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河故人》:跨越时空的情感书写

2016-05-14张翾茜周星

电影评介 2016年3期
关键词:山河故人梁子情义

张翾茜 周星

山河、故人,怀旧而诗意的名词。对于片名,导演贾樟柯如是说:“其实《山河故人》这个片名的产生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大概是十几年前的春节期间,我去山里的姨妈家走亲戚,我姨妈家门口是沟,沟对面是群山,群山上覆满残雪。当时正好是大雪初歇的午后,太阳出来了,放眼望去太阳照着残雪,远处小小的人在走,那个时候我突然想到这个词组——‘山河故人。”[1]整部影片也如同片名的产生一样,淳朴中略带浪漫,真实里氤氲着诗意。这一次,贾樟柯带着一个多情知识分子的感性和深沉完成了一次亦旧亦新的诗意现实主义尝试。正如涛儿、晋生和梁子的三角恋情是伴随着冰冻三尺的汾河水边那一声极具形式感的炮响开始的;到乐与中文老师Mia的忘年恋更是始于在大洋彼岸对那张90年代的黑胶唱片升起的情愫。

故事从1999年开始,依旧是那熟悉的汾阳小县城,围绕着女主角沈涛的爱情、友情、亲情在慢慢展开的表述中而又急剧变化着;15年后,时间辗转到了2014年的现在,沈涛丢失了爱情和亲情,友情也不过成了无情之义,在富庶的生活中,她的生命被远方包围着;又一个十年弹指间,2025年不远的未来,等待着沈涛的是一个太平洋的守候与牵挂,日渐老去的她已无力跨越时空,徒守一把钥匙的念想在故地独舞。时空的跨越性伴随着情感的多样变化,这一次,贾樟柯将锋芒更多地隐藏在了情感的书写之下,令人动容的怀旧中也难掩对现代性危机的思考。用分段式的时空跨越来写情,也让人不禁陷入一种悖论的思考中:情感可以超越时空,但是时空又确实阻碍了情感。

一、 三段时空的塑造

(一)时空的新旧冲突感

三段时空内部新与旧的冲突感主要表现在内容以及场景的设置上。1999年的时空本充满了怀旧的元素,关刀少年、伞头秧歌、舞龙舞狮、绿皮火车等都既还原了那个时代,又承载着对过往的一片留恋之情。但是,在旧时代中,又夹杂着人们对新事物的憧憬,无论是开头张晋生开着德国产的大众汽车来向大伙儿炫耀,还是沈涛玩笑间表露的对澳门的向往,新旧文化在冲突中张扬着即将到来的新时代的戾气。尤其是在第一段时空中出现的两首流行歌曲GO WEST和叶倩文的《珍重》,对于那个时代的沈涛、张晋生、梁子而言,这是全新的文化,而对于当下的表达者而言,毫无疑问这两首流行于90年代的歌曲更多的是一次深情的怀旧。

如果1999年的时空塑造是在旧时代中憧憬新事物,那么2014年和2025年则更多地是在新时代中怀念旧情结。2014年的沈涛住上了大房子,开上了洋汽车,用上了苹果手机,然而面对父亲的辞别,她还是选择了最传统的殡葬方式;就连包饺子,她也要亲自剁馅儿、擀面皮儿,对于祖辈上这点儿手艺活儿一丝不苟。1999年的沈涛算是那个小县城里的时髦新青年,但是2014年给人的感觉却是无论物质如何富足、时代如何走向新潮,这个曾经的新女性却多少有点儿显得“土气”了。

2025年,在这个想象的不远的未来,移民对于中国人而言已不是稀罕事,要说“新”,跟随父亲远在澳洲生活的张到乐绝对算得上新时代“新新人类”的代表,他不说母语,就连跟父亲对话都是一口流利的英文,接受着西方文化的浸染,生活在电子产品等高科技包裹的环境之下。他与父亲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一方面是情感和沟通上的矛盾,另一方面,是他所代表的新派与操着一口乡音的父亲所代表的旧时代之间的新旧冲突。

