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社会共治的土壤安全格局
2016-05-14朱毅
朱毅
最近,“毒地”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引起各方关注。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今日表示,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他表示即将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以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为重点,实行分级分类管控。
纵观世界各国发展之路,谁都没做到速度和姿态兼顾。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在中国浓缩成三十余年,中国未能借前车之鉴,得后发之优势,没能跳出先污染后治理的窠臼,是遗憾,需反思。
超出生态系统再生产能力和环境承载自净能力的野蛮生长,成为中国土壤不可承受之重。此番常外“毒地”事件,无非是土壤污染的警钟又一次响起来。
追本溯源土壤污染,一是“世界工厂”的代价。为了躲避本国执法必严的天价污染罚款,西方不少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到我国安营扎寨,加之我国乡镇小企业的遍地开花,导致工业三废、固废堆放等土壤污染防不胜防。
二是粗放的工业化农业的代价。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药使用量每年百余万吨,抵达农作物上发挥作用的仅十之二三,其余的一多半,都去祸害土壤了。化肥和劣质地膜的滥用,养殖业的违规排放,更是雪上加霜。
三是电子废弃物集聚地的代价。我国每年产生230万吨电子垃圾,虽说限制进口废旧电子产品,无奈魔高一丈,还是成了全球电子垃圾最大的容纳地。简单的回收处理,重金属污染贯穿始终,为害一方。
现如今,给土壤体检有必要,预防为主则更重要。
当然,最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毕竟发展起来了,有经济实力面对土壤安全的棘手问题。
首先,当务之急是控制源头污染。欠下的老账,是不得不面对的,是必须“后治理”的欠账。但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必须叫停。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刻不容缓,环境成本要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从上到下,各级部门心里都要有本账,“后治理”的代价,有些时候高昂到必须放弃。
从源头控制的污染路径阻断,才是重中之重。末端治理,不仅成本是万亿元数量级的天文数字,而且,土壤生病和人一样,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现有的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联合出手,都很难做到药到病除。
“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土壤安全亟待社会共治。政府、市场和大众的力量都需要挖掘和释放。
对监管而言,立法先行,守土有责,土壤品质离任审计,土壤污染责任终身追究,都该常态化。而且,法不能是粗框架的大而言之,也不该仅只局限于对违法者和渎职者的惩戒,更紧要的是实施细则,具体落实谁污染谁治理,加大污染者惩处力度,让《环保法》硬起来。
实施细则还应更具指导性,分门别类,从中能找到土壤治疗规范方案,制订土壤康复的标准,能依据康复度不同,给出能种玉米、不能种水稻这样的具体建议。
土壤安全并非政府的专属义务,袖手旁观指望家长式的一肩挑,很可能会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抓着了却没钱罚了。无疑,这场战役,没有万能者,没有旁观者。
对公众而言,土壤保护,匹夫有责。“两高”颁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意在降低社会多方的参与门槛。全社会对土地保护意识的提升和积极参与,就是防治土壤污染的最有效路径。
土壤安全问题的社会共治,批评自然是一种参与形式,从自己做起的积极行动更值得提倡。生于斯长于斯的任何利益相关方,至少有一个天然共识,不愿看不见的污染,造成看得见的后果。争吵抱怨无益,公众只能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面对挑战。当然,位居高处的监管部门的坦诚和开放,有益于不拘一格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上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人均收入一千美元时山雨欲来,在三千美元时暴风骤雨,而当经济继续向好,到达一万美元时则有望峰回路转,三万美元时发展进入良序。
被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再利用,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提供就业机会,土壤治理,曾经给美国增加了数十万个工作岗位。环保是公益,也是产业。
从长远看,为子孙后代计,土壤这一仗不能输,这是历史的责任与担当。
不做土壤污染的加害者,要做土壤健康的捍卫者。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我们。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导)