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生态音乐”的类型与辨析

2016-05-14李浩

艺术评鉴 2016年9期
关键词:套用民间音乐类型

摘要:自本世纪初开始,“原生态音乐”及其相关概念在学术研究中频繁使用并产生了大量成果,其中不乏对“原生态音乐”的类型划分及其特征的研究。根据本文对“原生态音乐”类型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无论是从类型划分、类型界定、还是从类型特征来看,均是在套用“民间音乐”分类及其界定的基础上加入了“原生态”的限定。

关键词:“原生态音乐” 类型 特征 套用 民间音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原生态”及其相关概念在学术研究中的使用频率和范围呈现出逐渐增加之势,进入21世纪呈现出骤增的特点,“原生态音乐”及其相关概念则在本世纪初开始在学术研究中使用。根据掌握资料,目前学术界对于“原生态音乐”类型的研究涉及“原生态民歌”(包括“原生态唱法”)、“原生态戏曲”、“原生态歌舞”、“原生态说唱”以及综合分类,其中,对“原生态民歌”(包括“原生态唱法”)的关注程度最高。

一、“原生态民歌(包括原生态唱法)”及其特征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原生态民歌”的界定大体上可以分为侧重于“形态”(或“歌唱方法”)的,兼容“形态”与“生态”的,强调“基因”性质的,强调“整体”性质的,强调辩证性的五类。

从以上几种界定中可以发现“原生态民歌”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典型特征:

(一)根本属性方面

1.原生性

强调“原生态民歌”原生性特征的关键词主要包括“原汁原味”、“最初产生的原始环境”、“原生环境”、“原地、原人、原曲、原声”、“‘原素”、“古老文化原型”、“固有形态、技术与风貌”、“典型的原创性”、“地地道道”、“基因”、“DNA”、“种子”、“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生活场景”等。

2.民族、民间性

强调“原生态民歌”民族、民间特征的关键词主要包括“各族人民”、“民族文化”、“特定民族”、“民族个性”、“民族方言”、“本民族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意识”、“民族性格”、“民族属性”、“民间歌手”、“民间艺术”、“民间流传”、“民间智慧”、“民间歌唱”、“纯民间的艺术形式”、“民族民间歌曲”、“民族民间唱法”等。

3.地域、乡土性

强调“原生态民歌”地域、乡土性特征的关键词主要包括“当地”、“地域社区”、“地区方言”、“特定的区域”、“与其自然环境相依”、“土生土长”、“乡土味”、“乡村田头”、“乡野”、“农村乡镇”等。

4.生活性

强调“原生态民歌”生活性特征的关键词主要包括“与生活联系密切”、“丰富的生活内容”、“生产生活实践”、“尊重生活的本真”、“传统习俗生活中”、“特定生活和文化背景”、“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生活和艺术的双重复合体”、“与其民俗事象相融”、“与其各种生活需求相应”、“生活状态的”、“以生活为本原的”、“依附于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风俗活动而存在的”、“特定的民俗习惯中”、“在特定的生活方式或劳作方式中”、“与生活浑然一体”、“生活化”、“生活本体的一部分”、“附着在某种特定的生活状态里面的”、“依托相关民俗前行”、“不能脱离原来生活的土壤”等。

5.独特性

强调“原生态民歌”独特性特征的关键词主要包括“个性鲜明”、“有自己独特文化”、“保存自己独特风俗的”、“特殊的发声技巧”、“特殊的歌唱方法”、“典型的原创性”、“带有强烈个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自身鲜明特征”等。

(二)创作与形成方面

1.自然性

强调“原生态民歌”自然性特征的关键词主要包括“自发性”、“自然形成”、“自然生存”、“自然地产生和传承下来的”、“自然表达”、“自然面貌”、“随意性和灵活性”等。

2.集体性

强调“原生态民歌”集体性特征的关键词主要包括“集体创作”、“民众集体创就”等。

3.农业性

强调“原生态民歌”自然性特征的关键词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农业化时期”等。

(三)流传与传承方面

1.未加工性

强调“原生态民歌”未加工性特征的关键词主要包括“没有经过任何加工”、“没有任何修饰加工”、“没有经过任何加工改编”、“较少受外来音乐文化影响”、“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和提炼”、“没有专业的干涉和介入”、“没有现代商业包装”、“没有外力干涉”、“远离外来文化倡导的审美理念之洗礼”、“影响较少”、“未受任何外来因素影响的”等。

