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鄙之游呼唤精神优雅
2016-05-14刘克梅
刘克梅
明明竖着“禁止攀爬”的牌子,游客却视若无睹,或自顾自翻越护栏,或爬到雕像上拍照;明明写了“请不要投喂动物”,动物园内依然有家人带着孩子给动物们投喂食物;明明海滨浴场内有垃圾桶,却依然有游客把自己吃剩的食物垃圾随意丢弃让人赏心悦目的旅游活动,成了一场“粗鄙的展示”,让自我形象和社会气质,黯然失色。除了用《中国公民国内旅游公约》《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制裁之外,公民自觉化的“精神优雅运动”、“根植于内心的优雅”,也应该提上日程。
所谓“精神优雅运动”,是说,作为一个现代化公民,仅仅成为“物质土豪”是不够的,也应该成为“精神富翁”;仅仅在财富上超越他人是不够的,也应该在道德方面走在前面,领先他人;仅仅注重消费性刺激是不够的,也应该让心灵丰富轻盈起来。得到了这种内外兼美,才能告别各种行为粗鲁、出言不逊、蹂躏文明、撕碎善美等,释放出更多公共优雅、温文尔雅。让自我更为幸福,让公共气质更为优雅和流畅。
比如我们可以将理想而完美的人格——“君子之风”,为我所用,在仁义礼智信勇等方面努力修为。“君子人格”有三个维度,“知者不惑,仁者无忧,勇者不惧”,要多施仁,用温柔明媚的眼神和爱,善待周围的一切,创造仁者爱人的世界;成为有知识,有情致,有智慧,有理智的人,在认知方面登高望远。“勇者不惧”,更让我们敢于释放浩然正义,敢于对各种不良和不当行为大胆说“不”。如此,我们就能清除内心的丑陋,扫净心理的尘埃,杜绝行为的粗鄙,成为精神和道德上的优雅者、富足者。
有了这种内心的优雅,我们就更愿意把法律和各种文明规则,积极地内化于心,并自觉外化于行。就算是没有苛刻的法规要求,在各种场合,我们也更愿意遵从内心的愉悦、温暖和坦荡,让自我言行举止释放出更多优雅和绅士气派,成为物质社会温暖的道德亮色。让君子风范和生活细节有效结合,完成“人”的现代化,以及纯净的“精神蜕变”。
不少地方的“优雅的探索”已经卓有成效,比如中山市实施的“全民修身”运动,自2011年9月以来,在市内设立1100多间各类“修身学堂”,开展了7000多场活动,100多万群众参与其中,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市民实现幸福生活的力量。山东威海市的“君子之风·美德威海”建设,弘扬君子之风,构筑道德家园,倡导广大市民争做仁爱君子、信义君子、谦谦君子、忠勇君子,民风回归淳厚,心灵回归宁静,社会精神面貌更为明净,群体合作关系更为亲密,人的发展全面和谐健康。值得借鉴。
山缪尔·斯迈尔斯在《品格的力量》里谈道:“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就是文明、美德、高尚的影响力和魅力所在。儒雅俊逸、风度翩翩,能完成更为深层的“精神征服”,带来内心的安静、强大的震撼。这才是一种最有成就和价值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查找“不文明的源头”:精神的粗鄙化和道德发展的粗糙化。重拾君子之风,重拾传统美德,让勤劳进取、开放包容、朴实大气、仁爱信义、正直善良、厚德忠勇的君子特质,成为当代人的精神常态,让人们的内心“澄碧如洗”,各种不文明现象,也就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摘自《中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