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驱动下桂林旅游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6-05-14罗轶
罗轶
[提要] 高铁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高铁旅游的形成,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高铁时代桂林旅游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旅游产业;高铁;机遇;挑战;桂林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2月29日
引言
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接消费动力、产业发展动力和城镇化动力等三大动力效应,对区域经济带来价值提升效应、品牌效应、生态效应、幸福价值效应等,有着巨大的、可持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旅游产业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富的积累,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增加就业、改善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要以更大力度的改革、更大勇气的创新、更大规模的发展,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常态化发展,打造中国旅游经济升级版,初步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战略目标。
桂林是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是世界旅游组织首推的中国四大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美誉世界,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自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至今,旅游产业已成为桂林最具城市优势、最具品牌效应、最具社会竞争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按照“世界水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国际旅游目的地要求,桂林旅游业的发展仍面临很多挑战。
自2008年4月18日京泸高铁通车至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到2.36万公路,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高铁的快速发展有效突破了我国交通运输能力不足的瓶颈,推进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及持续快速发展,开启了中国新兴的高铁经济。在中国高铁引领的新速度、新经济、新时代的发展中,高铁沿线旅游产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以及很多学者的关注。湘桂高铁和贵广高铁等开通运行,对桂林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和探讨。本文着重探讨高铁开通后桂林旅游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影响其发展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高铁驱动下桂林旅游产业面临的机遇
(一)高铁时代旅游产业加固GDP增长,GDP增长加速旅游产业发展。桂林是旅游城市,旅游产业成为桂林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产业的构成复杂,界定标准不一。因此,探讨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面临很多困难。采用旅游总收入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GDP)的比较,可以测量出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从而规划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图1、图2)
从图1可知,桂林市GDP在近6年保持平稳增长,从2010年的1,108.6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942.97亿元,GDP的稳定增长确保了桂林市对旅游产业的持续投入;旅游总收入从2010年的168.3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517.33亿元,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增长速度;旅游总收入在GDP中的比值从2010年的15.2%增长到2015年的26.6%,旅游总收入在GDP中的比值逐年增加,表明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桂林经济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图2结果表明,桂林旅游总收入的增长率明显高于GDP增长率,且增长率的波动较大;2010~2014年桂林市GDP和旅游总收入的增长率都明显降低,这与我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以及主动减速和控风险等经济政策有关,同时也受到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的影响。此外,2010~2015年我国GDP增长率逐渐降低,2015年GDP增长率为6.9%,而桂林市2015年GDP增长率仍保持8.0%增长,2015年旅游总收入增长率(23.1%)高于2014年的增长率(20.6%),这与高铁经济对桂林市GDP和旅游总收入增长的贡献密切相关。
