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阅读教学取向,优化课堂教学
2016-05-14刘春凤
刘春凤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充满了人类丰富、美好的情感,每一篇的选作课文,童话、说明文、小说、诗歌、剧本都流露出人类应有的美好情感。文以载“道”,文以载“情”,则是语文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把握文章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情感,才能理解课文内容取向、知识取向和实践取向。
关键词:内容取向;知识取向;实践取向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16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109
阅读教学取向即选取教学内容的方向,它包括内容取向、语文知识取向、语文实践取向。一节好课,教师必须正确把握好三个价值取向。
一、把握理解内容取向
《匆匆》一课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旨在让我们去珍惜时间。教学中,我重视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但对文本的深度挖掘不够。记得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学生从排比、拟人、语句的轻快、叠词的音乐之美等表达手法上欣赏感悟。我让学生模仿第四句说几句话,可是我却忽视了“洗手”“吃饭”“默默”“天黑”这些词与“课堂演讲”“努力工作”“奋笔疾书”的取舍。其意义何在?“洗手”“吃饭”“默默”“天黑”这些活动都是生活的琐碎事情,也是“茫茫然跟着旋转”的具体表现。在作者看来,这些活动没有什么意义,虚度光阴。教学中,我注重了写作背景的交流,却只是流于形式,忽视了与作者的真正对话。如果我能提醒学生:“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却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学生是否会提出“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向美国人低头,而感叹时间流逝却为什么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这样的问题呢?此刻,再读第四自然段“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又会有什么新的感叹呢?课堂上又会生成什么呢?
二、把握语文知识取向
《匆匆》一课结构单纯,十一个问句是情绪消涨的线索。问而不答,而答意隐含之中。文章运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如“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相同的句式成流线型,一缕情思牵动活跃而又恬静的画面迅速展开,使我仿佛看到时间的流动。句子大多是短句,五六字一句,显得轻快流畅。叠字的运用也使它的语言具有节奏美。阳光是“斜斜”的,它“轻轻悄悄”地挪移,“我”“茫茫然”旋转,时间去得“匆匆”,它“伶伶俐俐”跨过……这些叠字自然匀称地分布在各句中,显出文章疏隐绵远的节奏,也恰合了作者幽微情绪的波动。另外,文中还运用了反复的写法:“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徘徊”“匆匆”等字眼反复出现,一种幽怨之情反复回荡。“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相同的意思句子数字的变化,使感情层层推进,在参差中又显出整齐的美。结句的反复,反复强化作品的主旋律,反复吟咏,起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交流了这些表达方法,但只是从字面上肤浅地理解,并没有真正做到让学生领悟与享受因这些表达方法的运用而给文字带来的音律的美。朱自清先生本人曾经在《经典长谈》一书中对经典解读有过非常独特的阐释:“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而这里所说的经典的价值“在文化”,我们无法模仿写出这么经典的语句,或许当今的学生也无法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感,但我们可侧重这种表达技巧的欣赏。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早上斜斜的太阳”“我茫茫然”“洗手”“吃饭”“默默”“伸手”这些生活的画面,感受时间的流逝。我们更可以随着音乐朗读,读出排比的起伏;读出叠词的轻重;读出反复的韵律;读出设问的情感变化,通过反复地吟咏,体会这些修辞方法的妙处,走近旧时代的作者,感受他那流动的传神的笔触,感受他因时间流逝而无奈和惋惜的情愫,感受他对生命价值的严肃思考和对生活执著的追求,也感受他希望能唤起人们珍惜时间的意识并懂得珍惜时间的愿望。
每一篇语文课文,都有它的知识取向。那么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一篇课文要教给我们什么知识是不够的,更应该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理解其在表达上的效果。
三、把握语文实践取向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更应该重视语文的实践取向。
虽然我们在每一节语文阅读课都注重“读中领悟”,注重“理解运用”,可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是十分薄弱。这说明我们的教学如同水上浮萍、苍白依旧。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只是引导注重欣赏、注重表达形式剖析,却忽视了表达机会的安排——没有真正及时提供给学生理解运用的机会,我们轻视了语文的实践价值取向。
《匆匆》一课太经典了,十几岁的孩子或许无法真正领悟旧年代作品的精髓,也无法模仿写出那样的作品,那我们怎么去实现它的实践价值呢?教师可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朗读、讨论、交流,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他们出错,让他们在与文本的情感碰撞中,强化自身的言语实践能力、个性见解,辅助他们读懂的同时,让他们再伴随着音乐去品读,那种意境之下,有谁不会浸润其中呢?这样就建构了阅读与表达共生的课堂境界。小学课本里并非都是《匆匆》一样的经典作品,还有很多文体不同的优秀作品。文体不同,表达方式不同,年段不同,教学手段和策略也不同。作为教师,要能够对教材进行合理地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能够真正内省、生成、再创造;让课堂展示生命活力,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命价值,真正学会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实现语文的实践价值。
总之,价值取向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在对话过程中得到的共识。我们只有在把握好理解内容取向、把握好语文知识取向的同时,才能够合理运用,大胆创造,精心取舍,巧妙拓展,实现语文教学的实践价值,从而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得到优化。
[责任编辑 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