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企联合培养教学模式探究
2016-05-14李勤
摘要: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是高职院校直接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自身特殊性出发,分析和探讨了目前高职院校校企联合培养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和深化校企合作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 联合培养 教学模式 深化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最有效的教育模式之一,也是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所以,认真做好校企联合培养是目前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共同课题。
一、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及特点
目前,国内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校办企业模式、订单培养模式和联合办学模式等。校办企业模式极大地方便了教学和生产实习,也提高了人才培养效率。但是,由于校办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只能够满足较少专业和课程的生产实践要求,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订单培养模式具有培养目标明确,就业率高、企业主动性强的特点,但其面向的学生范围较窄,难以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需要。联合办学的优势很多,但是,学校和工厂毕竟存在许多差异,经常导致学生不适应工作环境而半途退出。所以,校企合作模式仍然有很大的创新和发展空间。
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目前高职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院校边缘化
校企联合培养的出发点是互补互利,互惠双赢,共同培养人才,但实际合作中往往出现院校边缘化的问题,这样必然难以达到好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学校自身原因。首先是学校领导对校企合作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仅仅把合作当作学生毕业推介会,存在走形式的问题。其次,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定位不够明确,没有紧密地结合市场办学。再次,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够,实训场地和条件有限,也极大地制约了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发展,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在合作中自然也就失去了话语权。
2.学生自身原因。首先是学生对企业实习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自己被当作廉价劳动力,在心理上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其次跟学生的成长环境也有很大关系。目前的高职大学生大都是90后,家里成长环境比较优越,个性较强,不愿意去企业从事底层一线的工作。再次,部分高职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努力不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都远远达不到企业要求。
(二)企业热情不高
首先,对于作为生产主体的企业而言,追求利润是其根本目标,而实习生的培训必然会影响企业利润;其次,年轻的实习生大都是初次进企业锻炼,一时难以适应企业管理,企业又缺乏相应的心理疏导,实习生容易出现不服从安排和旷工等问题,这又会给企业的生产管理带来严重影响。所以,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热情并不高,只想用人,不愿意培养人,联合培养往往成了学校的“一厢情愿”。
三、深化校企合作的建议及措施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比较单一,合作层次较低,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发展校企合作新模式。同时,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化和发展需要学校、企业共同研究探讨,更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持和保障。
(一)政府提供政策法规保障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进行校企合作,这样才能调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推动校企合作有效、有序、长远地发展。宏观层面要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积极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主动引导校企双方探究和发展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并结合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等因素,为校企合作新模式新领域的开拓提供指导,使高职教育更加符合社会长远的发展需要。
(二)强化院校合作主体地位
1.创新办学理念,重视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不仅仅是促进学生就业的途径,更是改革和创新高职教育发展模式的重要手段,良好有效的校企合作在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同时也能够为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参考,并能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声誉,对学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十分有益。
2.增强合作主导作用。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在招聘上有很大的话语权。由于企业的急功近利,在校企合作中必然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而高职院校培养适合企业需求人才的培养目标始终未变,所以在校企合作中应该不断强化学校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保证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目标得以实现。
3.院校自身实力的增强。要想在校企合作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需要不断增加院校自身的实力,包括学校师资力量的发展和实训场地设备等硬件条件的建设。学生技能的培养与发展与学校的师资力量有很大关系,学校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技能培训方式必须适应企业的需求,这就对学校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学校自身实训场地的建设也非常重要,毕竟完全依赖企业提供的实践训练平台也是不现实的。
(三)调动企业积极性,促进合作深入发展
1.重视校企合作,良性发展合作。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意义,明白为院校提供实践平台的同时也是在为自身培养人才资源,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部分,也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全社会的要求和希望,企业应该有所担当。只有充分重视校企合作,才能深入发展合作。
2.提供行业信息共享,促进办学。高职教育面向的是经营企业,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满足企业生产和发展需要的合格大学生。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把握市场行情,也最清楚自身所需要的技能人才类型,对行业需求的变化也有一定的预见性,所以企业提供相应的行业信息与院校共享,能够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学生的素质与企业的需求相适应,促进院校调整教学计划及专业设置,以不断满足行业发展。
结束语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对于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一直是职业教育的头等大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是高职教育改革方向和发展途径,推进校企合作也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职业教育要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
[2]黄安贻.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
[3]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0)
[4]沈美媛.产学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06(15)
[5]冯铭.高职教育产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障碍及研究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5)
作者简介:李勤,男,1985.9月生,中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