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思考

2016-05-14郑增唐博

艺术评鉴 2016年9期
关键词:基本功训练舞蹈

郑增 唐博

摘要: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是舞蹈的基础,是舞蹈学习中技术技巧强化和舞姿形成的关键,是舞者与舞蹈作品中的桥梁,也是舞者更贴切的塑造舞蹈作品的重要枢纽。舞蹈基本功训练既练舞者的技能,又是舞者体能的训练。本文从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出发,分析论述了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内容及方法,旨在抛砖引玉,以引起更多人对舞蹈基本功训练的重视。

关键词:舞蹈 基本功 训练

舞蹈作品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和人们的生活行为,是舞者倾注思想感情和社会意识的一种艺术形态。舞蹈内容丰富多彩,传承经典,优秀的舞蹈作品不只是舞者基本功和舞蹈技巧的展示,它更是舞者心灵的结晶。一名真正的舞者,必须具备好的基本功,这是舞蹈的基础。舞蹈基本功的训练需要严谨对待,它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训练,其中包括弹跳能力、控制力、软开度等训练。

一、舞蹈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

基本功对舞者来说十分重要,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舞者,在专业和技术层面必定不能跳出专业的舞蹈,其中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在舞蹈学习中基本功的训练很多时候会让每个舞者感觉枯燥乏味,对于刚刚接触舞蹈的人来说基本功不仅又苦又累,还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疼痛。舞蹈基本功的训练不是三五天能够完成的事,它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

舞蹈基本功对于舞蹈本身有着重要的作用。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是舞蹈的基础,是舞者在舞蹈学习中基本功的强化和舞姿形成的关键,是舞者与舞蹈作品中的桥梁,也是舞者更贴切的塑造舞蹈作品的重要枢纽。舞蹈基本功训练能够改善加强舞者的身形体态、软开度、肌肉能力、弹跳能力、控制力等。只有夯实的基本功才能更完美的体现舞蹈的艺术形象,才能更自然地展现舞蹈作品的良好效果。

舞蹈是一门技术性、表演性极强的综合性艺术。它需要有超乎常人的软开度、肌肉能力、弹跳能力、控制力等,只有具备良好的基本功才有可能达到较好的舞蹈表演效果。基本功能力在舞者表演舞蹈作品时能够直接影响作品的质感与完整性,能够影响舞蹈作品的艺术形象以及表现力。

二、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内容

舞蹈基本功训练既练舞者的技能,又是舞者体能的训练。人的身体是由各个器官和系统组成的完整有机体,人在从事舞蹈学习和表演时,其身体肌肉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因此,在舞蹈基本功训练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力量训练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力量是衡量舞者的重要指标。舞者力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舞者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它是舞者在舞蹈表演中所需要的控制力与弹跳力的重要能力。

(二)软开度训练

软开度是舞者身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是肌肉以及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力,身体各个关节的灵活性。软开度的好坏能在肌肉和关节的伸展范围一目了然,软开度好,舞蹈动作自热,移动距离增大动作饱和,身体线条舒展优美。

(三)控制力与稳定性训练

舞者在表演时根据动作的需要,对控制力和稳定性的要求很高。舞者需要保持特定的运动强度和动作质量,就必须拥有良好的控制力和稳定性。舞者抵抗在持续舞训练过程中不断加深的疲劳,控制力以及稳定性对舞者而言是及其重要的,它是舞蹈表演中调整、控制、恢复人体平衡和稳定的能力。

(四)协调性与灵活性的训练

协调性是指舞者运动时,身体的系统与运动部位配合一致,完成联系的能力,协调性是舞者舞蹈动作技术形成的基础。协调性与灵活性是舞者的基本能力,舞者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好才能在时间、空间、节奏等重要要素中把握好,与舞蹈学习中的开、绷、直不谋而合,使其配合自然舒适。

