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宪领:膝盖作家的梦想
2016-05-14李腾钗
李腾钗
“我的人生命题就是为人民创作,向世界放歌” ——题记
“志为写中华,奢望别无他,生命尚犹在,奋笔报国家。”吴宪领这样为他的人生写下命题,为他的写作框定主线。
接到吴宪领老先生的时候,他手提装满诗集的公文包,蔼然可亲,悦色善颜,仿佛能看见他的心在微笑,诠释着他那句“只要能写作,我就是幸福的”。这位老人,就是65岁的“乞丐作家”吴宪领。
出生在河南项城市的他自幼喜欢写作,1968年服役,转业之前,曾在辽宁抚顺雷锋公园执勤,为雷锋墓站岗100多天。复员后,当过教师、公务员……2007年出版的《速记中国》被广大中小学采用。40年来,他一个人默默地专注于文化创作,铸就了他多彩人生。
無钱出书求天下
“我为世界写中华,呕心笔耕变白发;《中华速记》编著成,无钱出书求天下。”这是《中华速记歌》丛书作者吴宪领写下的一首自嘲打油诗。
吴宪领今年已过半百,但却很精神。谈起他的《中华速记歌》丛书写作,眼中坚毅的目光,刹那间被滚滚热泪遮掩。
上世纪60年代末,吴宪领光荣参军。从70年代到80年代,吴宪领复员回乡当了15年农村民办教师,担任中学教导主任和毕业班班主任,讲授语文、历史、地理课程。为了适应教学,他从《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中和老教育家徐特立的诗教法受到启迪,爆发了“歌诀记忆教学法”的灵感。在历史教学中,他一人一事编成历史速记歌;为了便于记忆中国地理,他采取一地一歌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学习。对枯燥无味的中国现代汉语语法,他采取一个概念、一首歌诀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时,学生只知他编歌诀很快,却不知他付出多少艰辛。白天工作,晚上备课批改作业,记忆歌诀的写作,绝大部分是趴在煤油灯下加班编写的。当时,学校办公室条件极为简陋,夏天无窗纱蚊虫叮咬,他坚持伏案写作;冬天无取暖之物,脚手冻疼了,他坐在被窝里利用膝盖坚持编写。
累也罢,苦也罢。总算把历史、地理、语法三种速记歌,较为系统完整地编写了出来。这时,他又萌发念头,向全国出版部门和专家教授们征询意见,他要将《速记歌》出版!于是,他连夜用旧式蜡板一笔一划地刻印出“速记歌”书稿,先后寄送给全国10多家出版社和全国汉语语言大师王力、复旦大学的周谷城等专家教授征询意见。1983年寒假期间的一天,他带着“速记歌”,到他们邻近的安徽临泉县的几个学校去进行“速记歌”书稿征求意见。在皖西的乡间雪路上,他饿了啃口干馍,渴了吃把冰雪,一心想找到关爱“三歌”书稿的热心人。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他在对“速记歌”书稿整理的基础上,斗胆将书稿送到河南一家出版社。那是隆冬的一个雪雨天,他带着“速记歌”书稿去郑州送稿。天到傍晚,他到火车站寻店住宿,因手中钱少被难住。在一个昼夜营业的餐馆,他想在此避寒过夜。餐馆人员见他衣着破旧,又不买饭,硬是把他当“乞丐”推出门外。无奈,他在楼沿下含泪冻了一夜。第二天到一家出版社见编辑,不曾想出版社首先提出书稿出版后,他必须包销三分之一的书!当时,他一听就头蒙了,作为一个民办教师,哪有能力销这么多的书啊!
整整20年又过去了。跨了两个世纪和三个年代的门槛,他内心焦灼不堪,但依旧饱含激情。
2006年春节大年初一刚过,他又急忙投入到《中华速记歌》丛书的修改中。当时风寒袭来,风雪交加,他的风湿病、冠心病、心绞痛反复发作。但他仍然没日没夜地精心劳作,又先后六次修改。可是他有能力写书,却没经济实力出书。
那时,吴宪领的心里还有三个美好的愿望,《中华速记歌》丛书如能出版,他希望通过中共团中央无偿转赠荣获全国优秀青少年称号的学生和航天英雄们的后代儿女,鼓励他们勤学爱国,尽快成才;二是通过全国希望工程无偿转赠全国广大贫困地区部分特困学生,激发他们更加热爱学习,立志报国;三是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偿转赠参会各国代表团,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记忆中国,宣传中国。
30年的春秋,在人生当中也算为时不短。吴宪领的辛勤耕耘,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2007年4月初,《速记中国》正式出版。
乘风扬帆去,希望更在前。吴宪领和他的世界第一部《中华速记歌》,在深受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的经历之后,一定能够经得起图书界市场经济风浪的吹打考验,让全世界人民更好地品味中国,记忆中国,热爱中国!
