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16-05-14林贻勇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效小学数学

林贻勇

【摘 要】数学好比每个学生都要着手建造的一座大厦,而将来大厦的高度则取决于地基的强度,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打造绝对牢固的地基,但是高效课堂的构建也绝非易事。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

小学数学是小学为数不多的几个重要科目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整体课业成绩,也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构建高效的课堂是新时期课改的要求,并且也是老师教学水平的一种体现。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地方,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绝大部分并不具备所谓的自学能力,所以课堂的效率高低往往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好坏。高效的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独角戏”,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通过各种小策略和前卫的教学方法来鼓励吸引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他们在上课时能够积极地思考,勇敢地发表个人观点,真正地投入到课堂这个学习的小天地中。这样的课堂方能称之为“高效”。以下是我在教学生涯中摸索出来的对于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的几点浅见。

一、精密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倘若把知识比作海洋,学生是船上的水手,那么教师一定是船上的船长。倘若没有船长,那么水手们只会终日漫无目的地在海上漂流,一无所获,对于偶然出现的“意外状况”也只能是束手无策。教师对于课堂的导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生指引向正确的方向,让他们更好更快地学习知识。而“方向”就定格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教学设计旨在刺激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诱导出他们的学习潜能。所以教师做出的教学设计是要为学生们量身定做的,是要最适合他们的。教师在课前拟写学案时要保证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层次分明,教学方法新颖。小学学生的玩心普遍还是很重的,他们处在这个年龄阶段往往不喜欢被约束在教室里,他们向往一切新奇的东西。巧妙地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有利于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比如我在教学“最小公倍数 ”的时候是这样做的,首先,让学生们第一遍报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要举起他们的手来让大家看看,等全班同学都报完数之后让这些学生招招手,让其他学生记住他们后再放下。接着让学生们第二遍报数,这次是让是3的倍数的学生高举他们的手,然后问学生们有什么发现没有。这时候活泼好动的学生们就会七嘴八舌起来,讨论刚才的举手情况,有个学生还说:“那个6号同学是在举手两次的同学里排第一个的。”最后我就总结学生们的发现,告诉他们2和3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个“6号同学”,而举手两次的这些小朋友都是2和3的公倍数,公倍数没有最大值。这样让学生们一边玩一边学习是他们最喜欢的学习形式,这样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还能够让他们养成观察并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编写学案的时候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逐层递进,难度太过跳跃,学生很难一下子理解新知识。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设计阶梯性的作业,让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后补强,加深他们对新鲜知识的印象,保证他们上完每堂课之后都能有所收获。

二、轻松和睦的课堂氛围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如果没有适合的课堂氛围,那么构建高效的课堂将是天方夜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公,只有在相对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们才能很好地融入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说,一堂课的好坏取决于是否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体现出来。所以说,要想构建成功高效的课堂,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在我教师生涯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授课的时候我都是站在讲台上。恰巧有次我走到学生中间,听到一个学生的嘀咕:“老师竟然走下来了。”我如梦初醒,小学生年纪尚小,内心还是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怀,期待和老师有更多的沟通。课后我反思了自己,意识到自己教学不足之处,之后在课堂上我都会尽量走到学生当中去,真正地关心他们的学习,倾听他们的心声。改善了课堂气氛之后,教学效果果然也大有改观。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充分注意和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应当适当地用语言肯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被鼓励之后心中油然而生喜悦感和成就感,这能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愈战愈勇。教师应该特别关注那些稍有“掉队”的学生,学习成绩的落后多少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切忌落井下石,出言讽刺,可能初衷是想要激发他们的斗志。但是小学生还是非常脆弱的,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对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沉重的打击,让他们开始对该科目失去信心,自暴自弃。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块土壤上。”,要先关注学生的内心,才能抓好学生的成绩。想要课堂高效,那么我想这催化剂必然是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关系优良、课堂氛围和睦,构建高效课堂必然也是动力满满。

三、师生课堂地位的转换是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在当今的教学中,老师的职责不仅是传达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养成符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老师不在的情况下也能学习。所以教师要从以往课堂的主体地位中解脱出来,发挥更符合现代教育的主导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发挥自身的“绿叶”职能,在课堂上努力衬托出讲台下的一朵朵“红花”。教师要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着学生,努力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从小就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为将来更加繁重的学习打下良好根基。比如在教学生认识百分数的时候,课前列出几个运动员的投篮情况,A:5中2,B:10中5,C:15中9,要求学生判断出谁是冠军。让学生们独立思考,允许在小组里交流想法,之后学生们会提出很多种不同的比较方法,有的学生会以进球数为判断标准,有的学生则会觉得投丢的少更加重要,少数同学会拿投篮的“分数”进行比较。一盘讨论后,统一学生们的意见,教会他们投进个数占投篮总数的比率叫做“投中的比率”,而比率的高低则反映了水平的高低,而为了方便比较和记录,比率通常写成百分数的形式。掌握方法之后,学生很快地就能算出C运动员是冠军。老师再进行总结说明,像上面这样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这时候学生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引导他们学习百分数的其他内容当然也不在话下。教师在课上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鼓励他们领异标新,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也不失为调动课堂气氛的一个好方法。师生课堂地位的转换,不仅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还培养了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着实是一个双赢的好局面。

四、合理的操作实践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喜爱动手是广大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就如同做游戏一般,想必每个学生都喜欢一边学习一边游戏的课堂模式。学习的目的并非是脑袋中记下多少的知识,而是让学到的东西为我们所用,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圆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事先让学生在家里做好一些圆片,上课的时候自己动手折叠圆片,寻找圆的一些特点。这时候,教师并不需要讲的太多,只要放手让学生们动起手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学习热情。通过自己动手、和学生交流讨论等方式能够最大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那些在他们眼里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这样的学习方式着实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之后让学生们举手发表自己的发现,这时候学生们一个个奋勇争先地抢着举手。他们的发现也都有所区别,比如“圆的折痕都通过一个中心点”、“折叠之后两个半圆会重合,大小是完全相等的”、“折痕都是将圆分成两半,有无数条折痕。”学生有了这些认识之后,接下来教师就能比较轻松地进入正题,给学生介绍本节课的相关知识。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老师省事轻松,学生也是学得不亦乐乎,同时还能将知识记得更加牢靠,有利于之后的实际运用。

数学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占据着一席之地,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则能让学生从小爱上数学这个科目,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让他们做到学以致用。然而高效的课堂的构建绝非易事,其中的点滴需要师生一起用心体会。

参考文献:

[1]魏如根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3年第三期

[2]张小梅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 新课程:教研版 2015年第一期

猜你喜欢

高效小学数学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