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玄奘翻译理论及方法探究

2016-05-14林志国何大顺

校园英语·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玄奘翻译理论

林志国 何大顺

【摘要】玄奘对中国早期佛经翻译的重大贡献在于翻译理论及方法方面的建树。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中玄奘译书最多,译文最精,本文对其“五不翻”理论和六种翻译方法进行了归纳。随着信息化时代带来层出不穷的新兴概念,理解并运用玄奘的翻译理论及方法有助于加深对翻译的理解,更能为当下翻译活动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玄奘 翻译 “五不翻”理论

一、前言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佛经翻译活动的第三个阶段——佛教在中国发展鼎盛时期。这一阶段,佛学逐渐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流之一,佛经的翻译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达到顶峰。这期间,对佛经翻译影响最大者当属玄奘(公元602-664)。玄奘翻译的经、律、论共计75部,1335卷,总数约1300万字。佛经行文风格颇为凝练,术语繁多,亦有诸多晦涩难懂之处。准确译出这些繁多的术语有助于整体上提高佛经的翻译质量。

当下信息化时代新兴概念层出不穷,全球化进程日新月异。在实践中,理解并运用玄奘的翻译理论及方法能为当下翻译提供启示意义。

二、玄奘的翻译理论及方法

根据《续高僧传》记载,玄奘在翻译佛经时主持的“译场”较之前人更为健全。“从玄奘的译文形式来看,‘玄奘的翻译较之罗什的只存大意可说是直译,但比较义净那样的诘屈聱牙倒又近乎意译。就翻译贵能达意的而言,玄奘的翻译是成功的。”

1.“五不翻”理论。玄奘通过组织完备的译场并运用“五不翻”理论产出了大量高质量佛经译本,结合翻译经验发现“五不翻”理论同样适用于当下某些文本翻译。

第一,“秘密故不翻”。当今翻译中会遇到一些词汇难以言明意义,故采用音译的形式更为稳妥。比如汉语“黑话”、“条子”、“雷子”是犯罪分子对警察的称呼,如果直接译成policeman难以表达使用这一词汇人群所表达的意义。

第二,“多含义故不翻”。虽说准确结合具体语境找到多义词在目的语中准确对应含义是“信”之根、“达”之本,但往往这样的译本会在“雅”上大打折扣。如汉语“阴阳”可以指男女、天地、昼夜、胜负等含义,译为yin and yang可以保留原文奥妙。

第三,“无此故不翻”。玄奘在佛经翻译时对于中国不存在的物种“阎浮树”进行了音译,保留了印度的特有文化。翻译实践中,针对文化负载词采用音译的手法也能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庐山风景区中某些景点“谷帘泉”译为“Gulian Spring”、“招隐泉”译为“Zhaoyin Spring”,此种译法更能表达中国文化的内涵。

第四,“顺古故不翻”。对于已有且延用多年的翻译,如地名“San Francisco”被译为旧金山或三藩市;人名“蒋介石”被译为Chiang Kai-shek等,都是根据清朝以来粤语方言音译而来,这类词汇沿用已有译法即可。

第五,“生善故不翻”。玄奘未将“释迦摩尼”译为“能仁”,有时源语言并不能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表达。“风水”涉及天文地理及建筑等诸多方面,“geomancy”一词实为“泥土占卜”,仅为西方繁多占卜术之一,无法传达汉语“风水”的神秘感,故采用音译。

综上所述,关注“五不翻”理论对翻译的借鉴意义时,其局限性也不可忽视。在翻译中要结合实际,选择恰当手法,切不可囿于单一理论而牵强附会。

2.六种翻译方法。印度柏乐天(P.Pradhall)和我国学者张建木曾对勘过玄奘译的《集论》和《俱舍论》,总结出玄奘的若干翻译方法:

1)补充法;2)省略法;3)变位法;4)分合法;5)译名假借法;6)代词还原法。

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和分合法均对译文进行适当的增删、语序调整和分合,使读者能更容易理解译文而不拘泥于句法语法的对应和规范。其中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遵循标准是上下文高于词语。译名假借法指玄奘有时用一种译名来改译常用术语,这种改译是为使术语在上下文中保持一致,易于读者理解。

例如:“Vijnalla”译作“识”;有时也将“Citta”译作“识”。

“Citta”译作“心”;有时也将“dharma”译作“心”。

代词还原法是把源语言中代名词译为目的语中代名词所指代的名词,名词前加“其”、“彼”等。虽然这是一种重复,但它能使译文更流畅,符合上下文一致原则,而不是生硬的字字对应。

玄奘译本:不住于色应生其心;不住非色应生其心。不住声、香、味、触、法应生其心;不住非声、香、味、触、法应生其心。

罗什译本: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当下翻译实践中,许多翻译之难通过“音译”、“补充法”、“变位法”等翻译方法解决的案例中都能看到玄奘六种翻译方法的影子。他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我国佛经翻译事业的发展,甚至对当今翻译实践均有卓越贡献。

三、结语

玄奘“五不翻”理论有助于提高佛经可读性,也开启了中国佛经翻译的新译时代。当下颇具系统的翻译理论层出不穷,且“五不翻”理论发展可谓不够完善,但其依旧具有借鉴意义。随着全球化的稳步推进,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外来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词汇、译本社会价值等诸多因素导致很多需要采用音译。通过探讨玄奘“五不翻”理论及六种翻译方法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可以确之凿凿的是“五不翻”理论及六种翻译方法为翻译标准提供了参考和启迪。

参考文献:

[1]马祖毅.伟大的佛经翻译家玄奘[J].中国翻译,1980(2).

猜你喜欢

玄奘翻译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小议回鹘文《玄奘传》第六卷所见之Ögä一词
玄奘
少年玄奘的奇妙漂流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