用爱国诗魂铸造民族“精神长城”
爱国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永恒主题。吴宪领说,我的人生命题就是:为祖国创力作,向世界放颂歌。为此,他从黑发写到了白发。
2008年,中国即将举办百年幸遇的奥运。“我要用奥运100天,展示中华5000年”!爱国激情令他不顾越发严重的冠心病,无数次往返于河南和北京,向奥组委申报以《速记中国》为内容的“中华爱国文化千米长卷”。这年夏天,他一连踏破了两双皮凉鞋。未曾想,北京奥运还没开幕,他便累倒在北京,于当年6月13日做了心脏两支血管搭桥大手术。
心脏大手术后不到百天,创作的激情又让他坐不住了。这是因为,时距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的日子不足一年了。他一定要为祖国母亲再献上一部好作品。于是,他又起早贪黑查资料,找素材,在重新整合原创1200多首诗歌的基础上,精心创作出《速记中国》的精华品牌版《中华颂》。
《中华颂》,共分“中华历史朝代颂”“中华古代文明颂”“中华近代发展颂”“中华现代振兴颂”“中华区域特色颂“和“中华经典名胜颂”六个章节,818行歌诀,一韵贯通,如江河奔流,一泻千里,气势恢宏。从中国的原始社会到改革开放,从夏朝建立到港澳回归,从人工石器取火到航天飞船载人出仓,从扁鹊医病健体到北京奥运举办成功;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的文明精华跃然纸上;天翻地覆的社会变革和文化科技的进步,都按照历史发展时空的推进,印记在卷;展现给世人面前的是历史文明的中华、英雄辈出的中华、山河锦绣的中华、名胜经典的中华。
2008年的第一场冬雪。北京的一家小旅馆里,吴宪领的《中华颂》研讨会上热情洋溢。著名爱国主义教育演讲家、首都师范大学,80高龄老教授李燕杰,欣然同意为《中华颂》执笔作“序”,国家统战部原副部长田鹤年、中央办公厅原副主任郝盛琦、中共中央宣传部原新闻局长王福如、北京文联副主席段宝林及多位军队老将军,对他的《中华颂》给予了高度评价和鼓励。
2011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吴宪领倍受鼓舞。他随之灵动,产生出更加宏大的爱国文化新创意,即:共颂中华,同心同德,用诗歌净化社会风气,用诗歌美化人们心灵,用诗歌激发爱国热情,用诗歌增强报国之志,旨在用爱国诗歌之魂铸造中华民族永远坚不可摧的伟大“精神长城”。
按照吴宪领的设想,以《中华颂》为内容,以图书《中华颂》、“中华爱国文化长卷”“中华爱国文化长廊”“中华爱国文化园”为载体,建议开展全国性的中华爱国文化进校园、进军营、进警营、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乡镇的“中华爱国文化神州行”活动。
40年来,他奉行中国军人“爱党报国”的天职,用军人的品格、精神、意志励练自己,经过许多艰辛、坎坷和磨难,坚忍不拔地前行在40年的爱国文化创作“长征”路上。他时而兴奋,时而沉默,时而愉悦,时而伤感,时而幸福,时而痛苦。他40年一个创意,诗话中国,传颂中国;一个愿望,用爱国文化,美化人们心灵,净化社会风气,激发爱国之情,增强报国之志;一个追求,为祖国写诗,向世界放歌;一个梦想,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繁荣世界。他艰辛笔耕40年,创作诗歌1200多首,用诗歌记录中国五千年文明精华,用诗歌传颂中华历代人文经典。
有故事的“失败者”
吴宪领说,中华民族有母亲河,那么,有没有父亲山呢?3年前,他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嵩山在天地之中、五岳之中、中原之中,具有36亿年的历史,该当为中华父亲山,而国内一些著名学者也认同吴宪领的看法。.............