尽管采用旅游总收入分析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种方法可以直观地探讨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影响。桂林旅游产业对桂林经济的发展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在经济常态化、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同时,高铁时代的到来,提升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促使旅游总收入快速增长,从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确保桂林GDP稳定增长,GDP的稳定增长又保证了旅游产业及相关行业的持续投入,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高铁可提高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推进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交通运输问题一直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桂林交通问题受到国家和广西区政府的高度重视。高铁建设和运营提升了区域旅游地的通达度和可进入性,给沿线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2013年12月湘桂高铁的开通使得桂林交通瓶颈问题得到了跨越式完善;2014年12月贵广高铁的正式运行标志着桂林这座国际旅游城市大步迈入高铁时代,高铁不仅解决了桂林交通不便的瓶颈,而且给桂林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10~2015年到桂林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人数逐年增加,如图3所示,国内旅客人数占主导(94%);但国内游客人数增长率从2010年的21.2%降低到2014年的8.2%,境外游客人数增长率从2010年的15.2%降低到2014年的5.0%,2015年境外旅客略有增长,而国内游客增长率快速增长(约16.0%),这与湘桂高铁和贵广高铁等开通运营密切相关。高铁的运营既极大地缩短了旅行时间,又大大地扩展了人们的旅游空间;湘桂高铁和贵广高铁的运营使桂林与长沙、贵阳、广州和南宁等省会城市的通达性急剧提高,大大提高了周边城市居民来桂林旅游的比例及频率,开启了以桂林为中心的“2~3小时旅游圈”,从而导致2015年国内旅客增长率的快速提升。(图3、图4)
图4结果显示,2010~2014年桂林旅游总收入大幅增加,年增长率高于20%,2015年旅游收入增长率高于2014年,表明2014年成为桂林旅游收入增长率的新拐点,其原因是高铁的开通运营解决了桂林与其他省市间铁路交通瓶颈,提高了桂林通达性和可进入性,促进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2010~2015年期间国内游客所带来的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百分比分别为79.7%、81.6%、83.2%、84.5%、85.8%和87.7%,国内游客所带来的收入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表明国内游客对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的贡献逐年增加;同时,境外旅游收入逐年稳定增加,但收入增长率则逐年降低,这与2010~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后退降低了境外旅游消费水平的上升,也表明高铁的开通运营主要影响国内旅游对桂林旅游产业的影响。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高铁的开通运营增加了桂林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表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从而使得桂林旅游优势和竞争力更强,在高铁开通后旅游吸引力变得更强,给桂林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十三五”期间对高铁建设的进一步投入完善,桂林旅游产业必将步入快车道。
(三)高铁加速了桂林旅游产业的拓展升级。高铁的开通运营,加速了桂林高铁旅游的发展升级。在高铁未开通之前,各地来桂林的游客局限于飞机、火车和客运大巴,其中飞机费用高,火车和长途汽车耗时长,从周边长沙、广州、贵阳、昆明等省会城市到桂林需要10小时及以上,桂林旅游产业受到很多局限,“大桂林旅游城市圈”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在湘桂高铁、贵广高铁等开通运营后,高铁成为到桂林旅游最经济、快捷、舒适的交通方式。同时,高铁开通后促进了桂林旅游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比如在湘桂高铁沿线的永福、龙胜、兴安、婺源、全州,贵广高铁沿线的恭城、阳朔、荔浦、平乐等旅游资源通过高铁与公路的串联得到全面的开发与利用,将桂林旅游业发展成连点成线、以线带面的“大桂林旅游圈”;另一方面,高铁将桂林与湖南、贵州、广东等外省高铁沿线城市连成一体,桂湘粤黔四省旅游资源得到充分整合,通过跨省之间的开发合作,如湘桂高铁沿线城市旅游合作联盟、桂林贵阳旅游发展战略合作、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及旅游一体化等工作顺利展开,四省高铁旅游联盟将使得桂林旅游区域得到新的拓展,形成以桂林为中心的新的“高铁旅游城市圈”,这将更有助于高铁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升级、高铁旅游产品研发升级、高铁旅游服务平台拓展升级等,这些合作也必将加速桂林旅游产业的拓展和升级,“大桂林旅游圈”、“高铁旅游城市圈”必将为桂林旅游树立一种全新的品牌,使桂林旅游品牌在全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优势更加明显。
高铁的开通运营加速了桂林新型旅游产业的发展。高铁的“时空压缩”效应使旅游者在有限的闲暇时间游玩更远的距离和更多的旅游地,桂林东距广州,南到南宁,西距贵阳,北到长沙,高铁的运行时间都在2~3小时,形成以桂林为中心的“3小时城市旅游圈”,从而有助于桂林发展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新型旅游项目。此外,桂林也因高铁而被纳入珠三角3小时生活圈,成为珠三角周末休息度假的重要基地,发展成为发达经济区域内人们日常的度假旅游胜地。
