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电影《我的少女时代》的怀旧叙事
2016-05-14黎鲜
黎鲜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美国传播学者卡茨于1974年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次提出的,认为观众是从基于社会环境的个人需求和愿望出发使用媒介,并从使用中获得可能的满足感。它强调了观众的主动能动性。后来该理论发展成为评价媒介印象的重要理论。近年来,台湾的青春爱情电影表现出色,继《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Love》等影片后,陈玉珊主导的《我的少女时代》(下简称《少女》)延续了台湾电影“小清新”之风并有了更高突破。[1]该影片获得了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新导演、原创电影歌曲等三项提名,同时获得台湾电影在大陆票房收入的年度冠军。另外,它在网络平台评议、豆瓣评分、微博话题量等的口碑也很好。笔者认为,该片之所以获得这样的成绩,赢得如此多的观众,是因为该片满足了观众的“怀旧”情感需要,实现了媒介使用与满足的效果。
影片《少女》中,怀旧是一条主线,也是回忆叙事方式的体现,连串着青春与爱情。文章通过主题阐释、人物形象分析、情景设置、视听语言等主要叙事元素来阐释逝去时代里少女少男的欢笑与伤感,带给人们对怀旧情结非常大的满足。
一、 多元主题与观众怀想和追忆的满足
影视的主题是其灵魂所在,代表了创作和编导的主旨,表现着影视的主观认识和蕴含着客观意义,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如今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面对物欲社会伴随而生浮躁、虚伪等情绪并冲击着自我精神家园,心理上有从年少回忆中寻找真诚纯美的心灵慰藉的欲求,这样的背景促进怀旧主题的青春爱情剧成为一种影视消费文化潮流。因此,以怀旧方式表现的青春爱情剧近年无论在台湾还是中国大陆都广泛受关注。《少女》抓住了当前人们的喜好类型,聚焦在爱情和青春两大主题,并比同类型影片有更清新的呈现。首先,它的爱情主题表现得很纯真动人。影片讲述了女主角林真心和男主角徐太宇的爱情故事,二人从互相了解而逐渐欣赏、暗恋对方却遗憾地相互错过,最后又幸运相遇牵手走向幸福。爱情是永恒的话题,《少女》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情窦初开的少年时代,对爱情的渴望是青春少女少男显著而普遍却又显得隐秘的躁动和向往。林真心和徐天宇真挚动人的爱情故事很容易引起共鸣,相似的经历或心情令观众感同身受,感染力很强。从片结尾看,林真心经历了许多之后最终和徐天宇牵手在一起,温馨的喜剧结局满足了人们对初恋回味的愿望。尽管现实中少年时期的爱情极少最后能修成正果,但它的结局正是人们期待的,这种满足感慰藉了无数经历少年时代纯真情怀而有过失落的心灵,满足了对年少时代的怀想与追忆。
青春爱情剧很容易落入俗套,常出现些为了叫座却不叫好的“狗血”情节,如堕胎、疼痛、劈腿等,但这部剧却始终以纯净美好的情节出现,甚至连拥抱都没有一个,冲破观众对近年来大部分青春爱情剧中一些俗套画面的刻板印象。在主题展现上,它满足了观众少年时代的心情和梦想。
其次,《少女》除了爱情主题外,还诠释着明快向上的理想的青春主题。少年时代是充满理想和奋斗的时代,剧中少女少男们清澈纯真,对未来充满向往。林真心作为普通女孩虽然成绩平平,但同样有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梦,渴望考上台大。尊崇“只有我们自己才可以决定我们自己的样子”,充满青春斗志的正能量。徐太宇本是优等生,由于在一次与好友的打赌时发生好友溺亡的意外而有负罪感,于是用痞子的形象出现去掩盖这一心结,林真心真诚地用一起比赛溜冰的事例启发告知他并不需要承担责任而解围了他的心头负担,并在林真心的鼓励下发奋学习,重返学霸的高水平,对未来同样渴盼美好。青春主题呈现出的这些单纯明快、奋发向上的符号,满足了观众对记忆里相似经历及感受的怀旧。