(二)时空的历史时代感

影片以极强的形式感将三段时空区分开来,分别以1.33:1、1.85:1、2.35:1[2]三种画幅比例将1999年、2014年和2025年这样三个时空展示出来。这并非贾樟柯的首创,当然也不是他为形式而形式,正所谓“一切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这样的形式对比也是为了还原每一段时空本来的样子,是对所谓“历史时代感”的突显。以1999年1.33:1的画幅来说,最初导演采用这样的形式完全是出于对90年代末的怀旧:“看那时候拍的好多纪录片,很多氛围非常吸引我,比如春节闹社火等仪式,这些生活方式现在已经很淡了,更年轻一代可能都不知道过去人们怎么狂欢。所以决定把一部分那个时候的影像放进来,那时候DV的画幅就是4:3的传统画幅,可以用技术把它统一到宽银幕,但后来我决定保留那个时候影像。”[3]而到了2014年,导演则选择了符合时代主流观影体验的1.85:1,即我们今天所说的16:9。也许对于这种遮幅的保留是因为第二段中采用了导演近几年在河北拍摄的一些纪录片,这些比例使得最终第二段时空的画幅统一成这样。但是2025年2.35:1的宽银幕设置则是导演刻意区别于前两段而为之,而这一画幅也是目前大部分好莱坞大片等采用的主要形式。因此,具有较大区分度的画幅形式使得这三段时空有了天然的时代感。

除了在形式上,内容上导演依旧没有抛弃他一贯的对时代背景的刻画。1999年的时空下,虽然故事着力于讲述汾阳小县城里沈涛、张晋生、梁子三人的情感故事,但是却在有意无意间将澳门回归、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融入到了这一段时空中,所以才有了对大哥大、小轿车等物质追求的展现。2014年的时空同样也在不经意间出现了“马航MH370飞机失联事件”,让人有一种强烈的现实感。至于尚未来到的2025年,导演也是将目前我们所谓的一些“政治避难”等现实事件放在了那个时代,当然也设置了“思归”的情感预期。这些符合每一段时空现实性的代表性事件或情感那么轻轻一拨,每一段时空便有了更真实的历史时代感。正如贾樟柯自己所言:“我们本来就共同拥有这些信息,人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处在公共事件里面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你说你能不谈论天气吗?你能不谈论天津爆炸吗?我们在北京谈,汾阳一样在谈,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它是生活,你可以说它是一个碎片,过去就过去了,但它是存在的,我觉得人物不是真空于这些环境的,它是实际存在的。”[4]所以,这样的时空是相对真实的,也是能激起观众共鸣的。

二、 不同时空的情感书写

可以说,过去的贾樟柯更多的在关注着个体在变动的社会下所遭遇的危机,没有像《山河故人》这样如此专注于情感书写的。这一次,他把视线对准了个人情感这一私密的内在的元素。就连他自己本人也坦言:“我有一段时间也对家庭比较忽略,对情感比较忽略,《山河故人》我觉得是一个回归,我觉得它某种程度上获得了某种女性视角,去了解我们生活究竟发生了哪些东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山河故人》它绝对是写给中国女性的一个情书。”[5]而这样一部饱含深情的“情书”背后又在诉说着什么样的情感呢?

(一)现代化进程下的爱情生态

影片主要呈现了作为母亲的沈涛和作为儿子的到乐这两代人的爱情生态。1999年和2025年,横亘在这两代人之间的二十多年不仅是时空的跨越,更是情感的隔膜。然而,最终儿子张到乐所选择的爱人又是一位年龄与母亲相仿的女人,这样看似千差万别的爱情似乎又多了一些冥冥之中注定的相似。母亲沈涛在1999年的县城选择自己的爱情时,选择了有能力带给自己浪漫和愉悦当然也能保证自己生活水平的晋生。然而最终,两个寂寞的灵魂分道扬镳,2025年天各一方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各自孤独的脆弱。因为他们的爱情最终没能消解个体的困境,而儿子与成熟的Mia却因着各自内心的孤寂走到了一起,彼此间用爱情的依偎抚慰了受伤的心灵。

导演用这两代人跨越时空的爱情生态向观众展示了现代性危机的一个重要表征,那就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化的加速,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加深,现代化社会中的每个独立个体多多少少都会被孤独感裹挟着。“贾樟柯捕捉到了这种快速发展社会中,群体的分崩离析与个体的孤独境况,当物质丰盈带来安全感的同时,我们原本所拥有的各种情感联系都被拦腰斩断。”[6]所以,爱情中的人变得愈加孤独,而强烈的孤独感又使爱情显得无比脆弱。

