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的教育”理念下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16-05-14张淑利
张淑利
摘 要:“尊重的教育”是由东北师范大学在对我国教育现状进行充分研究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教师教育的导向思想和教育精神。而学前教育是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系统教育的教育,对儿童智力发育、性格养成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益处。从“尊重的教育”理念角度观察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发现存在政府职责不明确、政府投入少重视程度低、发展滞后且地区不均衡、师资缺乏与硬件落后、教育模式落后和学前教育“市场化”现象严重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遵循“尊重的教育”理念,提出政府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和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出台相关政策和鼓励局部地区建立民营学前教育机构、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构建学前教育教师培训体系和加大学前教育宣传等合理化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尊重的教育;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9-0004-03
引言
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幼儿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智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1]。学前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性格形成、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益处[2]。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尊重的教育”理念和学前教育,然后在“尊重的教育”理念下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并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1 “尊重的教育”理念简述
“尊重的教育”是由东北师范大学在对我国教育现状进行充分研究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教师教育的导向思想和教育精神[3]。“尊重的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重新建立师生关系、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其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合规律、合价值、合人性”的教学与教育的行为。
“尊重”古语是指将对方视为比自己地位高而必须重视的心态及其言行,现在已逐渐引伸为平等相待的心态及其言行。“尊重的教育”就是要求在“教育”的每个方面,参与教育的人做到相互尊重,其不仅仅是要求“教育”过程中学生尊重教师和教师尊重学生,还要求政府部门尊重教育、尊重教师、给教师合适的待遇、重视教育,教师尊重教育——提高自身修养、完善教育模式、改善落后教育方式等等内容[4]。
综上可知,“尊重的教育”理念包括尊重教育者、尊重教育规律、培养教育者以及提高教育能力等各个方面,但其又不局限现有的内容,其应该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性,尊重科学具有科学性,顺应发展具有能动性,满足民众需求具有民主性,尊重客观规律具有可操作性。
2 学前教育简述
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从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而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首先是由德国教育家F.W.A.福禄贝尔提出的。他在受到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影响的同时,又接受了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的儿童教育思想,于1837年在布兰肯堡创设了一所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福禄贝尔系统地论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教育应适合儿童的发展,教育应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基础。
2010年,我国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根据国家要求,教育部制订了第一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三年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学前教育的发展。虽然这几年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势头很好,但由于底子薄、欠账多,目前仍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部门的重要任务。
3 我国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问题
3.1 学前教育政府职责不明确
与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同,我国大部分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职责划分还不是很明确。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一把抓”学前教育,将学前教育公立化,对民营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管控“过严、过大、过多”。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对学前教育“真空管理”——这是由于我国西北或者西南等地区自然条件复杂、环境恶劣、居住分散等原因不能建立学前教育机构,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学前教育工作也就处于“零状态”。政府部门对学前教育管理无论是“一把抓”,还是“真空管理”,都是由于政府部门对学前教育职责不明确造成的。政府部门作为教育的投入者、管理者、规则制定者和质量监管者,如果其对学前教育职责都未能明确,那么就是其对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教师以及渴望进行学前教育投资的投资机构或者个人的不尊重。
3.2 学前教育政府投入少重视程度低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政府年度学前教育投入的资金约占到国家年度国民总收入的0.4%—0.6%之间[5],而我国近十年间的学前教育资金投入占GDP的比例虽然由1997年的0.06%提升到2006年的0.09%左右,但是依然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甚至达不到日韩的0.2%。此外,我国学前教育投入也仅占到全年度教育资金投入的1.4%左右,而且我国学前教育机构自1997年以来一直呈现负增长[6]。这些数据虽然不能完全说明我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但是可以局部反映我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中小学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正是由于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投入资金不足催生出“天价幼儿园”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导致农村和中西部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受到阻碍止步不前。“尊重的教育”理念要求尊重教育、重视教育、投入教育、培养教育者,而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少,也是对学前教育的“不尊重”。
3.3 学前教育发展滞后且地区不均衡
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养成良好的性格、开发智力的重要阶段,但是在我国相对于义务教育来看,学前教育覆盖面要低很多。相关统计表明,2006年之前我国适龄学前教育入学率仅在41.00%左右徘徊,虽然近几年适龄学前教育儿童的入学率有所提高,但也仅仅在50.00%左右。此外,调查显示[7],我国仍然有近三千万适龄学前教育儿童不能完整接受三年学前教育,同时中西部贫困地区一半以上的乡镇没有中心幼儿园,超过2/3的农村适龄学前教育儿童未进行学前教育。这些关于学前教育的统计数字都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缓慢。此外,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还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发达地区幼儿园人满为患,农村、市郊和中西部贫困地区幼儿园无生源和教舍闲置。同时,公办与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教师资质、硬件设施差距巨大。这些都说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存在地区不均衡的问题。
3.4 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与硬件落后
在我国由于学前教育未被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所以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资金都相对短缺,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也被排除在编制之外。这就造成学前教育机构为控制成本聘请资质不合格的教师或者不能聘请足够的教师,而让一个教师“身兼多职”,不能按国家规定购买合格教育设施,按规定进行教室建设等。此外,大部分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由于没有编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造成其离职率较高,师资匮乏。
