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读法与高中阅读教学

2016-05-14朱爱燕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句读字音语气

朱爱燕

高中生阅读的文本主要分为现代文和古诗文两类,现代文中的散文类文本和古诗文中的文言文对学生而言较难把握。对于这两类作品,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运用朗读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散文教学中适当运用朗读法,关注词语、片段、句式的朗读,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重视字音、句读、语气,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朗读法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朗读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学生的眼、口、耳、脑同时工作,不仅能帮助学生识记知识,而且便于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潜移默化中训练了学生的记忆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的语言感知力,提高了审美鉴赏水平。

一、散文朗读关注词语、片段、句式

散文自由灵活,在优美隽永的文字背后蕴藏着知识、智慧、思想与美感。散文阅读的第一步是由学生自由通读全文,大声朗读,多读几遍,初步弄清文本讲了什么。

1.品读关键词语

文本中常常有一些含义丰富深刻或有艺术感染力的句子。揣摩句子含义需要我们反复品读,品味赏析其中关键的词语。品读词语时,常用比较法。删去这一词语或用另一词语替换,再读一读,比一比。

《荷塘月色》中有一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把月光由高处铺洒、柔和灵动之美写活了,是炼字的典范。教学中,教师都会将“泻”与“照”“射”“洒”“铺”等动词做比较,但往往忽略读。课堂上,教师带着学生把这用了不同动词的五个句子高声朗读出来,尤其注重动词重读之后,在声音还原的景象中,学生就能生动形象地感受到照之光只有亮度,射之光过于细硬,洒之光缺少柔美,铺之光流于平面,而泻之光则流动而又柔美,写出了月光的缥缈莹亮。有此感悟之后,指导学生用轻柔且悠长的声音有感情地再读一读,能更好地感受炼字的妙处和朗诵的艺术。

2.诵读重要片段

读懂一段文字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前提。通过诵读,抓住这段话的中心,写了什么人什么事,或者发表了什么观点,抒发了什么情感。通过诵读,在不同的语气和声调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在精妙的词句里,体会作者的文笔。

如《我与地坛》第一部分第五段,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两遍读完后,学生能准确抓住这一段的中心是“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然后请朗读优秀生把具体描写园子中景物的句子朗读一遍,并说说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接着教师用平稳的语调、较慢的语速挑出几个句子读一读:“蜂儿如一朵小雾”,“蚂蚁摇头晃脑”,“瓢虫爬得不耐烦了”,“露水轰然坠地”。第一次,“蜂儿”“蚂蚁”“瓢虫”“露水”重读,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细小卑微生命的关注;第二次,“如一朵小雾”,“摇头晃脑”,“爬得不耐烦了”,“轰然坠地”重读,再让学生说一说听后感受,此时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眼中看到了渺小生命中蕴含的美好、生机和辉煌,最后全体学生齐声朗读,融入情感,注重语调、语速,体会作者独特视角、细腻描写、生动语言背后的深刻感悟。

3.比读变形句式

文学作品的语言常常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这不仅表现在词语的甄选上,还体现在变化的句式里。变形后的句子有艺术的陌生化效果,更能使情感强化,意味凸显。《我与地坛》中有“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几句,作者通过句式的变形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认识。但学生一时很难理解。教学中可把它们正常的表达形式——“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剥蚀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一段段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又散落了”——用投影打出来,让学生反复比较朗读。两三遍读完,学生不难发现原文具有精妙的意味:强调地坛的主动性,它主动地放弃外在的繁华,像一位智者,等待着作者的到来。

二、古文朗读重视字音、句读、语气

文言文时代久远,学习时,我们可借鉴古人的学习方法:“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朗读时,眼观其形,口读其声,耳听其声,脑思其义。文言文教学重视字、词、句,我们就通过诵读来强化。

1.读准字音

教材中的文言作品文质兼美,许多篇目要求背诵,如果字音读错,则贻笑大方。文言文中常常有通假字,朗读时应读本字的音,理解时也应是本字的义。另外,文言文中还有一些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的字,这需要学生提前预习,在弄清字音和字义的基础上,正确朗读文章。正确朗读是理解、背诵的前提。《六国论》中“朝歌夜弦”,读准“朝”的字音,它的意思和用法便很容易看出来。

2.读清句读

学习文言文,应能知句读,能释句义。先辨清句读,后弄懂意思。教材中的文章都有标点,应让学生反复诵读,不妨摇头晃脑,高声朗读,甚至闭上眼睛,陶醉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能积累一些经验,如句末常用“也”“乎”“矣”“欤”“哉”等,句首常用“夫”“且夫”等。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如《阿房宫赋》开头应该这样停顿:“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让学生在节奏中感受到文言文常用的主谓句式和动宾句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能提升学生对词性的判断力,进而提高翻译的正确率。考试说明要求选修历史的学生能给一段没有标点的文字断句,如果平时教学中注重句读停顿的训练,学生对此类题定能从容应对,取得高分。

3.读出语气

“其”做语气副词时可表示反问、婉商、期望、推测等语气。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文言文难学,要学好文言文必须重视句子语气。死记硬背虚词的意思是不行的,必须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记忆,如能有感情地熟读这些句子并背诵下来效果会更好。如“其真无马耶?”(表示反问)“吾其还也。”(表示婉商)“尔其勿忘乃父之志。”(表示期望)“其皆出于此乎。”(表示推测)这些句子要求学生带上各自的语气去朗读背诵,不仅记得快,而且不易忘。

对于含有句末语气词和疑问词的句子,教师同样应高度重视朗读。如“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两句虽都是问句,但反问和疑问语气截然不同。朗读时语气读到位了,翻译时就能译到位。

在高中散文和古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法常常不被重视。事实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有其独特价值的。在新课改背景下,面对不同的阅读材料,教师如果能精心备课,抓住重难点,设计出便于学生理解的朗读教学方案,做到不读不讲,先读后讲,多读少讲,相信学生通过朗读能解决很多问题。阅读教学坚持采用朗读法,会起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211800)

猜你喜欢

句读字音语气
论沈宠绥运用《洪武正韵》辨正水磨腔入声字音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短句(主语+谓语)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咬文嚼字”三篇
《诗集传》叶音与宋代常用字音——叶音同于韵书考论之二
《〈曹刿论战〉句读解惑》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