2.活态性

强调“原生态民歌”活态性特征的关键词主要包括“依然存活于当代生活”,“存活在人的日常行为之中”等。

3.口头性

强调“原生态民歌”口头性特征的关键词主要包括“口头方式传播”、“口头的自然传承”、“口耳相传”、“口传文化”、“面对面地信息传播”等。

4.历时性

强调“原生态民歌”历史性特征的关键词主要包括“世系传宗而代代相袭”、“有相当长的一个传承时间”、“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历经长期流传”等。

(四)表达与表现方面

1.真情性

强调“原生态民歌”真情性特征的关键词主要包括“情感表达真挚”、“真实地表达思想、情感、意愿”等。

2.技巧性

强调“原生态民歌”技巧性特征的关键词主要包括“特殊的发声技巧”、“特殊的歌唱方法”、“高超的演唱技术”、“控制声音的能力”、“酿曲手法行腔技术”、“较高的技术含量”等。

(五)功能方面:

1.实用性

强调“原生态民歌”实用性特征的关键词主要包括“促生产”、“促婚配”、“促交往”、“促娱乐”、“促教育”等。

2.教育性

强调“原生态民歌”教育性特征的关键词主要包括“以祖先的训勉为教育根本”、“以宗法血亲关系为教育对象”、“以确立符合家族和民族利益的人生准则为教育目的”等。

3.审美性

强调“原生态民歌”审美性特征的关键词主要包括“与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生活事象、风俗特点、语言服饰等等融为一体的复合美、文化美”等。

二、其他分类

(一)相关类型

目前,学术界对于“原生态戏曲”的界定较少,在相关界定中可以发现“民间性”(如“直接产生于民间”、“在民间广泛流传”、“来自民间”等)、“生活性”(如“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反映着时代生活”、“人民生活的生动画卷”、“群众劳动生活实践的结晶”、“来自群众生活”、“内容贴近百姓生活”等)、“原生性”(如“原汁原味”、“当代戏曲的根”等)、“乡土性”(如“浓浓的泥土气息”)、“口头性”(如“由大众口头创作”)、“教育、审美性”(如“包含朴素而深刻的哲理”、“带有朴素的美感”等)的特征。

关于“原生态歌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的表演、特点、影响等方面,由于本课题的研究不针对某部具体作品,故此处不赘;关于“原生态说唱”的研究中并未提及“原生态说唱”的相关界定及特征。

(二)综合分类

《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一书中主要将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戏曲、器乐、宗教音乐六类,根据各个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分支有所差别①,书中并没有对几种分类进行具体界定。

《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研究》一书中将“原生态音乐”分为原生态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原生态说唱艺术四类②,书中也没有对几种分类进行具体界定。

三、“原生态音乐”分类辨析

(一)关于类型划分

根据目前学术界对“原生态音乐”类型主要研究和基本划分来看,总体分为“原生态民歌”、“原生态歌舞”(或歌舞音乐)、“原生态说唱”、“原生态戏曲”、“原生态器乐”、“原生态宗教音乐”。其中,除“原生态民歌”有较多研究成果和界定外,其他类型均无清晰界定。

综观这几种分类,基本依据中国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的主要研究成果。在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和教材中,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教授与中国音乐学院杜亚雄教授合作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以下简称“王杜著”)、杜亚雄教授与中国音乐学院桑海波合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以下简称“杜桑著”)、杜亚雄教授编著《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5月版,以下简称“杜著”)、中央音乐学院周青青教授著《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8月版,以下简称“周著”)都将中国传统音乐(“杜著”中“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分为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四大类,其中,“王杜著”将民间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综合性乐种;“杜桑著”将民间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民间说唱、民间戏曲、民间器乐;“杜著”将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分为民间歌曲、乐器与器乐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周著”将民间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另外,中央音乐学院袁静芳教授主编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10月版,以下简称“袁著”)③一书中从教学时限、目的要求和教材编写的需要考虑,将中国传统音乐分为民间音乐和宗教、祭祀音乐两大类,其中,民间音乐分为民间歌曲、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与乐种。虽然,几部著作中对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分类有细微差别,但总体上是相同的,即民间音乐主要分为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器乐五大类。可见,“原生态音乐”的分类完全套用通行的民间音乐分类法。