(二)超越时空的亲情表达

片名“山河故人”总是会让人联想起诸如物是人非这样的场景,尤其是英文片名Mountains May Depart更是将那种分崩离析的感觉表达得更加直白。

诚然,全片也确实在时空变换上上演着一幕幕人心离散的悲情。但是,在目睹了沈涛、晋生、梁子三人友情变质到涛与晋生的爱情终结之后,片中所呈现出来的骨肉亲情似乎显得愈加坚韧。即使沈涛与儿子一直山河相隔,与父亲阴阳两别,但是儿子依旧会在爷爷去世的时候回乡守孝,而与儿子多年分别的涛也很快在重逢的短暂日子里找回了儿子对母亲天然的爱与依恋。最终,到乐将对母亲、对故土的依恋带到了大洋彼岸。这份情绪也没有因为时空的斗转而淡去,它反而更加深沉浓重,也因此促成了到乐最后的“思归”,这份血脉之情在这些着力刻画的分离中显得格外聚合,它的这种聚力似乎超越了时空。

(三)古风中的情与义

贾樟柯是一个循“根”的作者,他认可过去和故乡,对此他用影像去深情缅怀。正是他满怀深情的浪漫怀旧,所以才会有涛的父亲与老战友之间那看似云淡风轻的一笔。父亲是更传统一代人的代表。他们守旧,即使有了手机,他们还是会继续自己习惯了的传呼机;他们重情,即使时空阻隔,他们也会毅然地克服这些物理因素去坚守与故人的那份情义与责任。

贾樟柯曾表示在片中使用《珍重》这首歌作为配乐时就是看重了它所表达的那份情义:“叶倩文的这首歌是一首有情有义的歌,非常适合用在这部电影里,它比较内在地谈感情的波澜,让我觉得它非常有感染力也很有古风。所谓古风就是情义相连,就是大家除了爱情、情感之外,还有一种责任,一种即使爱消失、义仍在,人和人之间最美好的东西。”[7]也正是因着这份贾樟柯口中“古风式的情义”,才使得涛与梁子之间的感情看上去那般克制收敛而又令人动容。面对晋生与涛之间爱的结合,梁子的单相思结束了,带着满腔的无奈远走他方。10年后,梁子因病回到故土时,涛带着一种近乎中国古代式的情义出现了,将自己收藏了多年的梁子家钥匙归还给了昔日故人,也将自己对他的情义与责任带给了他。

结语

如果说以往的贾樟柯拍摄的电影更多的是在思考和展示个体在时代变革中的生存际遇的话,那么这一次他真算是收起了自己的理智,更多地流露出自己丰富的情感,让自己内心沉积多年的情义喷发而出。作为一部近乎于以诗言情的影片,虽然在影像上贾樟柯似乎依旧少了些许风花雪月,但是在晴朗的白天,冰冻的汾河边炸裂几颗大烟花,洒药的飞机划过涛的头顶撞毁在山崖边,诸如此类的镜头在情绪和节奏上也撑足了写意抒情的浪漫。尤其是最后,伴随着《珍重》的配乐,涛在冰天雪地的那场独舞更是一种诗意浪漫的高潮。《山河故人》就在这段骄傲、平静而略带激情的独舞中书写了一首情诗,写给女性、写给过去、写给情怀。

参考文献:

[1]贾樟柯,杨远婴,冯斯亮.拍电影最重要的是“发现”——与贾樟柯导演对话[J].当代电影,2015(11):38.

[2]格俐玛.贾樟柯的《山河故人》符号学:如何理解中国?[EB/OL].腾讯娱乐,(2015-10-29)[2016-02-01]http://ent.qq.com/a/20151029/

000831.htm.

[3]张晓琦.贾樟柯专访:都是触目惊心的事情[J].电影世界,2015(10):59.

[4]波米.专访贾樟柯:《山河故人》有实力 就应该去奥斯卡[EB/OL].凤凰娱乐,(2015-10-30)[2016-02-01]http://ent.ifeng.com/

a/20151030/42518316_1.shtml.

[5]企小鹅.专访《山河故人》贾樟柯:文艺片更应该有好回收[EB/OL].网易娱乐,(2015-10-30)[2016-02-01]http://ent.163.com/15/

1030/00/B74SHK6D000300B1.html.

[6]顾峥.贾樟柯的钥匙——评影片《山河故人》[J].艺术评论,2015(12):65.

[7]史志文.贾樟柯归来的漂泊诗人[J].东方电影,2015(11):17.

猜你喜欢

山河故人梁子情义
狗与猴
“情义与曉東:筆墨之间真挚表達
真正的手艺
《山河故人》:从民俗符号的颠覆看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乡愁”
情义如金 价值之选
金钱有价 情义无价:清华20名受资助研究生的感恩之心
杏子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