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路径探析

2016-05-14张荣

魅力中国 2016年9期
关键词:实习实训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

摘要: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各大高校主要“生命线”之一,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提升大学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入手,论述了影响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及其在当前教培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并就毕业生就业的实际开展积极的调研和探讨。尝试课堂内教学与实习实训有机结合,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出有效和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职业素养 实习实训 就业竞争力

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开始较大幅度地扩大招生规模,高校招生人数呈现较快的增长之势,据统计,自1998年至2008年十年间,全国高校年招生规模就从108万人达到突破600万人的水平,到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计划招生685人,达到了历史的空前。而大学生毕业生数2014年已接近730万人,2015年将达到约750万人。可见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一方面从长远利益来看,提升了国民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就业难问题日益显现。妥善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同时还决定着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对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作系统、全面、客观的分析,从提高就业竞争力入手提升大学生的整体就业水平。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概念及构成因素,2005年以来国内学者做了较多研究,楼锡锦(2005年)的观点认为,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南京大学李敏认为(2006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竞争力又分为隐性的素质能力和显性的素质能力;许爱丽(2007年)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归纳为基本素质、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和求职技能四大因素;陈忠平等学者(2010年)则认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包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五个方面。综合多位学者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变化趋势,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主要集中在以下综合能力因素上:

(一)内涵素养能力。主要是指大学毕业生自身所具有的思想道德素质、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等,这是毕业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的素质能力。

(二)外显素质能力。主要是指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 是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能够被用人单位容易发现和认可的素质能力。

二、培育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是当前迫切需要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体现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是职业要求和规范在从业者个体身上的内化,它能很好地衡量从业者能否适应、胜任所从事的岗位。根据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在其所著的《工作素质高绩效模型》一书中提出的“素质冰山”理论,相对于水面以上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冰山”部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则属于“素质冰山”潜在水下的部分。

近年的一些研究表明,对大学生“素质冰山”水下部分职业素养的培养教育恰恰是高职院校相对薄弱的部分。具体表现在:

(一)职业素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强调专业课程学习时,却容易忽视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德育课程的学习。管理者重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而对思想道德修养、生涯规划类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还未建立科学的方向和标准。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场礼仪、社会责任感缺少系统的教育。在授课过程中强调操作的实施与完成,忽略职业规范的教育。

(二)职业素养教育形式单一。目前职业素养教育主要通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来实现,这两门课程都只有部分内容涉及职业素养,且都没有将其作为主要内容来阐述,也没有针对具体的职业素养进行培育,利用这种传统的讲授,学习效果不佳。职业素养教育忽略了其他课程课堂教学和在校内外实习、实训过程中的培育。

(三)职业素养的自我缺失。现在的高职在校生都是“90 后、95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其优点,如思想活跃,视野宽阔,综合知识丰富等,但他们身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自我中心主义、功利主义、缺乏吃苦精神和奉献精神等。他们在校期间较少关注人文素质的培养,对未来的职业缺少合理的规划,对自身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人生观、价值观缺乏深刻的理解。造成学生职业角色意识不强、职业道德意识薄弱和职业态度不够端正。

(四)用人单位对职业素养培养的缺失。部分中小企业出于对高额利润的追求而不得不以高薪招聘高级技工,使得人们产生一种误解,认为只要有技术就能拿高薪,而忽视了对职工道德素养的要求。另一方面,中小型民营企业正在逐步壮大,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企业根本就没有树立和发展企业文化,忽视了对就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由此可见高职生就业竞争力中知识结构、专业等方面的技术技能的差异正在减弱,就业竞争力中的软技能的差异将进一步显现。它将会成为影响高职毕业生长期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种软技能正是职业素养的重要部分。

三、培育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打造一个德才兼备、充满魅力的职业素养教育队伍。高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者,教师则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第一责任人。教职员工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教育者的职业素养比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更为重要和迫切。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特殊的职业身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保持原有优势,加强学生特色能力的培养,塑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如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只掌握专业技能,而不具备专业核心理论知识,那么就等同于中职生;如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只重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没有较强的专业技能,那么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比不过本科生。高职生的优势没有凸显,就业时就显被动。因此,我校要保持原有培养模式的长处,建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柔性的、现代的教学模式,形成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与企业联合开发教材,所设课程都坚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人”作为人才培养理念,贯彻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科学的思维方式。