高铁的开通运营加速了桂林旅游产业项目开发运营,增强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竞争力。近3年来,桂林市引资1,800亿元左右大力发展桂林旅游产业。桂林玉圭园环球名胜项目一期水上乐园、愚自乐园法国地中海部桂林度假村、桂林海吉星食尚港项目、新加坡悦榕基团项目阳朔悦榕庄等项目在2015年相继开业,使旅游产业得到大力扩展,旅游品质不断提升。按照桂林市委委员会在2015年12月30日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桂林旅游产业在“十三五”建设期间将“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思路,发挥桂林旅游品牌优势,打造大旅游圈,探索景观、产业和城市协调发展新模式,增强对全区旅游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旅游+”,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实施“品质旅游”战略,创新旅游产品体系,加快发展高铁旅游、低空旅游、体验旅游、健康养生等新业态,推动跨省(区)生态、民族民俗、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深化旅游综合改革,加快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和旅游资源集约化开发利用,引导推动旅行社、旅游景区等企业并购重组,培育一批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和知名企业。按照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筹各方利益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漓江管理体制、经营体制、分配体制改革,推进漓江旅游高端化、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因此,在高铁时代桂林旅游产业将大有作为。
二、高铁驱动下桂林旅游产业面临的挑战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桂林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湘桂高铁和贵广高铁等开通运营提升了桂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拓展了桂林旅游产业的空间区域,但目前桂林旅游产业的发展仍面临很多挑战。
(一)桂林高铁项目仍然有限,桂林高铁城市旅游圈还有待拓展。目前,通过桂林的高铁仅有湘桂高铁和贵广高铁,湘、贵、粤等省市旅客来桂林旅游大幅增加,但其他省市的交通方式仍集中在航空和普通铁路运输。因此,大力发展高铁项目成为了解决桂林未来交通瓶颈问题的突破口。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张家界—桂林—湛江—海口、桂林—广州—厦门、襄阳—桂林等高铁项目的规划,这些高铁项目的开通运营还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桂林高铁城市旅游圈的空间有限,高铁沿线旅游项目需逐步发展。
(二)桂林旅游区域的交通运输能力仍面临很多挑战。随着高铁的开通运营,游客总人数将迅速增长,高铁沿线游客的出游率也会不断攀升,外省游客自驾游会有所减少,但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区内自驾游大幅增加,桂林交通瓶颈问题将更加突出。如何尽快解决或缓解交通问题,仍是桂林市委市政府面临的挑战。从桂林到阳朔、龙胜、婺源、兴安等旅游地的公路运输能力有限,尤其是在旅游黄金期、周末旅游休闲期等慢堵现象严重,南通北畅工程有待加速。比如,桂阳公路是桂林“黄金旅游大通道”,但随着桂林旅游的不断兴旺以及自助、自驾等个性化旅游需求的提升,桂阳公路面临交通流量严重超负荷、沿线产业带稀缺等严峻问题。为了改造和提升桂阳公路,2014年12月份开始国家投资41.1亿元对公路进行扩建和绿化升级,打造以雁山园、愚自乐园、园博园、玉圭园,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一路四园三校”城市生态景观带。从2013年开始立项到目前的公路建设,桂阳公路的改造升级还有待进一步加速。
(三)旅游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无论选择哪一种交通工具,旅游追求的是快速便捷。旅客选择高铁,首先是高铁具有快速、准点、舒适等优势,同时也希望高铁站的环境配套设施齐全,服务质量高,到达旅游目的地快捷便利,尤其是个人旅游者。桂林目前有桂林站、桂林北站和桂林西站,桂林站和桂林北站位于市区,到旅游目的地换乘便利,但交通堵塞现象较多;桂林西站离市区约10公里,公交车少,换乘不便。因此,高铁站的配套设施还有待加强;同时,游客人数的快速上升,景区的配套设施需要改造升级,旅游观光点、旅游休息点及饮食住行消费点要布局合理。尽管高铁的快捷减少了旅客的旅途时间,“一日游”也明显增加,但大多数旅客还是需要在旅游区域内住宿,高铁沿途旅游地点周围将会成为游客的聚集地,因此沿途住宿配套设施需要跟上,满足旅客对居住环境及设施的要求。
(四)旅游服务管理与质量面临很多挑战。“大桂林旅游圈”、“高铁城市旅游圈”等的发展,对旅游服务的管理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点与景点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等旅游服务的管理制度、方法及水平有别,因此不同景区之间及不同城市之间要开展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按照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筹各方利益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完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经营体制、分配体制改革,建立合理的管理标准。另外,高龄旅游者、高学历旅游者等不断增加,对旅游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旅游服务管理者及服务人员进行及时培训,建立与高铁经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服务水平与质量,培养或引进更多旅游相关的高端人才,使桂林旅游服务管理水平和质量迈上新的台阶,推进桂林旅游高端化、多元化、特色化发展。