二、 典型人物形象与观众少年时代的记忆
影视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人物塑造的成功与否,影响着整个片子的成败,人物塑造须与背景、年龄、身份、性格等方面一致,并须合乎影片主题和故事情节。电影符号学家麦茨认为,电影观众深层欲望心理尤其表现在“视觉欲望”上。[2]《少女》的宣传和片头都声称是“献给99%的少女”,在宣传造势上就引起了女性观众的视觉欲望,直击对少女时代怀旧的心理渴求。女主角林真心的形象很成功,她是大部分少女的代表,相貌平平甚至刚开始时显得有点丑,成绩也普普通通,但就是这样的女生,同样会像大部分女生一样喜欢外表高大帅气且学习成绩及文体才艺都出类拔萃的校草人物欧阳非凡。这是无数少女都可能有过的暗恋情结,因此她的形象能迅速俘获无数观众的认同。后来她变好看和可爱了,而真正赢得了徐天宇和欧阳非凡都倾心的是她善良可爱的品性和独立向上的个性。现实世界中长相平凡的女生毕竟是大多数,普通女孩林真心作为典型形象,在观众心理期待中获得高度认同感,她的初恋历程满足了大部分女生的向往。影片站在普通女孩的观众视角叙写,更具有代表性,这是影片的成功之处。
男主角徐太宇的形象同样具有典型性,代表了酷帅、刚性而又贴心温柔的男生形象。例如徐太宇知道林真心痴迷偶像刘德华而买了一个刘德华的卡通大头人像送给她,在她生日时也送上刘德华的大幅画像,在数年后努力兑现说过的“让刘德华唱歌给你听”的话,这些片段显现出的温柔细致瞬间令人动容。这样的细节很多,又如徐太宇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人愿意受人毒打并且受伤后不愿流露出真相,表现出非常呵护所爱的阳刚男人本色,这些正是少女心目中感到依赖和珍惜的特征,赢得了千万女性观众的喜爱。事实上,该剧也是呈给少男的。“献给99%的少女”的宣传同时也引起了男性观众对影片的好奇与窥欲。徐太宇的形象也代表了很多男性观众少年时的模样,很多男生会像他那样有过成绩不好、不爱学习、逃课、犯过错的经历,都曾经有过迷惘与无知,他的转型无疑是励志的榜样,给人们积极奋发的感觉,并重现着青春年少时代的真实记忆。
三、 情景再现与怀旧风格的满足
影视故事情节要契合主题内容、人物性格等要素,表现得当则深化主题,使人物形象丰满。《少女》的故事情节合乎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真切自然。比如故事的年代背景就反映得很真实。剧中新来的教导主任处处压制、专横并制定不合理的校园管理制度引发学生强烈不满,特别是徐太宇在中期考试奋力争气地考入前10名却被污蔑为作弊,林真心出于为徐太宇辩护的动机在集体大会上作为反抗代表勇敢严正地站出来抗争,并最终获得胜利。这样的情节展现也透露了当时的年代背景。就在此前的1994年,台湾发生了民众要求改革国民党戒严时期僵化教育的“四零一”大游行,催动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环节的改革,这场事件也启发了人们对通过抗争追求独立个性、张扬自我的意识。[3]这样的事件会影响到当时正值少年时代的学生们,林真心等少男少女叛逆地敢于为自己争取权利也就不奇怪了,刻印着时代的影子。90年代的时代特点还通过诸多事件和细节体现出来。比如小虎队之一苏有朋当年从台大机械工程系休学作为爆炸新闻,这确是当时的真实事件。又比如一些道具如幸运信、call机等都是那个年代的物品,还有时代文化符号元素包括《灌篮高手》漫画、追星“四大天王”中的刘德华、填写毕业纪念册等,都复原了当年流行文化的集体记忆,形成了独到的怀旧风格。