(三)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并进,增强学生潜在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的学习始终要依赖于课堂教学环节。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深入人心,教改、课改大都针对课堂教学在进行改革。不断完善的教育教学课堂改革之后,越来越多的教学形式呈现,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不再只是中小学生的专利,教育教学效果明显,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稳固。那么,职业能力的培养就要通过活动、实习、实训等环节来实施,达到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训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融合,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大学生与职业人角色的统一。

第一,通过活动来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皮亚杰认为,智慧来源于动作,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高职学生通过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如:社会实践活动、各类技能比赛活动、参观访问企业活动、听实践经验丰富的学者、专家、名师讲座等,用“走出去、请进来”的过程获得丰富的经验,通过经验的抽象,逐步形成、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他们就会在活动中逐步了解职业所需要的综合职业素养。

第二,通过实训来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开设各类校内外实训项目,变换思路、拓展视野,掌握实用经验。比如:开设大一年级专业认知实训、毕业年级企业认知实训和行业认知实训等实训项目。这些实训项目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让学生走到企业中去,感受企业的文化与理念、行业的现状与前景,使之认同专业、热爱专业;开设模拟职业环境的训练课或者职业素养训练营等实训项目,这些实训项目要以实验性教学探索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这类课程要与企业合作开展,力求模拟真实职业环境,强化培养学生缺乏但又是企业需要的职业能力,例如职场礼仪、沟通与谈判技巧、口才训练、团队合作与管理等。实训采用案例式、角色扮演、小组实地演练等体验法而非课堂式教学,强化能力的实际运用而非理论教学,采用科学的绩效评测法而非试卷考试。高职学生通过实训,把学校所教的职业素养知识内化为能力,同时将这种职业素养付诸实践,内化的职业素养将会直接转化为个人的生活习惯,于是高职学生便不自觉地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获得真实而实用的经验。

第三,通过实习来提高高职学生的潜在职业素养。所谓实习,即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和检验,以锻炼工作能力,也就是大学生马上要正式工作的前一段时间,在有经验的企业导师指导下学习实际工作经验的培训过程。实习岗位对即将要参与社会工作的大学生来讲非常重要,既是个人综合素养培育平台,又是个人综合素养展示平台。首先,实习是培养团队精神、放弃小我,成就大我的关键期。当一名大学生即将转变为一名职业人的时候,就要改变在大学时的任性、小脾气、小散漫,需要学会关爱他人,与他人通力合作,只有团队的每一份子都做到这样,这个团队才会充满温馨,充满生机,所有团队成员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做事,企业发展了才会成就个人发展,这个阶段磨练了意志,养成了坚持不懈精神和诚恳做事态度,提升了职业素养,为成就一番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实习是培养大学生适应职业角色转变的关键期。是否能快速适应本岗位需求,是否能快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岗位技能,是否认同企业文化与理念,是否对企业有归属感和忠诚度等等,用人单位都是通过这一环节在培养你、观察你、发现你。最后,实习是就业的关键期。现在的用人单位更加强调员工的综合素质,仅凭一面之交、一表(表格)人才就成功的概率已经越来越小。你在岗位实习的这一阶段向所有人展示了你的工作状态,沟通协作能力,实践经验,吃苦耐劳品性,为人处事心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等综合素养,实习岗位很可能直接变为工作岗位,实现实习、就业无缝对接。或者用人单位对你有良好的综合评价,为你今后寻找新就业机会发挥有力推荐作用。

注释:李莉.2015届大学毕业生或达750万 清华北大生也海投[N].北京晚报,2014—10-21(A23).

参考文献

[1]李敏.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6(1):25-28.

[2]许爱丽.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56-58.

[3]李正卫,等.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2-66.

[4]万晖等. “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缺失与重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1(34):25-26.

[5]朱有明.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理想教育途径研究[J].黑河学刊,2012(2):34-38.

[6]沈飞跃.提高职业素养提升职业竞争力[J].职教论坛,2012(5):50-53.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实习实训对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作用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Y201431975)

一、作者简介:张荣(1971--),女,汉族,湖北襄阳人。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指导。

就先后发表了《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研究》、《高职学生就业行为与就业能力的研究》等论文,参与杭州市课题“杭州市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行为和就业心理的调查分析”并结题,主编教材《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四、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实习实训对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作用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Y201431975)

猜你喜欢

实习实训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实习实训探究
河南省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浅谈高职院校实习实训教学工作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应用型本科提高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