中华民族之根在中原,中国文化核心在河南。河南嵩山,从盘古开天地,女娲伏羲补天造人,繁衍生息;到炎黄建都安邦,夏商周建国理政,秦朝统一,汉唐发展,康乾盛世,大清广域;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发展壮大;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演进中,黄帝特用古时寓意男性的“耸”字为嵩山命名,被世人誉为神州万山之祖,身居“尊位”。“父”恩如山,“母”爱似海;哺育着世代中华儿女和子孙。这就是当今被人们视为中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域中“含金量”最高的藏宝之地。
吴宪领斗胆把创作大型电视片《中华父亲山》的多年构思创意付出实施。他以中华爱国根亲文化为主题,以嵩山地质、地貌、史事、文化、景观、风情为依据,以纪实的手法,以《父山》为载体,聚焦嵩山、探秘嵩山、解读嵩山、展示嵩山。该片按照嵩山文化“十大经典”共分36集、10大篇章、113个镜头画面,总共时长360分钟。第一次向世人全面展示中华父亲山,第一次圆中华民族人文地理之巨缺。
吴宪领说,在理念上认知并传播嵩山作为“中华父亲山”,是当代人的历史责任,所以他忍受着心脏手术的病痛,夜以继日地创作了电视片《中华父亲山》。长达36集的《中华父亲山》电视脚本完工了,但要将电视脚本变成实实在在的电视片,需要大笔资金,虽然一家文化公司同意帮忙,但资金远远不够。
“为了尽快把梦想付诸现实,我决定开展‘我的爱国文化长征,做一次爱国文化播种机。”吴宪领这样解释自己的初衷。按照他的预算,拍摄资金需要1000万元。他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长征纪念日,在中华父亲山的中岳嵩山脚下,开始了“我的爱国文化长征·暨宣传中华父亲山”活动。启程那天,他头戴迷彩帽,身穿迷彩服,肩背军旅包,包上红底黄字赫然醒目:“我的爱国文化长征·宣传中华父亲山”,红色小型国旗迎风飘扬。他从河南出发,西行山西、陕西、甘肃、宁夏。他一路风寒,一路劳累。饿了,馒头、大饼充饥;夜晚,路边小店住宿;速效救心丸、感冒药、止泻药,随时应急。
尽管一路不拜官,不扰民,悄然行进,却引发了媒体新闻热度跟踪,有人称他是“中国阿甘”,也有人说他是“文化疯子”。
“其实,我也怕大家误解。”针对外界的质疑,吴宪领说,募捐的钱,他一分钱都不经手,所有的资金数目都会在网站上公布。
“我认为,走遍这些省市,去宣传我的想法,实际上比最终电视剧拍不拍得成更重要。”吴宪领对记者说道。
当时,吴宪领月收入1600多元,常常是“吃”的不如干的多,有时甚至“青黄不接”。前几年,他在北京,曾一度卖一本书钱,吃一本书钱,他写下一首自嘲诗《写书不如卖白菜》。但他的底线是,5毛钱的馒头就饿不死,活着就能搞创作。
40年,他没日没夜地创作诗歌1200多首,却买不起一部笔记本电脑。他最迫切的愿望是,等有钱了“鸟枪换炮”,买一部笔记本电脑,走到哪儿写到哪儿,毕竟年龄大了,往往力不从心。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阐述了一个十分正确的写作观:只有天知道作者遭受了多少痛苦,经历了多少苦难,才能侥幸给读者几个小时的休闲,或者打发掉他们在旅途中的单调与乏味。有些事殚精竭虑,有些甚至是终其一生的呕心沥血之作。“我从中得到的教训是,作者应该从创作的喜悦和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中获得回报,对于其他别的东西都可以淡漠处之,根本不用去在乎什么赞扬或者责难、成功或者失败。”吴宪领说。
显然,年过花甲的吴宪领已然参透并践行这一写作的智慧。他仍然在写作,仍然用他对写作磐石蒲草般韧性的热爱和九死不悔的信念坚持创作,再次谈到12本已有版权尚未出版的书籍时,他显然比之前澹然了许多。写作于他来讲,是生命,是粮食,是难以戒掉的“嗜瘾”。
而现在,他既要争抢“夕阳生命”的分分秒秒,为中国写诗,向世界放歌;又要與贫困抗争,活命生存,在困难中坚韧不拔,一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