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优化名著阅读效果
2016-05-14洪有才
洪有才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组成部分,经过历次课程改革,阅读被提高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去了解无限的大千世界。很多人在谈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语文学习时,无不归功于自己偷偷看了大量课外书,从课外阅读中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收获了无穷乐趣。
叶圣陶在《认真学习语文》中写道:“有的老师有的家长往往说,某某孩子两天就看完了《红岩》,真了不起。我认为这不很好。这样大的一本书两天就看完,可能只看见些影子,只记得几个人名,别的很难领悟。这样的读书法是不该提倡的。先要认真读,有了认真读的习惯,然后再求读得快。”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浮光掠影的快餐式阅读中,而应真正吸收书中的精华。要做到这一点,名著的精读是必须的。
然而,就名著阅读的现实而言,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不高。那么,教师就应改变这种被动阅读的现状,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变应付了事的读为自觉阅读。在网络信息时代教师可以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借助信息技术提供展示舞台,利用信息网络深化阅读思考,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优化名著阅读效果。下面笔者以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雷雨》的阅读教学为例,谈谈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戏剧剧本在生活中很少有人接触,学生本来就有一定的陌生感。在以往的名著导读课中,教师总是根据书本上的内容,简单地介绍作者、背景等,学生听得毫无兴致,教师讲得寡然无味,课后更没有阅读的兴趣。
为了在上课一开始就吊起学生的“胃口”,笔者在上《雷雨》导读课时,制作了两个微视频:一个微视频的内容是对《雷雨》书名的解读,以及历代名人对该书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该著作的价值,并给它一个很高的阅读定位,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另一个微视频节选了《雷雨》中的话剧情节,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受紧张的戏剧冲突、生动的人物形象、深刻的戏剧内涵。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文字要比表演刻画得更加生动传神,由此引导学生明白:一部好的作品就是通过细腻传神的文字来表情达意的,阅读就是要细细品悟点滴文字的魅力,以此激发学生读下去的欲望。
二、借助信息技术提供展示平台
为了引导学生持续阅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众说《雷雨》”活动,即要求每节语文课前由学生按照戏剧情节,用五分钟时间展示阅读成果。具体要求是,通过自己的理解扮演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并且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该人物形象的,其间安排学生使用手机等设备把表演内容录制下来。课后笔者将这些视频整理放入班级QQ群,这些视频就是班级学生阅读的脚步,学生也逐渐体会到了坚持阅读的意义和深入阅读的价值。
在此活动结束后,我们又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了“我是演员”比赛,针对剧中的同一人物进行扮演,看谁演得最为生动传神,最后选出剧中的所有人物的最佳扮演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雷雨》戏剧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大量借助网络,取长补短,在这个舞台上,没有成绩的好坏之分,需要的只是参与的热情、阅读的激情和细细的揣摩。阅读教学也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由教师的单向推进变为学生对文本的自主观照,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自主“对话”。
三、利用网络信息深化阅读思考
语文学习需要“据言会意”和“因言悟道”,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依据语言信息联想相应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和情感,进而赋予文本意义,产生情感共鸣。然而有很多文本是远离学生生活的,甚至是永远无法通过实际生活感知的。
如《雷雨》描写的人物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人生经历等都是学生不曾了解的,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因为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情境性材料——如图像、音频、影视、文字等资料,用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将被感知、被想象的对象呈现出来,进而弥补学生因时间、空间造成的认知断层,帮助学生解难释疑,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利用网络平台探索文本,笔者还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的QQ软件,建立班级研读《雷雨》的讨论群,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或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或互相探讨疑问,或提供学习资料链接,学生阅读交流可谓如火如荼。有学生甚至提出研讨《雷雨》中的小人物人生悲剧这个课题,后来又把它发展成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就像是助推器,推动着学生逐步深入文本,深化阅读思考。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求知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信息技术进入阅读课堂,不仅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模式,使文本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也使学生由单纯的接受者变为文本的阅读者、思考者和处理者,教师也由单纯的发布者变为鼓励学生探索的引导者。学生乐在其中,阅读教学自然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3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