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生活资源,优化语文教学
2016-05-14费萍
费萍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果语文学习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仅仅是“纸上谈兵”,学生是无法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价值的。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将语文教学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用丰富的生活资源优化语文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持久兴趣。
一、创设生活情境学语文——课堂教学再优化
语文学习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用生活来补充文本,以文本来表现生活,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对话。
1.借助文本,展现生活场景。
学生的生活经历毕竟是有限的,而教材的内容又总有一些是远离学生生活的,是他们不可能经历和感受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借助文本,创设情境,展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场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从而强化他们的内心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蕴含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篇课文时,我就通过情景的再现,帮助学生体会到医护工作者在危急关头,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抢救病人的大无畏精神。课堂开始,我就以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真爱无限》将抗击“非典”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感人的场景、人物一一再现,引导学生一起走进文本,走近“非典”。
2.品读文本,感悟生活真谛。
文学作品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却高于生活,经过了艺术的加工和再创造,能让学生从中发现真善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文本的学习,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生活的真谛,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海伦·凯勒》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顽强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的动人形象。描写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刻苦练习拼写、说话的句子最能体现海伦的坚强不屈,教学时引导学生仔细地品味、体会、理解这些句子,就能感悟主人公是如何向命运挑战的,也就能懂得一个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只有不向命运低头,不屈不挠,敢于抗争,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3.走出文本,体验生活情趣。
教师不但要创设情境,展现生活场景,让学生入情入境,还要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走出教室,到大自然,到生活中去认识,去发现,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在体验中感受生活的情趣无限,在体验中获得新知,在体验中培养应用语文的能力。
例如教学苏教版第一册的《识字4》时,我索性带着学生把课堂搬到了室外,带着他们到校园以及学校周边小区的树丛、花丛中,观察、采集、认识和了解昆虫。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不但认识、掌握了生字,而且展开了大胆的想象,编出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
二、建设书香家庭多阅读——家庭生活再拓展
读书能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除了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持续引领孩子广泛阅读书籍,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外,还可以通过建设书香家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使其成为读书活动的支持者、宣传者、参与者和建设者。
1.营造浓浓书香氛围浸染孩子。
阅读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但家是孩子们最重要的阅读场所。因此,我们提倡在家里为孩子营造看似随意,实则精心策划的浓浓书香氛围。
家长可以在家中孩子常去活动的地方,随意地放置一些图书,书桌、茶几、沙发、床头柜甚至厕所,总之,让孩子在家中的每一处都可以方便地拿到一本书,让孩子如鱼得水般地畅游在书海里,感受到阅读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天长日久地生活在书的世界里,读书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生的热爱!
2.享受快乐亲子阅读陪伴孩子。
如果能有一位值得信赖的、很有经验的成年阅读者帮助和示范,孩子会读得更多、更流畅、更愉快。父母可以与孩子商量,一起规定每晚的读书时间,让读书成为家庭的“精神晚餐”。每天的阅读时间应该雷打不动,无论父母多忙都应该放下手中的事,陪伴孩子一起静心阅读。浓浓的家庭读书氛围,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主动阅读,乐于阅读,更容易形成稳定的读书习惯。一路上有父母的陪伴,孩子对阅读会充满浓浓的兴趣,感受到无穷的快乐。
3.走进神奇美丽自然陶冶孩子。
辽阔无垠的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高山流水、平湖飞瀑、异兽珍禽、湖光山色、风雨雷电等对孩子有无法抵挡的吸引力,而接触大自然又是轻松愉悦的,孩子们能够无拘无束地从大自然中汲取阅读的养料,又从阅读中体会大自然的浩瀚广袤、博大精深,因此它的魅力是任何一本经典名著无法代替的。因此,父母要创造机会,带孩子走出家门,走进神奇美丽的自然,读好大自然这本神奇的教科书。这对于陶冶孩子的情操,丰富孩子的阅读经验,辅助孩子读好文字书籍,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三、开展实践活动练习作——社会资源再利用
作文与生活是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因此,我们要把作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社会资源渠道,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1.巧借地方特色,丰富写作素材。
南通的博物馆众多,充分利用这一地方特色,组织学生参观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开展“神奇的扎染”活动;参观风筝博物馆,开展“放飞梦想”的风筝制作和放飞体验活动;参观珠算博物馆,开展“小算盘 大学问”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不但对地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踏着时令节拍,挖掘写作素材。
除了借助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佳节开展各种活动外,还可踏着时令的节拍,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例如:植树节,开展“拥抱春天,播种绿色”活动,学生们种小树,当花农;母亲节,开展“感恩母亲”活动,给妈妈当帮手,见行动;立夏,进行“立夏至 斗蛋乐”活动,学生们绘彩蛋,趣斗蛋……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同时也让他们明白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只有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从生活中找到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3.激发孩子兴趣,鲜活写作素材。
社会生活的天地是广阔的,带领孩子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开展孩子感兴趣的活动,能为学生写作提供不竭的源泉。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应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活动。低年级可开展找春天、摘草莓、拔萝卜、拾稻穗等野外实践活动;中年级可开展参观访问、环保宣传、社会小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高年级开展科技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鲜活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使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有了倾吐和表达的欲望。
语文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我们要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牢牢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让学习本身成为一种生活,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