尊重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是“尊重的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而学前教育教师待遇差,身兼多职、工作量繁重等是对学前教育者的“不尊重”;另一方面,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设施落后也是对学前教育受教育者的“不尊重”。
3.5 学前教育观念落后,不利于儿童发展
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与规律性,教育只有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才能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部分专家认为,我国学前教育过度,往往以牺牲孩子的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得不偿失,教育部门应该及早刹住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风气。但在今天的学前教育实践中,很多教师与家长对学前儿童成长的规律缺乏了解,将学前教育变成“智力开发”[8]。临床研究表明,在儿童发育的过程中,不同发育阶段的儿童脑补可塑区域不同,对儿童某些方面进行不适合的刺激可能会对儿童以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4 解决我国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的对策
4.1 政府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将其纳入义务教育
学前教育立法是保障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能够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出现的“天价幼儿园”“幼儿园午餐中毒”“幼师毒打学生”以及幼儿园硬件设施落后、不符合规定等问题,都与目前我国缺乏全国范围内的学前教育法律规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当前我国急需一部关于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对全国范围内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各个方面的行为、关系进行明确。
此外,学前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点,直接关乎义务教育的生源质量和教育成果。由于学前教育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资金相对匮乏,这就导致无论是公立的学前教育机构,还是民营的学前教育机构都由于资金短缺,无力聘请优秀教师,无法提供足够儿童游玩的场地、设施和合乎要求的建筑。所以将学前教育通过立法的形式纳入到义务教育范畴内,不仅可以提高学前教育的覆盖率、改善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的待遇,还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存在的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发展失衡、政府部门对学前教育职责不明确等问题。
4.2 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局部地区建立民营学前教育机构
虽然我国每年对学前教育的整体投入在逐年升高,但是对于中西部贫困地区、广大农村地区而言,由于其经济状况、居住特点和生活习惯等造成学前教育机构建立难度较大,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对社会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出台政策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学前教育,形成合力创办学前教育的局面,满足局部地区对多元学前教育的需求,同时也能进一步减轻政府的资金压力。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局部地区民众分散居住的特点,造成民营资本进入学前教育利润较低、教师质量不高和待遇较差等常见的问题,这时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管理与评估的条件,对部分符合要求的学前教育机构给予经济补贴。
4.3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改善学前教育环境
就目前我国的情况而言,政府投入依然是学前教育资金最大的来源,而对于学前教育而言,其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依然是资金短缺。由于资金短缺还造成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的待遇普遍偏低,造成局部地区学前教育从业人员严重紧缺。另一方面,由于资金的限制,现有的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缺乏在职培训的机会,导致学前教育质量较差。所以资金短缺是造成学前教育机构硬件设施简陋、教师待遇低、职业上升难、培训交流机会少等问题的最大原因。而研究表明,对弱势、贫穷群体加大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所获得的收益是最大的。所以,政府部门可以适当地加大对学前教育资金的投入,改善学前教育环境。
4.4 构建学前教育教师培养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学前教育这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而言,教师的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质量的优劣。欧美等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但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缺乏完善的培养体系,导致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因此,目前我国应当建立并完善学前教育教师培养体系,提高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对于现有的幼师,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一些研讨会、交流会、外出参观、在职进修的方式进行培训,转变其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4.5 加大学前教育宣传力度,改观家长认知
目前,我国民众对学前教育存在两大误区。第一,家长对学前教育不重视,认为学前教育可有可无;第二,大部分家长将学前教育等同于“智力开发”和“神童教育”,学前教育也普遍呈现“小学化”倾向。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都是由于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的目的等不够了解。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组织力量,及时深入基层走访适龄入学学前教育的家庭,对家长进行学前教育、先进思想等的宣传教育,提高其思想境界、加深其对学前教育的认知,进而提高适龄儿童学前教育入学率,改善现有学前教育不当行为。
结束语
学前教育对儿童未来发展影响重大,直接关乎我国人力资源储备。虽然目前我国政府和社会大众已经开始重视学前教育,但是相对于中小学教育政府部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投入与管理程度依然不足,未能给予学前教育充分的“尊重”[9]。为了加快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步伐,政府应当充分“尊重”学前教育,只要这样才能为提高学前教育覆盖率、改善学前教育硬件设施、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Fridin M. Storytelling by a kindergarten social assistive robot: A tool for constructive learning in preschool education[J].Computers & Education, 2014,70(1):53—64.
[2]孟辉.浅论学前教育的价值[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1):102—103.
[3]张海波,杨兆山.学校教育制度:践行“尊重的教育”理念不可或缺的一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5—19.
[4]余娟.以尊重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尊重意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课堂教学突发事件的反思[J].北京教育教学研究,2014,(3):52—54.
[5]Liu X., Toki E.I., Pange J. The Use of ICT in Preschool Education in Greece and China: A Comparative Study[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112):1167—1176.
[6]夏婧,庞丽娟,张霞.推进我国学前教育投入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4,(4):19—23.
[7]何善平,范铭.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估政策取向的实证研究——以东中西三省的示范幼儿园评估标准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4,(4):110—116.
[8]周勤.学前教育小学化误区及其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281—283.
[9]徐畅,许荷玲,李淑惠,等.牛磺酸对大脑发育作用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3):50—52.
(责任编辑:朱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