(五)自然生态旅游环境建设面临更多挑战。自然生态旅游环境又包括天然生态旅游环境、自然空间旅游环境及自然资源环境三部分,如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高铁的开通运营,旅客人数的迅速增长给旅游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对于特定旅游区域,能够承受旅游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和宾馆饭店等服务系统产生的废水、废气、娱乐设施运行和旅游交通等产生的噪声等能力有限,抵抗或恢复旅游者所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的能力有限,如旅游者对草地等植物的直接践踏,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妨碍而导致的物种迁移,游客对珍稀植物采集而造成的品质退化或灭绝等,造成了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的破坏。优美的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发展生态旅游是保持桂林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之一,这也是国际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牺牲生态环境,旅游产业必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桂林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要避免污染高、能耗高、劳动密集型的关联产业,加强景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保持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六)智慧旅游发展不足,有待进一步提升。智慧旅游利用移动云计算、互联网、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新技术,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而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其本质是指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在内的智能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以提升旅游服务、改善旅游体验、创新旅游管理、优化旅游资源利用为目标,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提高旅游行业管理水平、扩大行业规模的现代化工程。无论是“大桂林旅游圈”还是“高铁城市旅游圈”的发展,智慧旅游建设迫在眉睫。高铁为桂林旅游提供了快速便利的交通工具,但桂林旅游的信息化新技术还有待加强,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旅游服务信息系统、旅游管理与规划信息系统、旅游查询预订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交易信息系统等还未构建完善,桂林与其他城市之间旅游相关信息系统的共享与共用还有待构建,“互联网+”及在线旅游服务的发展步伐有待提速等。桂林旅游产业应勇于面对这些挑战,并借助“十三五”规划发展蓝图,把桂林旅游产业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世界级旅游产业。
三、结论
高铁的开通运营为桂林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在高铁驱动下,桂林旅游人数快速增加,也使得旅游收入在国民经济收入总量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旅游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和朝阳产业;桂林旅游产业在高铁经济驱动下,“大桂林旅游圈”和“高铁城市旅游圈”将会发展壮大,休闲旅游、养生旅游等新型旅游项目逐步开发,大型度假村等休闲玩乐旅游项目大力开发;旅游区交通瓶颈问题、旅游配套设施问题、旅游管理与服务质量水平问题、自然生态旅游环境建设问题、智慧旅游发展问题等挑战也会随着高铁经济的发展逐步解决、完善。在国家、自治区和桂林“十三五发展规划”大力支持下,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必将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曹国新.旅游产业的内涵与机制[J].旅游学刊,2007.22.
[2]赵小芸.旅游产业的特殊性与旅游产业链的基本形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6.
[3]曾国军,蔡建东.中国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5.
[4]戴斌.旅游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与中国旅游学人的历史使命[J].旅游学刊,2010.25.2.
[5]戴斌.我国旅游业“十三五”发展思路探讨[J].旅游学刊,2014.29.10.
[6]邓祝仁.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方向[J].旅游论坛,2011.4.5.
[7]黄万英,朱桂田.浅析桂林旅游资源现状和发展前景[J].中国集体经济,2009.7.
[8]吴玉娟,吴晋峰.中国国家整体与城市个体旅游品牌流行度的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1.
[9]叶慧.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世界第一.中国轨道交通网.
[10]刘继广,沈志群.高铁经济:城市转型的新动力.广东社会科学,2011.3.
[11]乔洁,秦萧,沈山.高速铁路经济效应研究进展与前瞻[J].经济问题探索,2012.8.
[12]汪建丰,翟帅.高铁经济效应对区域发展机制转型的影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29.
[13]李亮.高铁发展对旅游影响的研究[J].旅游管理研究,2014.10.33.
[14]李明杰.高速铁路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以贵广高铁为例[J].大众科技,2015.17.
[15]王熙兰.试论高铁时代广西旅游的重大变化[J].城市旅游规划,2014.8.
[16]潘善环.高铁背景下桂林旅游的思考[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8.
[17]李卓丹.贵广高铁对广西沿线旅游区域的影响分析及发展建议[J].商,2015.
[18]齐坤山,师守祥.构成、融合、符号化:旅游产业界定的三重概念[J].旅游论坛,20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