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服务功能

2016-05-14王方崇庆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信息技术

王方 崇庆

摘 要 将信息技术引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一方面能够促进新的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的实现,另一方面能够创设和营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 高中生物;信息技术;Flash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9-0121-02

1 前言

传统的教学过程以教师的口传为主,教材成为学习过程中重要甚至唯一的依据和参考资料,教学方式基本局限于封闭式的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过程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当今信息化时代对教学的需要。此时,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产生和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笔者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并且实践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服务功能

教学情境的创设 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在恰当的教学情境中才能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思索,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融入所要学习的内容中来。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教师要结合每一节课的相关内容来进行。

如在教学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一内容时,有关“生命的起源”内容在教材中并没有引入,而这一部分内容又与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是紧密联系的,对于这一部分的疑问,学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在教学过程中,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课堂的可操作性出发,教师应该考虑构建学生知识的完整框架,对这一部分课本空缺的内容进行补充。

如何将这一部分内容在短时间内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单纯靠教师简单的语言表达是不可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于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借助网络视频剪辑,引入“历史场景”的模拟:在地球最原始的时候,是一个非常空旷的地方,出现了各种自然现象,如不能预料的电闪雷鸣、剧烈的火山爆发、汪洋彭湃的海洋,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原始生命开始了艰难而顽强的抗争。借助3D影像手段,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这种看似真实的模拟状态下,学习兴趣瞬间被激发起来。教师可以在这个时候顺势提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很自然地就进入了学习的过程中来。

教学重难点的化解 高中生物学中,很多的知识点都很抽象,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思维能力稍微差一些的学生来讲,单纯靠教师的表述是远远不能够化解这些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如Flash从微观到宏观、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如在教学高一生物“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一部分内容时,其中涉及糖类、蛋白质、核酸等内容,很多是跟化学学科交叉出现的,学生理解时存在很大的难度。对此,笔者在引导学生理解“蛋白质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肽链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构成蛋白质”的时候,借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收集大量的照片,其中有肌肉发达的运动员的照片,有生物元素相关的一些照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导入几张形象生动的照片,就是对这个运动员的整体身体结构,身体肌肉,构成肌肉的肌纤维、肌动蛋白以及链状空间结构进行系列展示,通过这一展示过程,提醒学生按照这一变化来研究用水解蛋白质的方法,认识其结构组成。这一教学过程,教师需要准备大量的图片、动画,并且要对此进行系列加工。在这种信息技术的服务下,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细胞的结构、染色质、染色体等内容时就简单多了。

又如“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理解:为什么光反应中靠色素吸收光能使H2O→O2+[H],使ADP+Pi→ATP?为此,教师可以上网下载相关的Flash课件,并且对这一课件进行加工后在课堂上演示:鼠标点击叶绿体基粒囊膜上的色素分子,在它吸收传递光能给中心色素分子后,这时就会让中心色素分子激发出电子,释放的电能就会使ADP+Pi→ATP;中心色素分子激发出电子之后,形成电子空穴,又从周围的水中夺取电子,完成H2O→O2+[H]的转化过程。如此的展示,学生很容易理解原本不能够理解的教学难点[1]。

课堂容量的增加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区别于初中生物课堂的一个特点就是课堂容量大,尤其是在学期复习课时间紧张、复习任务繁重的情况之下,利用有限的时间给学生展示足够多的知识点。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达到这个目的,因此在复习课开展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要让学生将一章、一节或者一个系统的知识点串成知识链,教师就可以在课前整理本章节或本知识点的内容,构建成幻灯片展示的知识树或者是知识图表。在课堂上,教师展示之前,可以将知识树或者知识图表上面的重要内容做成空白,让学生在填空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回顾和识记。这是学生在短时间内实现知识回忆和总结的过程,能够锻炼他们的短时记忆和扎实复习功底,比较适合应用于复习课的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教师的教学过程,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扎实、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实现对重难点的突破和对知识点的掌握。高中生物课中研究的知识点较多,往往都是抽象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手段的优越性越发凸显。当然,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注意把握“度”。

1)选择适合高中学生特点的信息技术手段。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不仅停留在表面上,一些声音、光电对他们的刺激会引起他们对事物深层次的思考。因此,在选择信息技术手段过程中,教师必须心里有这一方面的考虑,以此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所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手段是为了辅助教师在课堂上解决不能单纯用语言表达的问题,并非必需的一种教学手段。对此,教师所选择的手段一定要适合所教授的内容,而不能一味地为了信息技术手段而使用它。

3)根据所讲授的课型来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琐碎的知识点变成系统化的课型,需要选择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便于学生学习的课型,需要选择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的课型,需要选择信息技术手段。

3 结语

总之,高中生物课中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要着眼于教学内容的基础,着力于从学生更好地学习出发,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的诸多功能,真正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毛安福.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设计例析[J].生物学教学,2010(10):30-38.

[2]安淑荣.探究式教学的模型建构实践: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学案例[J].中学生物学,2010(6):26-36.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