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常态下高校利用“互联网+”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016-05-14杨福光王兴龙

亚太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新常态互联网+

杨福光 王兴龙

摘要: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稳步推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高校应紧抓这一契机,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积极探索构建“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深入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关键词:新常态;“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090-01一、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背景

2015年的五四青年节,李克强总理给清华大学的学生创客回信,强调“青年愿创业,社会才生机盎然;青年争创新,国家就朝气蓬勃”。5月7日,李克强到访中关村与正在接受创新创业培训的学员们交流,鼓励大学生创业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我国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到2020年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预计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65万,比2015年增长16万,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从政府层面鼓励创新创业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持续热点。

二、“互联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带来新的机遇

“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成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互联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互联网加速了知识和信息的自由流动,极大降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本和门槛。其次,在“互联网+”时代,创业者有了无限的创业机遇。对于没有雄厚资本的大学生来说,只要有一个极具创意的点子,就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激情和思维做出一番事业,这正是“互联网+”创新创业的魅力。

“互联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带来新的机遇。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种基于高校专供网的建设,借助于云技术等网络平台,整合企业、教师、各高校创业团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新平台、以打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局面的创业教育模式涌现。互联网+教育是采用网络技术,借助虚拟空间服务于教育实践。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平台集“金融风投、生产企业、商贸物流、科技开发、技术服务以及教师辅导站”等功能于一体,将解决大学生创业如资金、推广、支付、物流、客服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三、新常态下高校利用“互联网+”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措施建议

高校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主阵地,在办创新创业教育时,必须要跳出传统思维,利用好‘互联网+的工具,把优质资源整合起来,用一个全新的模式办创新创业教育。增强“互联网+”理念,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高校要变革教育思想,从之前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生学”,以辅导为中心的“帮学生学”,以论文为中心的“让学生学”进化为真正以人为本的“向学生学”的4G教育模式。要在实施教育服务管理的过程中营造善用“互联网+”、运用筹众思维把与大学相关的企业、社区、商会政府、毕业校友等资源聚集起来,以科学的态度投身“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教育新实践,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积累人气,培育氛围。

培养“互联网+”师资,提升创新创业教学水平。高校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从课程设计、评价体系、教学资源等方面,采用“互联网+”的教学思维模式,应用微课教学等互联网教育方式、积极培养“互联网+”型创新创业人才。要积极组建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专家库”,特别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教育,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每年选派教师骨干参加“互联网+”方面教学培训,通过提高广大教师利用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引导带动大学生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

搭建“互联网+”实践载体,提升创新创业教学效果。高校要鼓励并扶持大学生创建创业团队,坚持需求和市场导向,大力建设大学生众创空间、科技园孵化基地等新型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和校企共建,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北京大学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课堂思辨+网络互动+大赛训练+创业实践”的4G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其中“网络互动”即为与课程配套使用的“创新学堂”网络平台,学生在这个实名注册的平台上不但可以自学创新创业课程,还可以进行真实的互动服务和交易,实现“学习挣钱两不误”。

紧抓“互联网+”计划契机,走出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之路。高校应发挥各学校的专业特色,探索在互联网+党建的智慧答疑、互联网+农业的虚拟农业方面、互联网+文学的全民创作和互联网+学生活动的平台服务等方面,拓展新的创业空间,培育新的创业团队。同时,高校要利用“互联网+”把创新创业同科研院所、各类企业创新相结合、专业团队与民间创新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利用政策引导,优化服务,努力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走出一条体现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之路。

(作者单位:1.广东海洋大学信息学院;2.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松美,文雅,齐文娟.新常态下融入“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

[2]李占平,王宪明,赵永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云创业平台模式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新常态互联网+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