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诗歌教学多一些诗情画意

2016-05-14龙敏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男子诗歌情感

龙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所以,教师应激活想象,让麻木的心孕育出一片诗情画意;少讲精讲,还学生读思的时间;讲授力避重复而凸显篇章的艺术魅力。如此,也许我们能突破重围,还诗歌课堂以生机。下面笔者以《氓》的教学为例谈谈诗歌教学的诗意和有效性。

一、课例回顾

师:从大家的回答来看,对《氓》中的难字难词和古今异义词掌握得很好。接下来,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①找出每一章中女子对男子的不同称呼,讨论分析每一种称呼背后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

②女主人公的悲惨结局是哪些因素造成的?(讨论约4分钟)

师: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就题①发言。

生1:第一节中对男子的称呼有“氓”和“子”。“氓”是“民”的意思,而“子”在古代是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您”,表现了女子对男子的情意。

师:“氓”是一个会意字。从民亡声。“亡”在古代有逃亡、流亡之意,“氓”特指外来的百姓。诗歌中的“氓”可能是一个游走的商人。

生2:第二节中对男子的称呼是“尔”。如“尔卜尔筮”“以尔车来”。“尔”就是“你”,表明女子和男子拉近了距离,两人之间关系亲密,称呼随意而亲切。

师:第二节中还有一个称呼,谁来说说?

生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歌中的“复关”都是代指男子,用地名代称人,表现女子因爱男子而对那个地方充满了柔情蜜意。

生4:第三、四节中称男子为“士”,“士”是对男子的通称,这说明爱意被破坏了,女子和男子疏离了。尤其是“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这句中,应包含有女子的怨恨、不满。

生5:下一节中已没有了称呼,表现女子对男子彻底失望,懒得搭理,不愿提起那个人。

生6:最后一节中的称呼是“尔”“其”。“及尔偕老”是热恋时女子的一种美好期望,而当婚变后,女子彻底失望了;“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他”的称呼意味着男女两人间,生活距离和情感距离的疏远,在女子心中,曾经的心上人已变成了一个“陌生人”,两人间的亲密荡然无存了。

师:的确,从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称呼变化,我们就能窥一斑而见全貌,发现两人的情感变化。

接下来,请大家反思一下,女主人公的悲剧是哪些因素促成的?

生1:社会原因。

生2:女子过分迁就男子,导致男子行为越来越过分,不懂得怜爱眼前人。

生3:男子喜新厌旧的本性。

二、课堂透视

《氓》出自必修二第二单元。单元提示:“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

以上课例在体察情感方面,教师巧妙地从“称呼”这个角度切入,引导学生通过细致地比较不同称呼来感受人物间微妙的情感亲疏。问题直指课文的肌理,同时又落在实处。而且问题设置提纲挈领,贯通全篇,避免了“碎问碎答”,有利于学生对诗歌获得整体性的了解。但值得反思的是,《氓》的诗性如何彰显?《氓》的内容定位是否恰当?

首先,从学习对象来看,《氓》是古典诗歌,作为“诗歌”这一浓缩的艺术体裁,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品析词句、想象等去还原、丰富诗歌,再现情境、画面,使他们获得更细腻、更深刻的感性认识,而不只是从理性的角度解读一份破碎的爱情。

其次,从教学行为来看,在学习字词后直接进入“称呼背后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集中于“称呼”这个狭小的点上,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女主人公的纯真、善良等被忽略,或仅仅只是停留在概念上,作品的血肉被榨干,丧失了其原有的艺术魅力,这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初衷。

三、课堂再创举隅

《氓》是叙事性的诗歌,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根据思维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教师可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将学生一步步带入作品。

1. 意读

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一问适合初步感知阶段,它能让学生获得对全诗整体的粗浅认知。

2. 画读

请发挥想象,设计一组连环画,并给每幅画命名。以第一层为例:

贸丝欢谈—送子涉淇—淇边允诺

登高远眺—欢喜相逢—小心卜筮—联姻贿迁

3. 悟读

请根据原文中的有关诗句,给每一层中的女子设计一个“特写”(包括外在和内在)。

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男子一听女子的婉言拒绝,顿时面露愠色,女子低头微笑着,脸色绯红,两手绞着有些局促不安。她轻轻地对男子说:“要不,你就秋天来迎娶我吧。”此时,不远处,是青葱的桑树;脚边,是缓缓流淌的淇水。

心理说明:女子虽自作主张却不失少女的娇羞和纯真;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是对“子无良媒”的不满,另一方面有对男子恼怒、一走了之的担忧,同时还有对家人态度的担心。

