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斯洛特与孟子的道德情感主义
2016-05-14李于竹
李于竹
摘 要:在当代美德伦理学的哲学思潮中,与学者们普遍重视的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的美德伦理学相比较,受到忽视的休谟的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反倒是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价值,并成为一种当代德性伦理学的复兴。在西方,继承并发展休谟道德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的集大成者当属于迈克尔·斯洛特,他将道德心理学中的移情概念运用其伦理学中,试图构建一种基于移情观念的当代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与之相比较,中国儒家思想家中的孟子思想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
关键词:斯洛特;孟子;道德;情感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9-0071-02
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在很多方面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有相似之处,与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思想相比,儒家学说类似于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特别是孟子的“四端之心”非常接近于斯洛特的移情概念,他们都是主张道德义务完全是可以从人类天生的移情能力和“良心”反应中推导出来,将心灵中的美德和体现道德秩序的“理”归结于这种心理情感,而不是理性。
一、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
道德最终是来源于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知识的认知还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情感?自柏拉图以来,西方主流的理性主义哲学认为道德来自于我们对世界的理性认识而不是情感本身,但是,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则认为道德根源于我们的情感,继休谟之后的斯洛特是这一主张的集大成者,他认为我们人类天生就具有一种移情能力或者说是移情反应,而这种与生俱来的移情能力或移情反应是我们最终理解道德来源、道德发展并解释道德意义的根本依据,而不是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所认为的幸福与效果,斯洛特将这种理论称为“道德情感主义”。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不仅是一种规范伦理学,同时还是一种元伦理学,展现出了一种在当代西方独树一帜的伦理学研究。
斯洛特想要说明的是,他认为,一切的道德活动或者道德现象都是基于人类自身的情感,主要是从移情和移情反应中得到合理的解释。“移情”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是指主体所具有的一种感受能力,也就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境况所表现出的“感同身受”,在这一点上它和“同情”有相似之处。另一种是指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所体现出的能呈现的移情能力的这种反应过程。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一个静态的反应,那第二种含义就是动态的过程。斯洛特的移情概念深受心理学家霍夫曼的影响,这种移情的特点就是当一个人感受到另一个人的痛苦时,这一过程往往不是有意识选择的结果,是一种不由自主、情不自禁,斯洛特认为正是这种不由自主的移情心在他的道德情感主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道德行为本质上就具有利他性,而移情与利他行为也有着某种本质上的联系。当我们看到一个人陷入悲痛之中时,只要不是麻木不仁之人,就会对他人的悲痛产生同情心,此时,我们往往会做的就是采取帮助他人摆脱悲痛的行为而不是增加他人的悲痛心,更不是离开那种能使自己感到悲痛的情境这种方法来摆脱悲痛的感受。斯洛特认为这就说明我们的移情反应总是伴随着他人的移情关爱,而这种关爱就成了我们的利他行为。所以,在最终意义上,是移情而不是理性,才是道德行为和道德义务的基础。
与此同时,斯洛特还提出了一个二阶移情的概念,即体现行为者品性的行为要么体现了行为者的移情关爱,要么体现了行为者缺少移情关爱,当这种体现行为者移情状态的行为成为我们移情反应的对象时,我们的移情就成了二阶移情,也正是这种二阶移情,形成了我们道德上赞同或不赞同的态度。比如我对你在困境时提供了帮助,而你同时也是一个具有移情能力的人,此时你就会对我的移情方式也即我对你提供的帮助这一行为感到温暖或亲切,而这就是我们在道德上对“乐于助人”这一美德的肯定态度;相反,如果我的行为没有移情心也就是说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那么就算是具有移情能力的人也会对我的这种冷漠行为感到寒心,特别是当我的冷漠行为与移情心的你产生的移情关爱的暖意相碰撞时,会更加深人们对这种行为的寒心,就是这种对行为者反思的感受构成了我们行为者品行在道德上的不赞同。斯洛特的规范情感主义并不是一种不偏不倚的美德伦理学,同时它还承认爱有差等,同时我们的道德义务也有差等,在这一点上,与儒家提出的爱有等差有着相似之处。
二、孟子的道德情感主义
孟子的道德哲学实际上也是一种美德伦理学,并且孟子的美德伦理学也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美德伦理学,它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主义的美德伦理学,他所提出的儒家道德情感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内容为以后儒家道德情感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孟子的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以人的“四端之心”为根本依据,特别是其“恻隐之心”,并主张价值评价和道德规则、道德原则不是来自于人们的理性反思,而是根源于人们与生俱来的内在情感,并试图建立一种道德情感主义的美德伦理学。按照孟子的道德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理论,一个行为是否是道德的,当且仅当这个行为是否体现了人们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也就是美德。孟子认为,人们在做出一个道德行为时,不是经过反复的理性思考,思考这个行为到底是对的错的,而是出于自己内在的“良心”,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地就去做出的行为。孟子认为人性“四心”是先天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就是说,人的道德心理不是像销金那样由外在的力量加于我身上,而是我内在所本来就具有的,在这里,他称之为“良知”“良能”合起来称之为“良心”。从性善论这一前提出发,孟子还提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进而由“人性平等”推出“道德平等”,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或成为善的人,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不能为善,其主要原因不在于人性而在于环境的影响和个人主观的不努力,从而丧失其本善“良心”造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孟子认为人性可失,同时也认为人性可求。所以,“人皆可以为尧舜”并不等于“人必可以为尧舜”。
