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思路研究オ

2016-05-14范帅江�オ�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中生教学模式数学

范帅江�オ�

一、传统高中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

高中的数学它不同于高中的其他学科,它是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但是很多高中生不能在生活中运用数学里的理论,这会导致他们只是死读书,不能彻底地了解数学的思维方式,而没把书读活.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数学的自身所带来的,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的.

高中的数学教科书从很早之前就一直用相同的课本直到如今,没能跟上社会科技的发展,也没能让先进的思想贯穿其中,这就导致高中生只是会一些基本的公式,只会做一些基础的数学题而不能把数学思维用在现实的生活中,而且高中的数学也是非常单调,枯燥的,很多高中生也不会自动去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更没有创新,因此高中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应该进行改革.

高中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就是老师讲,学生在下面很被动的听,学生也没积极性,课堂缺乏活跃性,略显呆板.在课堂上,老师也只会教一些数学的理论和做题的技巧,学生也只能记住一些基本的数学公式,答题的技能,并不能和现实社会相结合起来,也没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缺少了自主的思考和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能力.高中的教学就是一个老师,一本课本,一个黑板,一群学生,很少有机会让学生们去实践他们所学的理论,存在传统性和封闭性,既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也不能让学生们跟上社会的步伐.教科书中的死板公式对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一点用处也没有,现实生活中有用的是数学的思维方式和对事情的应变能力.而且高中的课时很紧,学生每天的生活就是教室—食堂—寝室一条线,学生的生活非常的单调,老师和家长施加的压力也很大,致使学生们没有时间去实践检验他们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教科书中的习题,只是最基础的数学公式的运用,只能检验学生们对公式的死记硬背能力,而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没能让学生跟上社会的脚步.

对于数学这一学科,它本身就是偏于理论性和抽象性的,学习数学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自身的理解,把书中的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使书中的知识得到升华,“悟”出数学的真谛.而这对于现在的高中生而言是很困难的.数学的理论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只不过是经过了严密的推敲,更加简明地向我们描述实际生活中的事件.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数学自身的抽象化下,高中生已经丧失了对数学本质的认识,不能把数学中的理论进行反推,融入生活.

二、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方法

1.教科书的内容应该做出改变

高中的数学有很强的逻辑性,老师一般都是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慢慢深入地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学生没有自主性,被动地听课,不能主动地思考数学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也不能掌握数学在生活中的思维方式,导致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公式,而不能够活学活用.因此,数学教科书的内容应尽可能减少理论知识,多增加一些实践的内容,应做到少教精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2.课堂教学的多元化

现在的高中教学课堂很枯燥和呆板,只有老师讲是不够的,应增加多媒体的运用来增加课堂的活跃性,多媒体能在很短的[HJ1.05mm]时间内做出精确的图形、实现图象的变化、快速制出图表、数学函数模型等,如画函数的图象的时候,可以借助计算机展示画图的过程,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更加的清楚明白,更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主动去学习,而不光是被动的接受,提高了课堂的效率.除了运用多媒体工具外,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多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多提问,多发言,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加学生的积极性.

3.老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高老师的素质是很有必要的

学生每天见到最多的就是我们的老师,老师的思想素质是很重要的.所以要对老师加强责任感的教育,多对老师进行培训和交流,让老师跟进社会的脚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老师除了关心学生的成绩之外,还应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多与学生交流,学生没有烦恼才能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4.多问学生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除了课本上的理论外,老师可以更多地讲解一些现实中的问题,并且和学生讨论.列如在讲等差数列之前,可以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有一大卡车的苹果,分给100个人,第一个人1个,第二个人2个,第三个人3个,…,直到把苹果分完,你们想要成为第几个人?由于问题的实际性和有趣性,学生的情绪也会被调动起来,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5.先让学生预习,老师再讲,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老师不能去阻止学生的探究活动,老师应该多留心观察学生,在有必要的时候给学生点拨和引导.在讲课之前,老师可以先把下节课要讲的内容和学生们说,并让他们预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别把数学理论一股脑地全教给学生,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要依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和交流,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让老师和学生能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成长.学而不用,不进行巩固也是不行的,课堂的练习是不能少的,但是别太多,而是应该丰富习题的内容,多一些接近现实的题目,开阔学生的视野,拉近学生和社会的距离.鼓舞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鼓励孩子,赞同孩子,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不是只看孩子的成绩.

6.高中数学的改革不能脱离了初中数学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改革已经进行,高中的数学也应该要追赶上.九年义务不分小学、初中,而是分为三个不同的学段,同时对教材的内容和评价都做出了改革的要求,教学更加强调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相互交流,为高中数学的教学改革打下了基础.为了让高中的数学要与初中的数学连接起来,高中的数学教学的内容要有所改动,如在初中的数学课程中增加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基础知识,可以让高中数学的起点提高一点.对于初中教材的使用,有的学的是新教材,有的使用的是老教材,各个学校不统一,在知识点和能力的衔接上会有实际的困难,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调节.

总之,教学在于启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不只是传授书本字面的知识,老师也应该转变新的思想,提升自己的观念,跟上社会的步伐,不能一直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学生也应该积极,自动地汲取知识,不能盲目地,被动地接受,把课上学到的知识,多在实践中去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理论在现实中的意义,培养自己做事的思维,把书本上的知识学活并且会用.

猜你喜欢

高中生教学模式数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