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2016-05-14苏艳霞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对教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涉及语法、结构以及修辞等方面,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语言素养和综合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结合作文方法技巧、想象力发挥和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写作水平。本文就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无法全面认识各种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某一事物的认知不会固定,因此学生可以积极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来描述和认识事物。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确保文章写作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一、结合生活实践,强化学生的观察力
语文知识与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而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日常生活积累而形成。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思维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事物的看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从实际生活出发,强化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写作时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和联想,有效记录自己观察的事物,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以半命题作文:“我的 ”为例,有些学生可能会写小猫小狗,有些会写爸爸妈妈,这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想象力加以充分肯定,便于其展个性的展示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观察能力是想象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认识和接触更多的事物,写作的素材也随之增多,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加以重视,使学生能够在观察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例如在进行以“春”为主题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天气,并结合自然的状态来分析春季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人们的生活状态,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强化想象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确保文章的丰富与生动。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丰富表象储备
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多是被动接受教师布置的作文命题,只能重复一些典型范文,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对作文学习情境进行合理创设,布置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且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题目,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分享和讨论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激发想象能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无法系统全面地认识与观察身边事物,表象储备和知识积累相对不足,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要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将想象力在小学作文中的作用加以充分发挥,需要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首先需要强化学生表象储备的质量和数量,教师可选择优质的题材让学生进行学习和观察,从而使学生在观察或阅读过程中更好地培养想象能力。其次需要指导学生积极阅读高质量的作品,对名人的描写手法和写作风格加以感受,便于学生想象力的延伸。最后需要增强景物或自然表象的储备,教师可带学生进行野外观察,让学生对自然事物进行深入了解和感悟,如感受四季气候的变化、观察动物活动和植物形态、观看大自然日落和日出等景象,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三、培养自由思维
自由思维与学生的想象力具有紧密的联系,其不是对人物或事物进行胡乱想象,而是在一定基础上对想象对象进行合理延伸或夸张,能够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当然在培养学生的自由思维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自由思维需要培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事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次想象,从而使学生深层次想象与描写事物,扩展自由思维的深度。②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科学运用相关的手法,如比喻和夸张等,从而发展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培养自由思维和想象力,获得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
想象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其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结合生活实践,强化学生的观察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丰富表象储备,培养学生的自由思维,从而促进学生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苏艳霞,教师,现居山东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