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起风了》创作主旨和审美流向
2016-05-14王征
王征
动画电影《起风了》是宫崎骏先生著名的动画电影之一,也是其收山之作,于2013年7月出现在荧屏上。《起风了》给观众讲述了一个动荡的年代,平凡的日本少年崛越二郎迷恋飞机,并且与薄命的少女菜穗子之间的恋爱故事。电影《起风了》不仅仅获得了票房上的成功,并且因为相对敏感的故事题材展示了作者对战争的反对态度,引起了全世界的议论。日本右翼网民认为此部电影给大众传递的是和平,反战争的信息,是完全的“左翼”主义的电影,也有人给宫崎骏先生打上了“叛国”的标签。但是也有人认为,宫崎骏先生所导的电影《起风了》是对日本在战争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刻意的回避。那么,电影《起风了》究竟是在宣扬反战争的思想,还是对日本所犯下的错误进行美化?观众需要对电影进行深入地分析。
一、创作意图
(一)电影所传递的反战思想
1.电影主人公崛越二郎是非军国主义者的象征。电影《起风了》的男主角崛越二郎是著名飞机设计师,其也是二战中设计零战实际存在的人物。但是男主角崛越二郎并不是军国主义者。电影导员宫崎骏本身是一个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和平主义者。但是,却在其电影《起风了》中塑造了一个设计武器的飞机设计师的形象,当时创造的出发点让观众很难理解。因此,观众想要对作者的创意进行了解,解剖出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真实思想,就必须对电影《起风了》进行深入的分析。
电影《起风了》的男主角崛越二郎并不喜欢战争,他设计飞机的初衷只是因为自己喜欢飞机,并不是为了发动各国之间的战争。作者宫崎骏所要表达的思想并不是崛越二郎为了发动战争而进行飞机的设计。
在电影一开始,作者就已经向观众传递了这个信息。当主人公崛越二郎在梦中和卡普尼罗建立了朋友的关系,并且从朋友那里汲取到勇气和灵感。在梦中,卡普尼罗告诉崛越二郎“飞机是人们美丽的一个梦想”,其实也是作者想要告诉观众的信息,飞机本身不具备任何发动战争的作用,设计飞机单纯是出于对飞机的热爱,是设计师完成自己梦想的一个过程。[1]
2.电影剧情遭到众人的谴责。动画电影《起风了》在对故事情节进行设计时,作者习惯采用批判的口吻来展示战争对社会所造成的后果。这种设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自身所接触的反战争思想有关。比如,在电影《起风了》中出现的街头的流浪儿童已经饱受战争煎熬的没有饭吃的孩子;崛越二郎想要和路边乞讨的姐妹们分享自己的食物时候,她们却纷纷跑开,崛越二郎看到这种现象内心非常不好受,但是他的朋友却说:“你现在的行为是伪装善良的人,你知道你设计的一架飞机可以让日本多少家庭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事情就是这样,在人们眼里,崛越二郎就是发动战争的帮凶。主人公崛越二郎和路边乞讨的孩子之间的对比,也是对日本崇尚战争的右翼分子的一种谴责和拷问。
3.日益激烈的战争和安静祥和的故乡。作品并没有直接地对战争过程和战争中的人物进行描述,基本都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描述。这种对比的描述方式,能够更好地触动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心理,并且在战争的最后,怀揣梦想的崛越二郎更是因为日本的战败而发现自己的梦想已经破碎不堪。描述这个场景的时候,作者将镜头拉向了美丽的夕阳下,崛越二郎走在伤痕累累的土地上,听到了自己好友卡普罗尼的话:“因为你设计的零战,把自己的国家就这样活生生地毁了!”
(二)作者宫崎骏对战争的矛盾性
动画电影《起风了》给观众描述了主人公崛越二郎对军国主义的妥协,也给观众描述了崛越二郎在发动战争时的矛盾的心理,还向观众展示了作者在反对战争和热爱飞机两者之间的矛盾心理。
二、 动画影像表达的文学之美
《起风了》的剧本就是在现实的基调中配以动画的想象和浪漫、呈现出诗意的文学之美。
动画电影《起风了》给观众展示了富有诗意的文学。首先,作者对剧本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宫崎骏曾经说过,自己会把从文学方面获得的知识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虽然电影《起风了》给观众还原了日复一日的平常生活。但是电影所具有的时代特征也非常明显。电影中的建筑物、人物的服饰、背景的设计等都给观众还原了20世纪日本的真实样貌。
电影《起风了》的艺术气息体现在崛越二郎的梦境中。与现实所相反的色调,给观众描绘了一个温暖梦境。作者通过对色调的选择不同,给观众呈现出现实和梦境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并且将其体现在文学当中。[2]其次,作者采用分镜进行创作。将简单的文字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动画场景,流畅的镜头给文字赋予了新的生命。这样不仅对观众的想象力进行弥补,并且也给观众创造出文字语言无法描绘出的意境。
对崛越二郎在火车站与菜穗子之间的场景进行分析。
镜头一:对崛越二郎的办公室采用全景镜头,给观众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
镜头二:对崛越二郎的办公室采用中景镜头,告诉观众有电话找他。