正是由于孟子的道德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中行为者的道德行为归根结底来自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情感,因此,孟子认为教育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美德行为靠的不是外部世界的经验知识或理性认识,而是“反求诸己”“反求诸心”的道德修养,即通过自身内心的反省,培养和发展道德主体内心原本具有的“四端之心”,只要好好保护它们并加以扩充发展,就能“存心”“养性”即“尽心”“知性”,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大人”君子,并养出一身“浩然之气”,因此,孟子认为人应该把存心养性的道德修养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法。
三、斯洛特与孟子道德情感主义之异同
(一)斯洛特与孟子道德情感主义的相同之处
斯洛特与孟子的思想都属于道德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他都把人们天生具有的内在情感作为判断道德行为是否合乎道德的基本依据和标准,只是他们对其自己理论所设定的概念不一样,斯洛特借用心理学中的移情概念,通过和自己的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以“移情”这一概念为基本依据的道德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而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以“仁义”并举,以“仁义”为主体的仁、义、礼、智四德相统一的道德规范体系,并把人们与生俱来的“四端之心”作为判断道德行为的根本依据。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斯洛特的“移情”等同于孟子的“恻隐之心”。
斯洛特与孟子都强调爱有等差。他们都认为,根据远近、亲疏上的差异,“移情”或“恻隐之心”上的程度或偏爱和我们道德义务的程度或偏爱有着相当一致的对应关系。斯洛特将那三种不同的移情反应方式分别概括为“知觉的直接性”“时间的直接性”和“因果的直接性”,这些移情反应“直接性”的程度和我们直觉上所接受的道德义务的程度或偏爱有着对应关系。孟子则将这种亲疏远近的不同反应概括为爱有差等原则。
(二)斯洛特与孟子道德情感主义的不同之处
斯洛特与孟子的道德情感主义虽然说都强调道德规则、道德原则不是来源于人们的理性思考,而是来自于人们天生的内在情感,但是,在关于公平的正义论方面,相较于孟子,斯洛特就有所进步。斯洛特认为,公平或正义也可以通过移情的概念得到合理解释,因此,他主张一种关爱伦理学的正义论。在斯洛特看来,一个充满移情关爱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体现出正义的社会,这就是西方在思考问题上与东方的不同之处,虽然说斯洛特主张的是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但他的思考方式仍然是一种理性的思考,通过考究来得出结论,他的理论也是一种理性分析下的理论。而孟子的道德情感主义只是提出了决定道德发生的情感因素,看到的只是道德本质的情感部分,这就导致了他的道德情感主义缺少当代道德的核心内容即公平的正义论,因为公平的正义论也是理性分析的产物,这是我国传统儒家思想家所欠缺的。
斯洛特和孟子都是道德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的代表者,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发现了道德与情感的本质联系,并系统地提出了他的道德情感主义理论,他的思想比西方18世纪的英国哲学家休谟早两千年,并且他的理论也为后来的儒家道德情感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理论框架和基础,虽然孟子的道德情感主义理论还有一些缺陷,但也会对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理论研究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无论是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还是孟子的儒家思想,都是把人的内在情感作为道德本质的来源、道德的基础。人的情感是细腻而又丰富的,不管是斯洛特的移情心还是孟子的恻隐之心,对当代社会道德的重建都具有深远而又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对当代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从最近几年的社会热点事件来看,比如小月月事件、彭刚案、三鹿奶粉事件等等诸多的事件以及这些事件从中引发出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如何解决是需要我们面对的。老人摔倒到底要不要扶?这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道德现象,老人摔倒当然要扶,但是因为一些负面的报道以及不断出现的老人摔倒后讹人现象使得最简单的道德责任沦丧,道德出现滑坡,以至于现在的中小学在面对这些简单的道德问题时不知道该如何做出选择,这对于我们社会来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强国不仅仅靠硬实力,软实力、道德教化也是重中之重。斯洛特就是根据社会中出现的这些现象得出自己的理论——道德情感主义,他认为,单纯的道德规则、道德原则不能很好地教导人们如何成为道德的人,还有人们自己对他人的移情能力才是道德的根本,人们内在地对他人产生的移情之心才是道德教化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邵显侠.论孟子的道德情感主义[J].中国哲学史,2012(4).
[2]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陈真.论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J].哲学研究,2013(6).
[4]迈克尔·斯洛特.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一种当代的进路[J].道德与文明,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