除了故事大背景的情节展现外,表现少年时代的爱情、友情的情节表现得更为真切细腻。例如林真心与徐太宇约见的情节就非常动人。尽管不是恋爱约会的目的,但面对喜欢的人,林真心为此认真打扮,慌乱激动得试镜了一套又一套衣服。同样,徐太宇要见到他前也是心跳加快、手足无措,但见面时瞬间显示男孩定力,表现得非常淡定自然。这些恐怕是许多女孩男孩都有过的体验。真切细致的情节,从观众的角度满足了对初恋心情的怀旧。对友情的体现也很尽致。例如林真心与好友小美及姐妹淘三人常在一起学习一起天真嬉笑的情形,这也是少年时代拥有的真挚友情,从情节的再现中观众得到了对昔日友情怀旧的满足。
四、 丰富的视听语言与怀旧情愫的想象
视听语言包括对话、音乐和音响,描述了形象在时空中的存在状态,使形象更为明确和清晰,并触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影片中的独白、对白对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林真心的独白:“原来,真的喜欢一个人,会没有勇气告诉他。”就表现了她的少女心态。又如徐太宇的录音带中有许多精彩独白:“如果你听完这卷带子,就抬头看看天上,那样我会知道,我和喜欢的那个女孩,正在看着同一颗月亮。”这些充满浪漫色彩的文字语言非常适合那个稚嫩的年龄和纯真的心灵,拿捏得很到位。再如林真心所说的“青春总会因为一个人开始闪闪发亮”,“不要跌倒的秘诀就是——不要怕跌倒,最糟也只是跌倒而已,重要的是你为什么来到这里”,这些具有理性般概括的语言很有励志色彩,对她独立而个性鲜明的性格起了很大的塑造作用。这部剧的文字语言是一个闪耀的亮点,很多地方表达得恰如其分,甚至一些话语在网络中流传飞快,说明语言的被认同度极高,很受欢迎。总之,《少女》符合情节表现和人物性格却又具共同心理体现的文字语言,满足了对已逝年华和年少情愫的想象缅怀。
《少女》根据不同剧情进展配上相应的音乐,使影片声色融合,恰到好处地表情达意,对影剧的成功呈现起了很大的辅助作用。该剧用了几首背景音乐,包括田馥甄唱的主题曲《小幸运》,插曲为刘德华的《忘情水》、孙耀威《认识你真好》和《爱火》、草蜢《失联阵线联盟》等八首。尤其是片中的主题曲《小幸运》,歌词很动人,“爱上你的时候还不懂感情,离别了才刻骨铭心”,抒写年少时朦胧爱情却懵懵懂懂而后追忆倍惜的纯净感觉,给影片增声增色。当得知男主角远去国外读书后,为了倾诉女主角的失落、不舍和伤感,这时,同样带有悲情色彩的背景音乐适时地响起,伴随着女主角奔泻而下的泪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女主角心头的难过。当中学大考结束后,女主角听到了男主角徐太宇留下真爱告白,更是一种巨大的伤感。这时剧情呈现一个悲剧色彩,背景音乐刘德华的《忘情水》正好响起,这是90年代非常火爆的歌曲,在该剧中正是当红时,奏响在男女主角分离后的场景,催人泪下。曾经的暗恋情结、年少伤情很多人都有过,该剧恰当的背景音乐唤起了观众的往事追忆,很大地满足了观众的视听空间。
《少女》以站在女性观众叙说的视角,从主题、情节、人物形象、视听语言等方面把少年时代的青春爱情故事抒写得纯真美好,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认为被压抑的情绪或本能进入了人的“潜意识”中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凭借某种媒介得到释放,广大观众内心潜在的怀旧期待通过《少女》的观赏得到满足。因此,笔者认为,在电影商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是否掌握和满足观众的期待和需要,影响着其是否能获得票房和评价的双赢,《少女》的成功将成为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