②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夕阳西下。窗外,桑树上零星的几片叶子枯黄了,秋风一吹,有的就在空中打着旋儿,然后轻轻地落在尘埃里。窗边,蓬头垢面的女子孤零零地呆坐着,脸上有明显的两道泪痕,她的额际,已有浅浅的皱纹。远处,有个模糊的身影,那是正怒气冲冲负心离家的丈夫。

4. 情读

请结合刚才的想象细描,再入诗境。以诗节为例,指导学生体会情感,在反复诵读中,入诗入境。诵读的轻重缓急不求整齐一致,教师个性化的“范读”仅供参考。

如:“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①在这节诗中,有六个“矣”,融入了女子很复杂的情感。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自怜、幽怨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愤慨、悲伤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沉痛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幽怨、无奈、哀伤

②从重音来说,“靡”“暴”“笑”等重读,以突出女子的遭遇。

③从语速来说,本节开头不疾不徐,流露出几分哀婉;中间四句渐快,至“咥其笑矣”处,情绪激昂,愤慨如决堤之水,冲泻而出;最后,哀伤、无奈如幽咽泉流,间断间续。

5.说说心中的男子、女子形象

女子:纯真、善良、能干、任劳任怨、坚强。

男子:虚伪、暴躁、薄情寡义、喜新厌旧。

6.醉读

在“意读”“画读”“悟读”“情读”的基础上,植入韵律节奏,沉醉、旁若无人地自由朗读,达到融入作品、句句含情,形成共鸣的美的境界。

四、教后思考

在当下的诗歌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少读多讲,学生少自我思考涵泳而多归纳概括,少感性体会多理性分析。诗歌的学习,如浮光掠影,除了留下大意的感知,对作者情感的生硬剥离,似乎所剩无几。甚至,我们将诗歌变成了题型技巧训练的素材,一切为考试服务。如此一来,诗味尽失。

首先,诗歌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切不可一开讲就用“思想感情”或“艺术技巧”吓唬人,弄得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手足无措。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爱诗恋诗,往往是爱诗中或清新或宏大的美妙景致,一份欲说不能却在诗人笔下找到依托的深情……古典诗词原本是吟唱的,一首经典之作就类似于今天的流行歌曲,喜欢的人自能在吟唱中品出一份沁入心扉的感动。试想一下,如果在这之前先来一通理解分析,也许讲的人口若悬河、唾沫横飞,听的人早已恹恹欲睡,原本的兴致顿时消解了。所以,诗歌一定要多涵咏诵读,保留我们每个人对诗词最初的独到的美好感受,让每一个人的诵读都有自我的味道,让每一句充满画意的诗句都保持那份鲜活和本真。

其二,诗画常常一体。从可视可感的景物到看不见摸不着的声乐、愁绪等,都在诗人笔下幻化成了一幅画。如白居易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李贺的“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等,学生是在“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再造情境中“聆听”到了“错落有致”“清脆”的琵琶声,是在“石破天惊逗秋雨”的奇谲中“看到”冲天的“声浪”,听到碎裂的巨响……哪怕是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眼前也仿佛看到一个形销骨立的落魄王者凭栏远眺,面对浩荡东去的大江蹙眉叹息。若能努力引领学生“置身”其境,我们对诗歌的感觉一定比刻板地为诗歌贴上“通感”“化虚为实”等标签来得美妙幸福。

当然,有关诗歌鉴赏的理论也应在教学中占一席之地,它能帮助学生在感性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领悟诗歌构思、用词的巧妙。但万万不可过分,过分就偏离了学习诗歌的初衷。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我们不妨时常问问自己,将引领学生到哪儿去。单纯地定位为“考试拿高分”和“传递诗词之美”,其课堂流程的设置必然会迥异。“到哪儿去”的反思,有助于我们回到学习诗歌的正途上来。

其三,诗歌的学习应重视“点面”结合,二者不可偏废。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我们在对教材进行裁剪处理的时候,不能为追求独特性而忽视其典型性,也不能因突出某一点而完全抛弃了对其整体性的把握。每一首入选教材的诗词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课堂教学的“千篇一律”是我们反对的,而个性十足、内容偏斜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把篇章放到整个语体系列和单元教学的序列中加以考虑,同时还要兼顾篇章本身的独特性。

总之,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不能随心所欲,它应该是一场“带着镣铐舞蹈”的盛宴。我们要努力让学生徜徉在诗情画意的诗歌长廊,让他们的心灵因古典诗词的滋养而丰盈,其语文素养因教师的正确引领而稳步提升。

作者单位: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571100)

猜你喜欢

男子诗歌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情感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从男子力保卫战开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诗歌岛·八面来风
男子买执照骗47万拆迁款
满脸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