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影响
2016-05-14李建徐燕如
李建 徐燕如
摘要: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是实现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心理资本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通过深入了解心理资本以及其作用机制,具体分析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的四个维度对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心理资本 队伍稳定 影响
在如今这个超级竞争的社会环境中,优秀的人才往往在不同的组织和行业之间流动,如何根据现实环境做出正确的竞争策略选择,适应竞争环境,留住人才以及达到预期绩效,保持辅导员队伍的长期生存和发展,越来越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因此,从心理资本的视角来分析和探讨如何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不仅能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战斗里和凝聚力,而且能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发展,实现辅导员向着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一、心理资本及其作用机制
心理资本可以说是一种资源理论,它是基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而建立起来的,也是一种超越了现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理论构建,认为组织可以通过以下个体关于“我是谁”以及“我将成为谁”的认知来获取组织的竞争优势,研究的主要视角是“你是什么样的人”的实然状态,以及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你在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应然状态,关注的视角不仅仅是“人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考虑如何才能让人达到最佳的状态。
实然状态下的心理资本可以指目前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专长和经验,虽然这些也属于社会资本,除此之外,还包括社会支持和关系网络,因为这些是当面临心理压力时的非常重要的群体层面的元构念。而真正体现超越心理能力的心理资本是“你在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应然状态,也就是从现实自我向可能自我的转变,这一发展的可能往往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中忽视了的部分。心理资本不是素质、技能和真实能力,也不是最优实践方式,它是一个更全面、更高级的概念构架,关键所在是实现人的潜能达到可能的自我的自信程度。相对于人力资本(为获得人力资本而进行的技术培训)和社会资本(为建立社会资本而进行印象管理和政治策略)带来的压力和紧张,心理资本是可更新的、互补的、且具有协同效应,心理资本高的个体在处理问题是,能灵活运用自己的能力满足工作的动态要求,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和紧张,体验到更加强烈的胜任感和幸福感。
美国管理学家路桑斯认为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并认为其具体表现为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四个方面:(1)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自我效能)并能付出努力来获得成功;(2)对现在和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乐观);(3)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希望);(4)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韧性),以取得成功。这四个维度是引导到正向的心理能力,是优秀品质中的核心心理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影响人的工作效率、潜能开发和社会适应状况。
二、心理资本对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影响
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积极地心理能力,通过开发和管理心理资本,能够有效的调节辅导员的心理智能,改善辅导员的工作状态,有效建立和谐的组织文化,来提高辅导员的组织承诺感,降低离职倾向,减少实际离职率。
(一)自我效能对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影响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创造了自我效能的概念,他认为,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可能性的估计、信心或者自我评估。大家熟知的结果期望,就是对自己的行为将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的期望,自我效能则是效能期望,是对自己实施某一行为的能力的主观推测和判断。自我效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动机,也就是说当个体知道某种行为会导致某种结果时,他不一定会从事这种行为,而是首先先考虑自己行不行?有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和信心? 能不能成功完成这件事?这种推测和估计的过程,就是自我效能的表现。
自我效能与工作相关的业绩有着显著的正相关,辅导员工作是一项范围广且繁琐的工作,涉及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工作职责包括思想引导、学风建设和学业辅导、心理指导、班级建设工作、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党团工作指导以及教学科研等等,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而自我效能能够使辅导员在从事各项学生工作时保持自信、良好的工作态度,是他们在工作中积极努力,并通过积极地调整生理和心理状态以及各种有效的反馈来提高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
(二)乐观对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影响
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或归因风格,乐观者通常把不好的事归结到暂时的、外部的及与情景有关的因素,而把好事归结为自身的、普遍的、持久的的因素,比如自己的能力等。乐观的解释和归因风格能够帮助辅导员积极地看待与吸收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当乐观的辅导员从领导或者学生那里得到赞赏和表扬时,他们会把这种积极的事件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职业道德以及个人魅力等,从而他们会对自己很有信心,认为胜任工作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能完成的非常出色。同理,在经历消极事件或者面对令人不快的情形时,例如领导不满意你的会场布置,乐观的辅导员会将这一失败进行合理化的解释,例如昨天自己的状态不佳;或者归咎为领导当时没有安排清楚。这样的归因模式造成大部分群体自信心不够,面对失败缺乏乐观心态。辅导员怎么样做才能担负起责任,并掌握自己的命运,重要的是,对事情的积极处理,愉快地接受挑战,这些很有可能让他们对未来的积极展望得以实现。换句话说,乐观可以产生积极的自我实现预言,并激励人们去取得长期的成功。
(三)希望对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影响
一个没有希望、自暴自弃的人不可能创造什么价值。缺乏希望的辅导员可能表现为遵守、顺从他们的领导,可能被领导和同事视为很容易相处、合作的同事,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不通过正式的形式,也会以非正式的形式对这类良好的态度和行为进行奖励。然而,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环境中,如果辅导员的工作动因很低,这样的情况下人会变得自由闲散,即使无事可做也会刻意给人造成工作很忙的感觉。低希望的辅导员面对可能要承担额外的职责、做独立的决策或者解决挑战性问题时,常常表现为不情愿或无能为力。这部分辅导员看不到自己工作的前途和愿景,给整个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埋下了不安定的种子。
(四)韧性对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影响
增强辅导员的韧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辅导员队伍非常需要的是努力寻找高绩效,而且在混乱中能磨练自己,在困境中主动学习和成长,无论面对多少不可避免的麻烦都依然淡定和卓越的人才。创伤后成长是一种积极替代,注重具有韧性的人能利用困难作为跳板来实现更高的目标,拥有韧性的辅导员可以在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找到工作的价值和生活的真谛,可以让他们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长久不衰。
三、小结
随着心理资本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积极健康的心理能力可以帮助个人和组织实现更高的绩效。通过对心理资本中的自信、乐观、希望以及韧性的积极心态能运用到辅导员工作过程中,可以激发辅导员群体的活力和激情,能够显著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而降低辅导员的离职倾向,提升辅导员对组织的归属感,降低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冯刚.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理论与实物[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6
[2]程玲.社会认知理论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3.
[3][美]Fred Luthans,Carollyn M.Youssef.李超平译.心理资本[C].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60.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