三、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法

(一)力量与软开度的训练

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力量训练和软开度训练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软开度的训练要与力量训练高度结合。软开度练习是发展练习肌肉的伸展能力,力量练习是发展肌肉的收缩能力。结合力量训练,既能达到软开度与力量的同时增长,还能保证身体关节的稳固与灵活,可以有效促进两者的基能强化,有助于两种能力的协调发展。力量训练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使四肢、腰、背、臀等部位的大肌肉和主要肌肉群得到锻炼和提高。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薄弱的小肌肉群的力量。舞蹈动作是复杂的,需要身体的各部位共同工作,在力量训练上既要全面又要有所侧重,可以通过体前旁后腿来增加腿部肌肉,通过两头起和仰卧起坐增加腹背肌的能力,通过压旁腿提高腰侧肌的能力等。

对于初学的舞者来说,胸、腰、胯是软开度的重点。大多数舞者初学时胸、腰、胯都处于身体的自然状态,即便是有部分初学者是天生的柔软,可往往天生柔软会在力量上有所欠缺。在训练中有些人在搬前旁后腿时,主力腿都不由自主的弯曲。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以先从趴胯开始(俗称“趴青蛙”)开始训练,然后试着趴横叉,这样练习不但训练了胯部与腿部的肌肉力量,同时增加了胯部与膝盖韧带的软开度,增强髋的外开与柔韧性。在软开度的训练中,要运用“竖叉”“横叉”练习来进一步解决腿部的直立与髋的软开度,训练中再加上“正叉”前抱腿和“正叉”后腰抓腿训练,能使腰部力量与软开度得到增加,而且使后掰髋得到锻炼。训练中,如果学者肩部的软开度较差,这就需要找其他舞者两人互相开肩、压肩,经过一段训练以后就会使肩关节差的问题得到解决。

腰是人体的中断,是人体上下的结合,也是协调动作的关键部位,不仅在翻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技术技巧上大多数多离不开腰的柔韧与软开,腰部的柔韧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动作的质感。因此,在腰部力量与软开度的训练中,我们要科学对待,要在腰部软开度的训练中不能中断和放弃跪下腰、板腰和大腰的训练,我们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训练才能逐步增强腰部的柔韧和软度。

(二)控制力与协调性的训练

在身体各部位软开度和力量训练有所收获的时候,基本功中的控制力方面的训练也就容易很多。在控制力与协调性的训练中可以通过多加练习控前、旁、后腿以及踢前、旁、后腿的训练,随着动作的强度、动作的速度、动作的幅度、练习的组数以及每组的练习次数等,舞蹈学习者的控制力和协调性会得到很大提高。

控制了和协调性的训练可以通过舞蹈组合训练的方法展开练习。这种组合训练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在力度、软开度、控制力上有所成时,自然组合训练可以运用女生大跳接倒踢紫金冠,男生大跳接后飞燕,赞步接踹燕儿等等。另一种是基本功动作的组合,比如芭蕾基训与古典基训的把上、把下的各种组合,比如民族舞蹈中藏族中的颤膝,踢踏步的组合。最后一种是表演性的舞蹈组合,它可以是自编自创的,也可以是某一个成品舞的片段,这种组合的好处在于动作多且密度较大,通过训练可以提高人的脑补思维能力,情感表现力和四肢的协调能力。

四、结语

总之,我们学习和表演舞蹈要想具备感染力,需要舞者具备较好的舞感和舞蹈基本功,很大程度上舞蹈基本功的好坏决定了舞者的艺术生涯的长短。因此,每一位舞者都要重视舞蹈基本功的训练。舞蹈基本功训练是一种艰苦细致的事情,在训练中我们既要做到标准高要求严,又要坚持科学正确的训练方法,要切合实际身体发育,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展开训练工作。通过提高舞蹈基本功训练,促进舞蹈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云.舞蹈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荔.浅谈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2009.

[3]林长瑛.舞蹈基本功与技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基本功训练舞蹈
在“基本功”上下笨功夫
舞蹈课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平面向量的基本功,你掌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