(二)关于类型界定

根据目前学术界对“原生态音乐”类型主要研究和基本界定来看,主要集中于“原生态民歌”,虽然对其界定有侧重于“形态”的、兼容“形态”与“生态”的、强调“基因”性质的、强调“整体”性质的、辩证性的几类,但其总体上依据“民间歌曲”的界定,而在对“原生态音乐”予以综合分类的两部著作中,其总体上也是依据民间音乐其它类型的界定。

“王杜著”中界定“民间音乐,指的是由普通庶民百姓集体创作的、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情景、生动地表达了他们的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民间歌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造出来的、最能直接反映现实、被人民群众所普遍掌握、广泛流传的一种短小的歌唱艺术”④;“杜桑著”中界定“民间音乐一般系指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主要依靠口头传播而流传在民间的音乐”,“民间歌曲是人民的心声,是人民群众在长期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所形成发展起来的,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一种形式”⑤;“周著”中界定“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是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⑥;“袁著”中对“民间音乐”未作界定,对“民间歌曲”的界定与“周著”相同。虽然,几部著作中对民间音乐和民间歌曲的界定有细微差别,但总体上是相同的。可见,“原生态民歌”及其界定不清晰的“原生态歌舞”、“原生态说唱”、“原生态戏曲”、“原生态器乐”的界定几乎是在套用通行的民间音乐中各类型定义的基础上加入了“原生态”的限定,但由于对“原生态”的不同理解,其界定也各有侧重,众说纷纭。

(三)关于类型特征

根据目前学术界对“原生态音乐”各类型,尤其是对“原生态民歌”的主要研究和特征分析来看,大体包括属性方面的原生性、民族民间性、地域乡土性、生活性、独特性,创作与形成方面的自然性、集体性、农业性,流传与传承方面的未加工性、活态性、口头性、历时性,表达与表现方面的真情性、技巧性,功能方面的实用性、教育性、审美性等特征。虽然,这些特征的分析比较全面和细致,但其总体上还是依据民间音乐的特征。

“王杜著”中认为民间音乐主要具有“创作过程的集体性”、“传播方式的口头性”、“音乐曲调的变异性”⑦等特征;“杜桑著”中认为民间音乐主要具有“民众集体创作”、“依靠口头流传”、“内容和形式的变异性”⑧等特征;“周著”中认为民间音乐主要具有“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乡土性”(或称地方性、地域性)、“即兴性”、“流传变异性”、“人民性”、“多功能性”⑨等特征;“袁著”中认为中国传统音乐(主要包括民间音乐和宗教、祭祀音乐)主要具有“历史性的时代标志”、“共时性的地方差异”、“共同性的社会功能”、“类型性的模式结构”、“兼容性的更新发展”⑩等特征。可见,“原生态音乐”及其各类型的特征描述几乎是在套用通行的民间音乐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并强调了“原生性”、“独特性”、“活态性”的限定特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原生态音乐”的分类和各类型的界定及特征的研究始终存在分类不清、界定不明、特征不显等状况。本文根据对“原生态音乐”的分类和各类型界定情况的辨析,认为无论是从类型划分、类型界定、还是从类型特征来看,均是在套用“民间音乐”分类及其界定的基础上加入了“原生态”的限定。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阶段成果之一,批准号:07CD62,结项证书编号:艺规结字[2014]42号。

注释:

①张兴荣:《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

②李晓红、陈劲松:《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③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

④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1-53页。

⑤杜亚雄、桑海波:《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9页。

⑥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2、11页。

⑦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1、52页。

⑧杜亚雄、桑海波:《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页。

⑨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⑩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第8-9页。

作者简介:

[1]李浩: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套用民间音乐类型
“如果A,即使B,也C”句式的层次划分及语用价值
美丽实验室
当代土耳其民间音乐实践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衡水地区民间音乐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开发应用研究
浅谈中国民间音乐消失的原因
surprise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