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X”课程的建构

2016-05-14赵永攀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程建构核心素养语文

【摘 要】当前,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言,可从“立足语文本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融合各门学科,培养学生的多元素养;挖掘有效资源,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X”课程的建构。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语文+X 课程建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过去我们说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情感、个性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融合。因此,教师要在教好教材、用好教材的基础上,拓展文本外延,挖掘语文内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语文+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

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离不开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关怀。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经典,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着其他教育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因此,引导学生学习国学经典,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些例子”。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古诗词,作为语文教师,要立足教材,向外延伸,扩大学生的背诵量。要通过教材的学习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在教学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时,可以出示另一首《送辛渐》的古诗让学生阅读以加深理解:“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古诗的认知、理解不再停留在表象,能够逐渐掌握学习古诗的一些方法。同时,还可以借此复习和学习关于送别的古诗,比如《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山中相送》等,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同时,还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建构学习序列。让《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论语》等经典作品成为课本以外的学习内容,并通过“背、唱、演、说、画”等形式,让学生感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此举有助于学生汲取能终身受益的人文精华,获得创造的智慧,有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优雅的气质,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语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应该是语文素养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同时也指出:“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要立足教材为学生创造交流讨论的机会。比如在学习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和《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两篇课文后,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一次辩论。音乐教授说自己耳聋,守书摊的青年说自己家需要马草,显然他们说的都不是真话。像这样的“善意的谎言”是否违背了诚信?开展这样的辩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同时,我们还要把这种实践延伸到课外,比如在学习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以后,可以安排学生模仿写一个采访录,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读书故事。学生事先列出采访计划,准备要采访的问题,然后选择采访的对象。可以在家里采访身边的亲人,可以到书店采访购买图书的顾客,可以到图书馆采访正在阅读的读者,也可以到爸爸妈妈的单位采访他们的同事。这样的活动安排充分培养了学生的采访能力,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真实地了解身边人、身边事。此种形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语文核心素养。

三、“语文+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课程标准》中也多次提到“创新”一词。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努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解放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在濡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坐井观天》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寓言故事,井中的青蛙单凭自己短浅的见识就断定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结果被小鸟所嘲笑。故事流传了千百年,“井底之蛙”也被人们嘲笑了千百年,现在我们能否改变这个结果呢?笔者曾经给学生布置过写《井底之蛙》新编作文,住在井底的那只青蛙死了,它的儿子小蛙会怎么做呢?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发,想象出了各种结果。有的说,小蛙跳出井后虽遭遇重重困难,但凭借自己捉虫的本领,开了一家捉虫公司;有的说,小蛙是游泳高手,人类的“蛙泳”不就是模仿青蛙的吗?于是小蛙开了一家游泳馆,培养出了很多游泳冠军……各种想法虽然奇葩,但却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创新,就是要超越当代人的想法。今日,会下围棋的机器人“阿尔法狗”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这其实就是人类敢想、创新的结果。在学习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果园机器人》一文后,可以安排学生仿写《我想发明的机器人》。或许学生的想象会信马由缰、不着边际,但是一个人的创新思维也正是从无尽的想象开始的。语文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素材,以点带面,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窦桂梅,胡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1+X课程”建构与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15(1).

[2]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化课程实施行动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吴小鸥.新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十年回顾及趋势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2012(01).

[4]吴志宏,郅庭瑾.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 赵永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07).

(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小学 318000)

猜你喜欢

课程建构核心素养语文
农村幼儿园课程建构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生领导力培养课程群的开发与建设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