跨越时空的相遇
时空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时空守护者之遇上攻击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空间站
时空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