镜头三:从窗外向内,对崛越二郎接电话的场景采用中景镜头。电话中崛越二郎知道美少女菜穗子患有重病,一人来到二郎的地方找他。
镜头四:给观众展示了火车开进城市的远景,告诉观众美少女菜穗子慢慢地向崛越二郎靠近。
镜头五:给观众展示了火车车厢内的场景。全车厢只有菜穗子一人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望着窗外。其他的人都在整理自己的行李物品。由此可以看出,人物的复杂心情。
镜头六、镜头七:火车慢慢驶入车站,列车员进行交接工作。
镜头八:火车上的乘客慢慢走下车,车站的人熙熙攘攘。只有菜穗子一人,慢慢走下车,孤零零地在画面的右侧移动。
镜头九:崛越二郎在人海中急切地寻找菜穗子,画面慢慢向左移动。两个人慢慢地相互靠近,此时音乐渐渐进入高潮。
镜头十:崛越二郎走出了庞杂的人群中,继续在车站寻找菜穗子。
镜头十一:作者模拟崛越二郎的视角,在人群中寻找菜穗子,但是却没有任何发现。
镜头十二:给崛越二郎近景,似乎在人群中看到了菜穗子,立即跑上前去。
镜头十三:人物全景。身患重病的菜穗子扑入崛越二郎的怀抱中,两人相拥在一起。
崛越二郎从得知菜穗子来找他一直到两人相拥,短短的1分30秒的时间,作者采用13个镜头对这对重逢的恋人进行描述。镜头的动静结合给观众交代了故事发展的背景,也给观众营造了一个紧张的氛围,崛越二郎和菜穗子两者之间相互思念、相互寻找的焦虑心态,灯光、音乐的互相配合给观众营造出一个悲伤、焦急的场景。
三、 故事主题具有匠人之美的价值
匠人之美,是作者给观众展示了一种执着的态度以及打造完美作品的信念。这种执着的态度是在任何的事件面前都不会改变生命信仰。也是电影《起风了》给观众传递的核心价值。
动画电影《起风了》给观众完整的体现了作者宫崎骏的工匠之心。电影中的主人公崛越二郎每个重要的阶段都有“风”的参与。崛越二郎因为“风”吹掉了美少女菜穗子的帽子而与其相识;崛越二郎因为“风”吹落了美少女菜穗子的伞与其再次相遇;崛越二郎所设计的飞机自然更是离不了风。崛越二郎生命中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离不开“风”。电影中“风”所蕴含的意义,其实是指人的命运。不论崛越二郎如何热爱自己的梦想,但是在时代的背景下,就会将其转变为战争的工具。宫崎骏对战争的反对之情,并不是通过大力宣扬爱国主义情怀来实现,而是借助一次次吹过崛越二郎生命的“风”来进行描述。“风”的存在使得崛越二郎的梦想得以实现,也是“风”让战争中的飞机坠毁。最终,崛越二郎独自站在风中眺望。故事也正是向电影《起风了》的题记一样给观众展示了生存的意义。
四、 具有奇幻、矛盾的人物形象设定
电影《起风了》主人公崛越二郎梦中的好朋友卡普罗尼人物的设定,不仅仅是崛越二郎完成飞机设计灵感和勇气的启发者,也起到电影的点睛的功效。电影《起风了》与宫崎骏以往创作的电影不同,卡普罗尼给崛越二郎创造了一个美丽的梦想,但是却也像撒旦一样的充满罪恶。[3]
卡普罗尼在男主角的梦境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作为男主角的领路人,将男主角引入飞机设计师的梦境中,在精神上给予崛越二郎一定程度上的鼓励,并且告诉崛越二郎飞机仅仅是自己完成梦想的工具,并不是商品或者战斗品。第二次,卡普罗尼对长大的崛越二郎说,飞机是实现人类飞行梦想的工具,也是人类进行战斗和破坏的工具。在卡普罗尼对崛越二郎说完这番话以后,崛越二郎就生活在一个相互矛盾的世界里。虽然崛越二郎知道自己设计的飞机会被使用在战争中,但是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梦想,花费10年的时间打造了一架白色飞机。这架飞机没有任何的武器弹药,这才是崛越二郎的梦想。第三次,崛越二郎看着眼前一片的残骸以及千疮百孔的土地时候,自己的内心五味杂陈。这一刻,自己的梦想实现了,但是他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无法挽回的事情。
崛越二郎的三次梦境,依靠卡普罗尼将人物之间进行串联,但也是对崛越二郎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卡普罗尼这个复杂的角色在宫崎骏的其他作品中是极其少见的。他对于崛越二郎来讲是勇气和灵感的来源,也是崛越二郎在艰难的困境中坚持自我的动力。
结语
电影《起风了》是宫崎骏先生诸多作品中唯一写实的作品。宫崎骏先生说自己在观看《起风了》时候,不仅感动落泪,这种现象也是第一次发生。通过对电影的故事情节分析可以得知,电影不是对日本发动战争的事实进行美化,也不是对反对战争的思想进行传递,而是给观众描绘了一个为了追求梦想,在逆境中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故事。电影《起风了》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日本面临着经济危机和关东大地震,作者借助电影给观众传递了日本民族敢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迎难而上的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楠.宫崎骏《起风了》的蒸汽朋克励志情结[J].大舞台,2014(4):92-93.
[2]杜征文.《起风了》中的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9):62-63.
[3]王天鹏.堀辰雄论——以《起风了》为中心[J].文学教育(中),201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